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沈园烟雨

第二十七章 郡王大婚

沈园烟雨 辰闲庭 3348 2019-11-02 10:50:26

  十月十四正戌(二十点),赵士程正在书房练字,而赵小五在一旁磨着墨。

  赵管家领着马公公来到书房,赵士程见到马公公来了,十分诧异,心想:明天赵伯琮就要大婚了,马公公不在普安郡王府忙着,怎么突然跑来这,便不解的问道:“不知马公公深夜至此所谓何事啊?”

  马公公笑着回答道:“小公爷,王爷让小的来请小公爷前去,说是有要事相商。”

  赵士程心想:伯琮明天就要大婚,该不会是激动的睡不着,想找我陪他喝酒吧。

  赵士程点头答应了,见赵士程答应,赵小五要去准备马车:“公爷,我去准备马车。”

  马公公阻拦道:“不用了,马车早就在府外为小公爷准备好了,请小公爷随小的来。”

  见马公公准备好了马车,赵士程便对小五说:“小五,你就不必跟着去了,早些回去休息吧,我今晚要是回不来,明早告诉父王,母妃说我已经去郡王府帮忙了。”

  赵小五点头道:“知道了,小公爷。”

  到达普安郡王府,赵士程下了马车,在马公公的带领下来到了赵伯琮大婚的房间。

  房间里赵伯琮早就准备好了一桌酒菜,正在等待着赵士程的到来,就赵士程来了,立马起身到房间门口相迎:“皇叔,你可算来了。”

  赵士程看着里面一桌酒菜说道:“大半夜的找我过来,不会只是让我陪你喝酒吧?”

  “皇叔说的哪里话,快到里面坐下说话。”说完,赵伯琮便拉着赵士程向里面走去。

  两人坐好后,赵伯琮对马公公摆了摆手说:“马公公,这里不用你伺候,你下去休息吧。”

  马公公走后,赵伯琮亲自给赵士程倒酒,随便也给自己满上。“来,我敬皇叔一杯。”

  说完,赵伯琮便干了一杯,赵士程也一饮而尽,喝完一杯,赵伯琮又倒满,就这样两人连续喝了五六杯。

  赵伯琮又准备给赵士程倒满,赵士程阻拦道:“先别倒,伯琮,你今天找我来不会只是这样干喝酒吧,真的没什么事吗?”

  赵伯琮笑着说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缺一个伴郎。”

  赵士程惊讶道:“什么,你不会是想让我当这伴郎吧?”(此伴郎非现在的伴郎,由一个父母双全的小儇(男孩)伴新郎同睡,睡于床的里边,称“伴郎”。晚上要给这个小儇吃包子、花生、鸡蛋,寓“包生儿子”意,待“好日”那天早晨离开时,要给红包,俗称“挈出尿瓶”。)

  赵伯琮笑笑没说话,算是默认了,赵士程拒绝道:“不行,我不干。”

  说完赵士程便起身准备离开,赵伯琮见状赶忙拉住赵士程哀求道:“皇叔,你先别走,咱们坐下好好说。”

  赵士程看着赵伯琮可怜的样子便坐了下来说:“此事,皇后会没给你安排好人吗?”

  赵伯琮回答道:“本来是安排了我的侄子,但他一个时辰前突发高烧,我一时也找不到其他人,皇叔不是没成亲吗,所以我就想到了皇叔。”

  赵士程依旧拒绝道:“还是不行,两个大老爷们同塌而眠,想想都膈应。”

  见说不服赵士程,赵伯琮只好作罢:“既然皇叔不同意,那就算了,不过,皇叔你要留下陪我喝酒,咱们要一直喝到天亮。”见不用陪睡觉,只是陪喝酒,赵士程点头同意了。

  酒过三巡,赵士程和赵伯琮两人都有了些醉意,赵伯琮问道:“皇叔,明天我都要成亲了,不知皇叔什么时候成亲啊?”

  赵士程回答道:“哎,没找到心仪的,和谁成亲啊。”

  赵伯琮说道:“我觉得,张姑姑就不错,我看的出来,张姑姑是喜欢你的。”

  “不要胡说,我对娴儿只有兄妹之情。”赵士程说完,便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然后叹口气,赵伯琮说道:“皇叔,你是不是心里已经有了心仪之人。”

  见赵士程辩解,赵伯琮继续说道:“是唐婉姑娘吧。”

  听到唐婉的名字,赵士程又喝了一杯,见赵士程这样赵伯琮说:“看来我猜对了,可是皇叔,我听说唐姑娘明年就要和陆游成亲了。”

  赵伯琮又说道:“皇叔,要不我向陛下请求,把唐姑娘赐婚于你如何?”

