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的地点安排在了教室里。三张旧木长桌,十几张残旧的木椅,这便就是沙锅小学的课桌了。末语扫视了一圈简陋的教室,不禁感觉悲凉。
“咦?真可爱。”沈珂走到讲桌前,拿起用矿泉水瓶装花的小盆栽。
陈微微看了眼沈珂手中的野花盆栽,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这个是我们班朱清清带来的,那孩子总会给班里带来欢声笑语。”
“好了,我们可以开始了。”祝止调试好摄像机。
末语回头看了眼祝止,见他已经在盯着摄像画面,便带陈微微坐下椅子,开始访谈。
在与陈微微的对话中,末语得知了这里的孩子生活艰苦,读书更是艰难。尽管有她和校长的劝说,有些家长甚至还是放弃了让孩子上学的念头。
说着,说着,时间悄然流逝。结束了访谈,夕阳已经斜挂在天边,等待着夜晚明月更替。
陈微微见晚了,便给末语几人找了两户人家借住下。末语和沈珂一家,祝止则另一户人家。
村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一年都不见得能回来一次。末语和沈珂借住的那户人家,便是如此。
主人家现是祖孙两人住在一起。孙子今年八岁,叫汤宁,在沙锅小学读书,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很是可爱。
汤婆婆两鬓斑白,面相慈祥,知道陈微微的来意后,很爽快地就答应了让她们借住一宿的请求。
末语连忙道谢,没一会儿汤婆婆就带她们到一间没人睡的房间里住下。
房间不大,一张床,一个桌子。脏黄的墙面贴着几张旧海报,已经有许久未动过,上面长出了点点斑迹。屋里唯一的光亮便是头顶上那颗小小的白炽灯。
简单收拾一番后,沈珂一下躺在了床上,长舒一口气,“今天真的是累死我了……”
末语坐在椅子上,拿着手机编辑信息,头没抬。
沈珂安静了一会儿,突然道“末语,我好敬佩陈老师啊。”
末语静了下,转头看向她。
“这里的路这么远,环境又不好,她一个女生,却在这里支教了两年……”
末语垂下眼眸,“她是值得让人敬佩。”
沈珂转头,看她。眼睛里突然充满了精神,“你说老祝会不会和陈老师旧情复燃呐!我看今天老祝看陈老师的眼神就不对劲。”
“……”末语瞬间哑然,这人,转变得还挺快。
沈珂接着又说,“不过我看陈老师很爱这里的孩子,她应该不会为了老祝离开这里。两人就算是有情,可隔着这万水千山的,终究还是难以修成正果啊。”
末语回头看手机,“您老就别想这么多了,早点休息吧。”
安静了会儿,沈珂见末语还在看着手机,正想问她在看什么入神,就听到一阵敲门声。随后,是汤婆婆的声音。
“姑娘。”
末语闻声放下手机,走过去打开门,一眼就见汤婆婆脸上带着焦急之色。
“汤婆婆,怎么了。”
“记者姑娘,刚才陈老师来说清清不见了问我们有没有看见,小宁子听着了就要跟着去找清清。我没看住,他跑出去了。我这晚上看不清路,你们能不能帮我去找找他。”汤婆婆心急道。
沈珂这时走到末语身边,“谁跑出去了。”
末语顿时了然,点头,“好,我去找他。”转身去拿手机。
“要我跟你一起去吗。”沈珂见她手脚很快,当即问。
末语将手机放到口袋里拉上拉链,“不用了,你留下来照看汤婆婆吧。”她看了眼汤婆婆,“我去找小宁子。”
汤婆婆感激地看着末语,“谢谢你啊,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