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测试通过
元泱大学的测试在七月中旬,风行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来学习。
风行的外公——苏步升,乃是镇守元泱西南边境的大将军,平常都是守在元泱西南边境的重镇关隘中的。这次回尚京,一是为了述职,二是接受朝廷新的任命。
趁着风行也在,每当苏步升和一些老朋友,比如朝廷大员、富商巨贾之类的大人物聚会的时候,总会带上他的小外孙。因此,风行倒是认识了不少青年才俊,以及一些酒囊饭袋。
不过,风行的志趣不在于交际。与其和那些心高气傲的贵公子、贵千金天南海北地胡扯,倒不如看些书更让人心情愉悦。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有人的地方,总会产生许多派别群组。在尚京有一个青年人建立的,用来互相交流学习的组织,名叫元泱共和国青年团,简称青年团。加入青年团的,是清一色的支持共和的年轻人。
在一次饭局上,风行被一个名叫陈立民的十八岁少年介绍进了青年团。那个姓陈的少年,与风行交流了不到十分钟,就说:“风老弟,我已经看出来了。你和我是同一条道儿上的人。和我一起加入青年团,为共和国做贡献吧!”
自然,风行直到那时,还是抱着“不管是皇帝制,还是共和制,都与我这个平头老百姓没干系!”的态度。加入青年团,也不过是觉得陈立民这个人很有趣,不想拒绝他的好意。
虽然加入青年团,但青年团的组织的聚会,风行是一次也没去过。他的入会申请书是陈立民帮忙写的,也是陈立民帮忙递交的。至于,有没有被青年团接纳,风行根本没去打听过。
很快,元泱大学的测试时间到了。
七月十五日上午八点,数千名参加测试的年轻人来到一座名为望月楼的九层高楼内。
望月楼在尚京最著名的景点明德园内。这个处在尚京东北角,占了尚京总面积十分之一的巨大园林,原本是大泱帝国的皇家园林,如今共和国元首,也就是前帝国皇帝,下令将这个园林开云在线登陆入口开放给老百姓游玩。
测试的这一天,明德园内外戒严,有五千名境界在武师大成甚至更高境界的尚京卫兵守在各处,连一只苍蝇都不放进去。
对考生的检查也十分严格。考试前三天,所有考生都必须到明德园接受身份查验。考试那天,如果被发现夹带小抄,或其他作弊行为,会直接被驱逐出考场,且十年内不被大学录取。
当然,元泱共和国的大学不止元泱大学一所。还有其他的大学。不过,那些大学大都还在筹备中,还没开始招生。
坐在考场里,风行的心情比较平静。他并没有感到多么紧张或是兴奋。这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风行并不指望通过一个半月的学习,就能轻松通过测试,顺利进入元泱大学。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进入元泱大学,风行相信,肯定还能找到别的方法,让自己继续修炼。
考试中,风行有些意外地发现,测试的内容大部分都不是很难。出于让自己表现的更出色点的想法,风行在回答问题时不但写下了元丰大陆学者所公认的正确答案,还大胆地填上了自己所了解的更先进一些的知识作为补充答案。
特别是在数学、物理等需要大量计算的学科测试中,风行使用了许多简便的计算方法和许多不同寻常的结论。
在望月楼的测试是文试,紧接着还有体试。
考试结果需要等上十天才会出来。
风行在等待考试结果这段时间里也没闲着。他安排好每天的锻炼计划和学习计划,日复一日地进行锻炼学习,力图不浪费每分每秒。
这种转变不是突然就能发生的。在经历了众多事件之后,风行才意识到自己掌握的学识是如此的浅薄,自身的力量是如此弱小。
若没有在万象城的艰苦训练,没有经历在黄龙大陆上的生死磨砺,没有在心中留下一颗希望的种子,风行是不会突然产生这种勤奋执着的劲头的。要知道,最开始时,他只是被动地跟随着段非一起修炼,根本没想过要成为多么强大,多么学识渊博的人。
