30万字| 完结| 2021-05-05 23:08 更新
故事背景,为民国初年老北京城开始,到近现代。前后,大概百余年的时间。 林家两任阴阳先生,太爷和重孙在虫妖的辅佐之下,完成了一次次的降妖除魔的故事。 “主人!屏住……呼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元神出窍!”
说到阴阳先生,各位一定会想到那行走阴阳两端。
头顶道冠身着道袍,一手桃木剑一手黄符纸,运用各种法术降妖除魔的样子。
其实,阴阳先生源于道教却并非道士,不一定有法术也无需禁酒色。
起源于先秦,属于民间三出,出马、出道、出黑,出黑就是指阴阳先生。
在中国北方,不过是给已故之人安排葬礼看风水选墓地等。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写殃榜。
所谓殃榜,就是写出故人的姓名、生卒年、家庭关系、辈分和各种敬语等。
写起来还相当讲究和复杂,那个年代人识字的人很少,才有了这个职业。
殃榜最后一条,要注明死因,正常死亡或是意外都要写清楚。
家中故去的死者,官府一般不会管。
由阴阳先生代为验尸为正常死亡,写好殃榜递交官府审阅,官府才会开出许可下葬的文书。
若有他杀的嫌疑,阴阳先生要立即报官,官府才会出面调查。
这样,就可能出现一种情况。
凶手杀人之后,可以买通阴阳先生,让死者成为冤魂。
因为,懂些风水之术。又总是和死人打交道。
就这样以讹传讹,阴阳先生披上了可以和鬼神进行交流。
甚至,可以降妖除魔的神秘外衣。
因为,古人都非常迷信。所以,对阴阳先生非常之崇信。
又因为阴阳先生做的死人生意十分晦气,能得知整个家族所有成员和隐私,也有趁机敲死者家人竹杠的。
这个职业收入很高,社会地位却很低且招人厌恶,也被戏虐为狗阴阳。
民国初年,甲寅年。
在BJ西城翠花横街。
此时,正值初冬时节。
下午时分,天气已有了几分寒意。
大街上人不是很多,在街心位置坐北朝南,开着一家名为应寿堂的堂口。
这堂口就是阴阳先生的店面,阴阳先生的堂口不挂匾额。
而是在大门贴上一张三寸长两寸宽的黄纸,堂号和堂主姓名书写于上。
应寿堂的堂主名叫林青显,年约二十七八岁,家中独子父母双亡。
他的长相为三角眼,土包子平头中等身材,不胖不瘦、不高不矮、相貌平平的那种人。
俗话说,扔到人堆里都找不出来。
倒是,他额头正中有颗人眼睛大小的黑痣,看上去给人感觉有些古里古怪。
林家祖辈都是做这一行的,他虽然年轻也是精通风水之术,又能说会道在京城名气非常大。
店内面积不大,两把太师椅中间一张供桌。
供桌对墙挂着一张太极阴阳八卦图,正厅中央放着一张方桌和四个圆凳子。
一个年约十八九岁,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却又很壮实的少年,趴在方桌上睡觉。
他一边睡觉,一边流着口水,嘴里还念叨着:“额……吃烤鸭!额……娶媳妇儿!”
他边说梦话边舔着自己的嘴唇,他就是林青显的徒弟名叫刘二福。
林青显没心情午休,他身着一身道袍从屋里走到了门口。
他朝着大街上的小媳妇、大姑娘东看西看。
他想:还是,我那小凤雏妹妹够销魂、水灵,骚劲十足还有着几分才气。
想完,他回到屋内坐到了太师椅上,脱了布鞋用手抠了抠脚丫。
他把手放到了鼻子前嗅了嗅,嘟囔了一句:“真香!”
他又想:我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娶上媳妇?