  赵士程说道:“即便强行如此,也只能得到她的人,却永远得不到她的心。”

  见赵士程有些伤感,赵伯琮连忙说道:“好了,皇叔,不说此事了,我们喝酒。”就这样,赵士程和赵伯琮一直喝到了初寅(凌晨三点),都醉的不省人事。

  第二天正卯(六点),马公公拿着喜服领着两个侍女来伺候赵伯琮更衣,马公公在房间外叫了半天见没人应答,便推门进去,房间内酒气熏天,赵士程趴在桌子上睡,赵伯琮躺在地上睡,地上摆放着七八个酒坛子。

  马公公连忙上前叫醒了赵士程和赵伯琮,赵士程醒来头有些疼,用手扶着头说:“马公公早。”

  马公公着急道:“小公爷啊,你和王爷两人昨夜喝了多少啊。”

  然后立马吩咐下人送来醒酒汤,并叫来人把房间收拾干净,赵士程和赵伯琮喝了醒酒汤后感觉好多了。赵士程见时间尚早,便先回府换件衣服。

  下午初酉(十七点),赵士程作为迎亲使者带着迎亲队伍从普安郡王府出发,(古代,新郎不到岳父家迎亲,以使者持名贴前往。)

  赵士程骑在马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成亲呢,在赵士程后面是举着普安郡王府牌子的仪仗队,后面是奏乐的乐队,乐队后面是花轿和喜娘,花轿后面是丫鬟仆人,迎亲队伍前面是陈全率领仪王府侍卫开道,最后面是普安郡王府侍卫。一行人浩浩荡荡赶往郭府。

  到达郭府,就见郭府管家在府外等候多时了,赵士程下马带着喜娘在管家的带领下,赶往前厅。

  刚进大门就见院子里摆满了陪嫁的嫁妆,到达前厅,郭瑊夫妇早就在等候着。见到赵士程,郭瑊起身相迎道:“小公爷一路辛苦了。”

  赵士程说道:“为皇家办事不辛苦,恭喜郭大人了。”

  郭瑊笑着回答:“同喜同喜。”

  赵士程问道:“不知王妃准备好了吗?”

  郭瑊回答:“小女已经准备好了,在房间等着呢。”然后,赵士程让喜娘去请新娘子出来。

  喜娘去后,郭瑊说:“小公爷快坐。”然后赵士程便坐下和郭瑊闲聊家常,一会儿,郭敏仪出来了,一身凤冠霞披,十分漂亮。

  赵士程拿出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昭庆军承宣使郭瑊之女郭敏仪,贤良淑德,知书达礼,封咸宁郡夫人,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郭敏仪接过圣旨后,就要准备上花轿了。上花轿前郭敏仪坐郭夫人腿上,郭夫人为女儿喂上轿饭,寓意不要忘记哺育之恩。

  之后,郭敏仪由兄长抱着上了花轿,郭瑊一家人都到了府门口相送,郭夫人哭的泣不成声,赵士程骑上马对郭瑊抱拳行礼道:“郭大人,告辞。”

  郭瑊回礼道:“小公爷,慢走。”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回到普安郡王府。

  到达王府门口,王府门口人山人海,新郎赵伯琮在喜娘的指引下踢轿门,然后喜娘掀起门帘,赵伯琮执彩球绸领着新娘郭敏仪进府,赵士程也下马跟着进府。

  进入院子有一火盆,赵伯琮领着郭敏仪跨过火盆,寓意驱除不好的东西。院子里也围满了人,张娴扶着仪王妃就站在不远处看着,张娴看着脑海中还幻想着,自己和表哥赵士程成亲的情景,唐婉和陆游也在一旁。

  进入礼堂,主香者和新郎、新娘都面向香案,由于仪王辈分高,且德高望重,所以皇帝派仪王担任主香者,并派自己信赖的周公公担任赞礼者(相当于主持人)。

  主香者和新郎、新娘皆遵赞礼声动作。周公公喊:“行庙见礼,奏乐!(乐起)皆跪。”

  仪王和赵伯琮,郭敏仪跪在香案前,周公公接着喊道:“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跪拜完后,周公公接着赞唱:“升,平身,复位!”仪王,赵伯琮,郭敏仪起身后,周公公又喊道:“跪,皆脆!”

  仪王等人又跪下,周公公接着喊道:“升,拜!升,拜!升,拜!”拜完后,周公公接着喊道:“皆跪,读祝章!”

  然后赵士程便拿出祝章读了起来:“一阳初动,二姓和谐,请三多,具四美,五世其倡征风卜。六礼既成,七贤毕集,凑八音,歌九和,十全无缺鸳鸯和。”

  赵士程读完后,周公公又说道:“升,拜!升,拜!升,拜。”整个过程总称为“三跪,九叩首,六升拜”。

  赵伯琮,郭敏仪拜完后,周公公宣布:“礼毕,送入洞房。”由两个小儇捧龙凤花烛导行,赵伯琮执彩球绸带引新娘郭敏仪进入洞房。期间脚须踏在麻袋上行走,走过一只,喜娘等又递传于前接铺于道,意谓“传宗接代”。

  赵士程的任务也完成了,便去找母妃去了。

  赵士程见到母妃后抱怨道:“真是累死了。”仪王妃笑着说道:“就这样就累了,等你成亲时,估计比这差不多。”

  仪王妃说完还看了一眼身边的张娴,张娴立马脸红了。之后没多久便开席了,赵伯琮出来敬酒,因为害怕赵伯琮喝醉了,马公公就把赵伯琮的酒换成了水。

  仪王和仪王妃在赵伯琮给他们敬完酒就回府了,留下赵士程和张娴。

  敬完酒,一群人起哄着去闹洞房。而赵士程没有兴趣去闹洞房,便留下喝酒,陆游和唐婉也没去,此时,就剩陆游,唐婉,赵士程和张娴,以及其他三三两两几个人。

  唐婉见天色也不早了,便对陆游说要回家,陆游便带着唐婉来到赵士程这桌,向他道别。唐婉离开后,赵士程接着喝着酒,张娴在一旁默默陪着赵士程。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