如今不同了。风行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再也不能让自己落入无法反抗的境地,即便只有一丝希望,就如同那日和青狼搏斗时一样,就绝不放弃。
风行也给秦槐大师写了一封信,告诉师父自己气海被破的事,并自愿脱离师门。
那两个被带回来的小家伙有名字了。苏步升帮他俩取得。苏步升说黄头发的小家伙身上有一股巨龙腾飞的气势,就叫风腾龙,银发小家伙身上有一股势不可挡的锐气。就叫风鸣剑。
当时,刚给两个小家伙取完名字,两个小家伙就乐呵呵地在地上爬来爬去,咯咯直笑。好像他们听懂了,很满意似的。
很快,录取通知书就到了。风行被录取了。
整个元泱共和国及其伙伴国(附属国和盟国)参加测试的有八万多人,但只录取了两千人。风行无疑是极幸运的。
三天后就要去学校面试了。风行决定要好好陪一陪家人。在几个月的相处中,风行与风腾龙和凤鸣剑的关系更加亲密了。这三个哥们经常在一起玩耍。两个小家伙晚上睡觉时,都要和风行睡在一起。
终于,面试的日子到了。
元泱大学在尚京城外西北五十里,是一片连绵不绝宫殿楼宇,占地面积六平方里。它北边靠着一座大山——天行山,南边是一座直径三里的大湖——静心湖。依山傍湖,是个风景优美的好地方。
一条宽阔的直道直通学校大门,能容纳两辆二马拉的马车并排通过,尽头连着元泱大学的的求知殿。
环绕着求知殿的,是成片的小殿、楼宇。那是学舍讲堂之类的建筑。
求知殿是二重檐庑殿。过去,是只有皇宫才能建造的大殿。大殿前是一片宽阔的广场——求知广场,能容纳至少两千人。据说,只有有名的大学问家才能使用求知殿讲学。那时,殿前屋后都会坐满、站满来听讲的人。
来面试的有三千多人。所有人分批次、分时间段到校内指定地点进行面试。
风行面试的地方是一座三层小楼,木制,雕花门户,楼上有阳台,没什么装饰。
面试地点在第一层。进了屋,环视一周,四壁都是书架,墙角也堆满了纸堆。
两男两女,都二、三十岁的模样,坐在一张长桌子后面。桌子上放着一些资料。四人对面,是一张凳子,为面试的学生放的。
风行坐在椅子上,在四位老师的注目下,微微有些紧张。
“你叫风行?”一个身穿淡青色短衫的女子问道。她低头扫了一眼手中的材料,盯着风行。
“嗯,是。”风行急忙答道。
那女子接着说道:“从你的测试结果来看,你向我们展示了你渊博的学识。不过,据我们所知,你只是完成了小学的学业。不知你是如何获得那些连我们这些出题人都没能掌握的知识的呢?”
思考了一下,风行道:“其实吧,我之前是一名武士,拜在一位很有名的武道大师门下。我还有几位朋友在九大宗修行。所以,我能获得一些常人接触不到的知识,老师们应该能理解吧!”
戴着圆形眼镜,面容瘦削的一位男子点头说:“嗯,能理解。我看你的数理基础很扎实。现在我这儿有道算术题,你能不能在三分钟内给出正确答案?”这位老师说着,递给风行一张纸。
风行起身接过纸张,仔细读了一遍题,在四十秒内给出了正确答案。
那个戴阳镜的男子听到风行报出正确答案时,眉毛轻扬,眼光微微闪烁一下。显然,他说没料到风行会计算得那么快。
能计算得快,并非因为风行有计算方面的专长,而是因为长期训练的结果。
这也多亏了黄大仙的教导。黄大仙在教风行数学的时候,总是让风行心算解题,不让他用笔在草稿纸上演算。说是这样能锻炼大脑,让风行的脑袋变得更灵光。不过,风行并没觉得自己的脑袋变灵光了,虽然一年多的锻炼的确让他的心算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其实,如果光是计算的话,风行只用二十秒就足够了。另外的二十秒是用来审题的。
四位老师又和风行聊了一些问题,然后那位身穿淡青色短衫的女子说:“鉴于你的情况,我们开云(中国)你进入数学系。你觉得如何?”
“服从学校按安排。只要能在学校学习就行。”风行认真地说。
之后,有工作人员领风行去了学生宿舍。
因为所有的面试工作要在三天后才能结束,在此期间学校不开课。因此,风行可以趁着这三天的空闲时间,购置好生活用品,在校园里好好转一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