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争 未删减全文

展开

秦争

作者:乐极生欢

历史秦汉三国

12万字| 连载| 2024-03-15 16:11 更新

大争之世,这是君王的时代,是将相卿候的时代,也是庶民向上攀爬的时代。
风雨纷乱将至,战国末期千百年大变局即将到来。
……
少年重生战国末期,身处于魏,拜师云梦山鬼谷派,成为鬼谷弟子,通晓百家之道,明悟自然之理。
本想在云梦山上,安分守己,静待天时,却被夫子告知,他将成为鬼谷派这一代入世之人。
彼时秦国,名将如云,能臣如雨;粮仓丰禀,兵戈丰盈;魏人庶民,弱冠少年,如何入秦争个功名,又如何改变历史?
……
秦王:“爱卿,别在立功了,寡人真不知道该怎么赏赐你了。”

立即阅读 目录

热度: 213

更多开云(中国)

目录 · 共54章

正文

第1章:云梦山,鬼谷派

秦王政十六年,四月。

初春刚至,草木繁生。

阳城北方,嵩高山深处。

入眼见,是绵延浩瀚的山谷,峰回路转,幽深莫测,凉风习习,清气森森,幽幽林谷山势陡峭,清溪涓涓蜿蜒湍流,两侧峰峦峙立,入云插霄,峰高天窄。

无论是在山河倾颓、草木成灰的列国时代,还是后世,这座山谷都远近闻名。

这座山,便是云梦山,也被称之为鬼谷山。

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皆传闻于此山修习纵横与兵家列术,下山搅动列国风云。

云梦山深处。

虽是初春,但烈日却极其炙热,烧烤着大地,和煦的阳光照耀在人的脸上,更添几分温暖。

由青色铺垫的院落内,数十个少年正手捧木简,或讨论、或背诵、或争辩着什么。

“昔日,麃公将卒攻打魏长城以内的卷城,斩首三万,又有秦国蒙骜攻打魏国畼、有诡,将其拔城。后蒙骜乘机攻魏,取酸枣、长平、燕、虚等二十城,置东郡,拔濮阳,卫徙野王,昔日的中原霸主魏国屈辱的献地予秦,魏国亡之不远矣!秦国若要攻魏,长则二十年,短则十年,必能将其覆之!”

“此言谬哉!魏国都城大梁自古为中原中心地带,其东接齐鲁,南控江淮,西临嵩岳,北据燕赵,若魏国有难,诸国皆将出兵,大梁城更是被历代魏国修缮多年,城高坚固,百年夯土坚不可摧,纵然魏国只剩下大梁都城,亦不可能被覆灭!”

“彩!秦,蛮夷也!秦虽连连拔城,但想入主中原,还为时晚矣,三晋联手,秦...安能抗之?”

少年们讨论着,激辩着,这在云梦山内是常态,战国纷争在少年们宛若棋盘,他们比划着、议论着,发出自己的见解。

此时,他们正在辩论秦国是否能拿下魏国的可能。

就在这时,人群中,桓澈的声音忽然响起。

“百年大梁城虽坚固,但亦有致命缺陷!”

“若有朝一日,澈为秦将,挥秦兵而攻魏地,当三月不攻其城,而是引决荥口,魏无大梁;决白马之口,魏无外黄、济阳;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陆攻则击河内,水攻则灭大梁,此魏国必灭!”

少年们向着声音方向望去。

开口的是桓澈,同样是云梦山鬼谷一派的学子。

并且是鬼谷一派,所精通诸家学说最多、最精的一位学子。

不过少年们细细琢磨桓澈的想法,纷纷感到心神一动,他们怎么没有想到水淹大梁从而灭魏之策呢?

终究还是在兵家道路上,无法与澈君相比...