再有个一男半女,媳妇孩子热炕头。
还是,因为做这个行当太不吉利,钱倒是不缺。
不过,我能有小凤雏这样的名妓做相好,也算是老天爷给了点补偿。
想到此处,他嘴角露出一丝贼笑。
接着,他摸了摸眉心的黑痣。
竟然,还出了一丝血迹。
这时,门上写着堂号的黄纸给人揭去了。
并在门上留下一张纸条上面书写:西城祥云街十六号,张府。
丧家请阴阳先生是有讲究的,一般不直接进门商量后事如何操办。
先将堂口门上黄纸揭去,再将黄纸带回,按照男左女右贴于丧家大门之上。
最后,留一纸条于阴阳先生堂口大门之上。
写上丧家的住址、门号、姓氏,其他事宜见面再详谈。
一般情况下,阴阳先生多在丧家来请的两个时辰后前往。
这样做的用意,用阴阳先生的行话说,是怕逝者的毒气不能尽发。
其实,是担心逝者未曾咽下最后一口气,而给自己家中带来晦气。
林青显摇了摇正在睡觉的刘二福,说道:“二福!醒醒!来生意了!”
刘二福迷迷糊糊的说道:“额……开饭不?开饭!”
林青显怒道:“快去准备东西!有活要干了,没事就想着吃!多跟为师学点本事!”
刘二福这才清醒过来,揉了揉眼睛,说道:“额……好的!师父!“
他就起身开始忙乎起来,无非就是笔墨纸砚,当然纸是黄纸。
祥云街十六号张府,离堂口到不远,半袋烟的功夫。
张家可是很有来头的,老爷名叫张世群。
河北包括东北三省近三成的木材,都是由张家进行经营。
之所以张家生意可以做那么大,和她的妻子许氏也有很大关系。
许氏出自于前清正黄旗,有皇族血统。
辛亥革命以后,对于那些认可中华民国,又主动投诚的前清皇族,国民政府一般都给予了一些照顾或安排。
其父,是国民政府的官员,亲娘舅更是坐到了国民政府交通次长的位子。
这两家结亲,可谓是男方家有钱女方家有权。
这样的联亲往往也有问题,许氏从小是娇生惯养、专横霸道。
张家的生意很大程度上,要靠许氏这边提携。
所以,张世群日子也不好过。
而且,这张家夫妻都年近四十了,膝下也没个一男半女。
这样的大家族起码要有一个男孩,最好是多些子嗣。
林青显对张家此行感觉有些不安,他想:只要,张家满意钱自然不用担心。
估计,给的一定不会少。
想完,他对刘二福说道:“二福!两个时辰后我们去张家干活,今晚可是大场面,你脑子放机灵些!”
刘二福边收拾物品,边说道:“额……放心吧!师父!”
晚饭后,林青显与刘二福身着道袍,来到了张府大门前。
两个白灯笼挂于门匾两边,大门两旁各一尊石狮子显得气派奢华,却又不失儒雅低调。
大门贴了一圈白纸条,黄纸条贴在右边。
说明,张家故去的是女子。
林青显给刘二福使了个眼色。
刘二福轻轻的点了下头。
他向站在门口的家仆道明了来意,家仆也是恭敬没有通报。
直接,一个躬身将师徒二人带了进去。
三进院之后看到了灵堂,布置的还挺体面,白纱布整齐的遮盖了墙壁和家具。
屋内,一个大大的奠字挂于中堂之上。
下面,是一张供桌上面放着香、水果和香炉。
中间,一口棺材旁边跪了几个身着白衣的家仆。
其中一个家仆,把纸钱一张接一张的烧着。
晚上的缘故吧,已经没人来吊唁了。
空气中,还是弥漫着纸钱的味道。
只见,一个身着素衣长衫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朝师徒二人上下一打量。
他便作揖道:“是林师傅吧?在下,张世群!
唉……家中不幸啊!内妾产后调又调理不周!今早,撒手人寰!”
说完,他眼角泛起些许泪花,眼神里又透露着商人的精明和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