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极夜的晨昏线

第八十八章 变形记

极夜的晨昏线 山河我在 2105 2019-10-02 00:39:17

  对于食尸鬼那段额外伸出来的前臂,约翰·斯诺虽然没什么头绪,但是谢侯礼却很快的找到了答案。

  与斯诺不同,谢侯礼作为一个外科医生,对食尸鬼的身体结构的具体细节明显更感兴趣,在不进行解剖的情况下,他也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大致明白了食尸鬼手臂伸长的原理。

  实际上,他的设想几乎就是真实的情况。

  由于技术限制,人类对食尸鬼的第一次尸体解剖,已经是谢侯礼病逝十多年之后的事情了,

  虽然在几十年后的那个时候,“桡骨上膛”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常识,但是在那之前的几十年里,关于这个理论,都只有假设和佐证,而真正的证据,是直到那具食尸鬼的尸体被剖开时,才真正展露在世人面前。

  于是几十年后的某个瞬间,当柳叶刀划过肌肉的时候,坐在轮椅上的艾斯又想起了他的师傅,那个一生奔走,拿着最细弱的刀与死神战斗的男人。

  …………

  “桡骨上膛”是食尸鬼这一类生物特有的动作,当人们对黑天登陆后的新生物种进行系统分类时,学者们总会就这个术语展开讨论,有些人主张在食尸鬼的祖先生物那一科下面单独列为一个属,并将其命名为“膛骨生物属”。而有些人则将它们与黑天归纳到一起,统一归类到“宏场生物门”的大类别中。

  当然,这些事情与现在的约翰·斯诺毫无关系,他现在正看着树下正在融合的食尸鬼,努力的睁大眼睛,尝试找到那根被用来上膛的骨头。

  很多动物的远端肢体都有两根骨头,就比如人类,人类的小臂由桡骨和尺骨组成,两根骨头如同筷子一样并在一起,一同连接到肱骨的远端。

  相对于仅仅安置一根骨头而言,使用两根骨头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双倍的骨骼支撑让动物的前臂更加坚固,同时更多的肌肉附着点意味着可以部署更多的肌肉在手臂上。

  谢侯礼认为,食尸鬼在攻击时多出来的那一截手臂,其实就是移位的桡骨。

  对于人类而言,肘关节,也就是胳膊肘子那个地方,在那个地方尺骨与肱骨的连接更为稳定,而桡骨基本上只是靠一些韧带附着在尺骨和肱骨上。而在腕关节,也就是手腕的位置,桡骨反而膨大为一个宽大的结节,这个结节与手掌上的骨头连接密切,而尺骨在这个位置则收束成一个小的关节面。

  假设食尸鬼也有和人类类似的骨骼结构,但却存在这么一组独特的肌肉,它们一端连接到手肘处的桡骨,一端连接手腕处的尺骨,那么随着这组肌肉的收缩,桡骨就将脱位,并沿着尺骨滑行,桡骨关节凹将会脱臼,并在整个桡骨完全离开尺骨时,伴随着咔嚓一声,接入尺骨关节面,而整个手掌因为与桡骨连接更为紧密,所以也将脱离尺骨远端,被推向远处。

  这就好像有一双筷子,原本并排放置,然后其中一根开始向前滑动,滑到最后,两根筷子就变成了头尾相接,于是虽然筷子的数量没有变,但是整体上却变长了。

  食尸鬼就是这样将手臂变长的,这个动作便是所谓的“桡骨上膛”。

  证明这个假设的最好方法就是解剖,但是很遗憾食尸鬼的尸体莫名其妙的溶解了,所以谢侯礼用了另一种方法从侧面证明了这个假设的可靠性。

  并排放置的两根骨头不仅可以提供额外的物理支撑,而且还给予了动物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翻手腕。

  桡骨在肘关节处的样子有点像一个轮子,既然是轮子,那肯定是用来转动的,当桡骨围绕尺骨转动的时候,手腕便会翻转。

  这个动作极大的增加了手部的灵活性,并由此催生出了一类诸如打手腕这样的沙雕游戏,

  但如果尺骨和桡骨不再并行,那么手腕的灵活度必然大幅度下降。

  从对两场战斗的调查来看,基本可以确定手臂伸长后的食尸鬼不能做到像翻手腕这样的动作,它们的手臂虽然多了一个肢节,但是攻击方式却十分单调,如同被甩出的三节棍,不能中途变更方向。

  这也是为什么两次战斗人类都能击伤食尸鬼的原因,如果它那长长的手臂具有像人类那样的灵活度,町井次郎根本无法对它近身,加藤惠惠也砍不下那只爪子。

  原本斯诺对谢侯礼的这一套推论也是比较信服的,但是在一个小时前所观察到的事情,让他对一切都产生了怀疑。

  食尸鬼在融合。

  在一个小时前,他第一次见到了这种完全违背生物学原理的行为,他当时和山姆·乔亚治蹲在草丛里,看着食尸鬼群落中央的两只食尸鬼交配。

  原本约翰·斯诺以为那两只食尸鬼就是在交配,毕竟如果无论是谁看到一只动物趴在另一只动物的身上,紧紧拥抱并且不时前后挪动,都会以为它们在完成生命中最神圣的仪式,但是当合为一体的两只动物做着做着就真的合为一体了的时候,无论是谁都会意识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约翰·斯诺最终也没有找到那根膛骨,一直到树下的两只食尸鬼彻底融合,他都没有看到任何一块骨头,在整个融合过程中,没有一块骨头暴露出来。

  一个小时前他第一次见到食尸鬼融合的时候,他曾以为这种融合就如同两台机甲的融合。虽然现实中机甲根本没有这种功能,但在黑天登陆前,帝国的一些无脑大片中经常会有机甲融合的镜头,数台机甲巧妙地拼装在一起,变成一个超大机甲,期间金属结构并没有被融化重塑,只是巧妙地被排列成了新的形状。

  这是两个具有骨架的生物融合最有可能的方式,如果食尸鬼真的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融合,那么在骨骼位置调整的过程中,应当会有很明显的现象,就比如皮下仿佛有什么东西在移动,或者干脆一部分骨骼会暂时性的暴露出来。

  但是至始至终,两只食尸鬼就如同两滴水一样,并没有任何明显的迹象,只是一只趴到另一只背上,然后啪一下就变成同一只了。

山河我在

哇最终还是没能在零点之前发出来,这一章写了接近六个小时,期间为了证明“桡骨上膛”这个设想的可靠性专门用解剖软件做了一个模型,我之前一直怀疑会不会在未来真的有生物进化出这种能力,因为我对生物进化和系统分类这方面知识有限,所以不能解答。这个设想在解剖学结构上具有一定的道理,但在组织学结构上还是挺扯淡的,懂行的大佬看看就好,不要纠结。   小说的灵魂毕竟是人物和剧情,就算是《三体》,重点也不在于技术设定。所以我用了些简单的比喻来解释设定,大家只需要把“就比如”那三个字后面的东西看完,就基本上能理解前面说的一大堆话,省时省力还开心。把能写成一篇论文的东西写成一段故事,这真的很有挑战性,自我感觉我目前做的还是有欠缺,今后这本书的易读性还会继续提高,但是花六小时写故事不可能每天都做到,所以可能有些时候还是不够简明或者不够严谨之类的。   总之,我会继续努力,原本打算今天加更一章,没做到,之后会补上。   在保证更新的情况下我会先确保质量,要是保证不了更新。。。争取避免。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