正当少年们心中思考着这件事情的时候。

远处,身着白色素衣的老者出现,静静的看着这边,老者似乎在远处许久了,未曾发出任何声音,

“澈...”鬼谷先生静静的看着少年中环绕的澈,老态龙钟的脸上尽是满意之色。

澈,很好。

是鬼谷这一代,最为杰出的弟子了。

可以说,集纵横家、法家、兵家于大成,对于儒家、农家也有涉猎,更是随屈绍先生学得剑术。

方才澈水淹大梁的想法,连他都为之感叹。

想到此,老者声音缓缓传出。

“澈,随我前来...”

听到是夫子的声音,少年们纷纷起身行礼。

桓澈也起身,跟随着夫子离开。

桓澈满是恭敬是跟随着夫子,过了一会,他便随夫子来到了一处亭台。

“请其他几位先生都过来吧...”夫子对着身旁的仆役道。

亭台内的桓澈满是疑惑,夫子请其他几位先生来做什么?

他没有多问,只是静静的等待。

过了片刻,其他六位先生先后到来,其中五人都显老态,只有一位先生是中年男子。

“澈,你已经到了弱冠之年,亦是云梦山这一代,我等最为看重的弟子,可以下山去了...”

听着夫子的话,桓澈脸色微顿,素来平静的内心忽然慌乱了几分。

他连忙行礼,“夫子,澈莫非做错了什么,惹夫子不喜,驱澈离开?”

澈想到,方才他所说的水淹大梁之事。

现在是秦王政十六年。

秦灭六国的征途还未曾开始。

大约是明年,秦国开始征兵,次年灭韩,然后逐步吞灭其他诸侯,将天下定于一。

别说灭魏,秦国攻魏在许多人眼中,都是未必能发生的事情,而他与其他学生在讨论秦攻魏的事情,只是很平常的一次讨论罢了。

在现在这个时代,云梦山中,学生们大部分都是学习兵家之道,纵横家在少数,所以平时学生们讨论的就是战国之间的形式,以及各国征伐胜利的可能,如何胜利。

是夫子不喜,自己‘设想’出的水淹大梁谋划,对百姓太过残忍了么?

“澈十二岁蒙夫子所救,来到云梦山,修诸子百家之道七年,已断了下山的念头,只想伺候夫子终老...”

澈看向夫子,以及其他先生,再次开口道。

他来到这个世界,满打满算,已经十九年了。

作为后世人来到这纷乱的战国,他出身于耕农之家,虽有后世之见解,但一出身于耕农,二他乃是魏国人,仅是两项就决定了他很难在战国闯下风云。

本想安分守己、静待天命,却未曾想到十二岁那年出门采药,跌落到山谷中,被夫子所救。

他也知道,夫子就是传说中的鬼谷子。

当然,夫子并非是教导出庞涓孙斌的那个鬼谷子,也非教导出张仪的那个鬼谷子。

如医家每一代的首领为‘扁鹊’,墨家每一代的首领为‘巨子’一样,云梦山鬼谷一派每一代的首领,都被称之为‘鬼谷子’。

而云梦山上,不仅仅有夫子传授纵横之道和兵家大道,亦有其他先生分别传授医道、剑道、农道等等,可谓集百家于一体,诸番诡秘、列国纵横、自然地理、天地玄黄,大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

他这七年来,将各道融会贯通,熟读九流十家,但还从未诞生过离开云梦山的念头。

“既能想出水淹大梁之策,证明你已经可以出师了。”

夫子露出慈祥的笑容道。

这些年来,澈在云梦山上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若用荀子《劝学》中的一句话来说。

澈所修习的纵横之术,还是兵家列数,都已经比他们这些夫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掌握诸多本领,自该下山辅佐贤明的君主,立下丰功伟业,而不是在山上陪伴他们这些老朽。

虽然很是不舍澈离开云梦山,但也该放手了。

孺子大了,也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了。

心中思索着,夫子看向身旁其他先生一眼,继续道;

“澈,说说吧,你若下山,可有想过,入哪一国?”

阅读全文

相关开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