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满人间。
一个难得的好天气,月明风静,夜空中不见一丝云彩,月华终于可以肆意的笼罩人间了。悠长的岁月一旦慢下来,往往更加让人迷醉。
猴子见到猪妖时,一眼就认出了他。
“是你,天蓬元帅。”
“想不到吧?可我已经猜到了你会来。”
猴子眼中金光一闪而过,然后不解的摇头:“可是你的真身却是……”
“谁在乎呢?既是故人,何不过来一起赏月?顺便尝尝霓裳的手艺,她做的桂花糕很好吃。”
猴子见他很从容的坐在院中,细细品尝着手中的糕点,仿佛在与熟人谈笑。他更加疑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个清丽脱俗的女子从里屋走出,微笑着添上一壶老酒,一碟花生。
“大圣,过来一起过节呀。”她笑着说。
猴子越发迷糊,有一瞬间他甚至羡慕过她们,他尴尬摇头:“不……不必了!你也认得我?”
“认得,我与天蓬曾在天河边听过你的怒吼。”
“你也是从……”
“以前是。”
“过来吧,都是故人。”天蓬又往嘴里塞进了一大块桂花糕,口齿含糊的招呼着他。
“不必。我会等你们到月落,让你们最后过一个中秋。”
“多谢!”女子笑着。
猴子跃上了墙头,舒服的躺在上面,枕着那根铁棒。他努力回想着与天蓬说过的每一句话,可反反复复的只记得那句“不如你帮我找个地方吧?那地方叫天涯。”
天蓬看着陷入沉思的猴子,他微笑着想:“他还是一点儿都没变。”
远处月光下还依稀端坐着一个身影,天蓬凝目望去,只隐约的看到那仿佛是个和尚。
“俺只打你三棒,三棒过后,不论生死,老孙绝不回头。”猴子在墙头毅然说着。
“不愧是齐天大圣,我甘愿接你三棒。”天蓬满满斟了一碗酒,一气饮尽。
那夜很长,天蓬躺在桂树下难以入眠,感觉每一刻都在煎熬。可一抬头看向那轮明月时,又会觉得夜很短,那抹皎洁怎么都看不够。
霓裳伏在他膝上,静静的不发一言,时不时会温柔的看向他。
当明月的最后一抹光华逝去时,猴子轻快的从墙头跃下,他挥舞着铁棒,伸出了食指。
“时辰已到!第一棒,断贪欲。”
天蓬不为所动,静静抚着霓裳发丝,微笑着看着猴子当头击落的铁棒。
“呔!”猴子凌空跃起,强劲的气流聚集在了一处,劲风吹得天蓬面皮生疼。他想,任世间再坚硬的东西也终是顶不过这一棒。
可当劲风散去时,他却安然无恙。
“大圣棍法天下无双,为何却要留情,莫不是手软了?”天蓬冷笑道。
猴子满脸的不可思议:“奇怪,俺这一棒打得劲道十足,为何他却谈笑自若,不可能啊。”
他环视四周,只见院中完好无损,只有那株月桂被击成粉末。
“原来,那才是你贪欲的根源所在。”
天蓬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顿时如坠冰窟。
那阵醉人的甜香曾让他勇敢踏进月宫,曾陪他无悔的坠入黑暗,也曾指引他潇洒的推开那间院门。在没有她的岁月,它才是他唯一的寄托。
如今,香消玉殒,那些洁白的花朵已成了无助的芦花,被无情的秋风吹尽。
他心头一阵阵刺痛,苦笑着低头。只见霓裳看向他的眼神更加温柔,天蓬迎上她如水的目光。
“幸好,我还有她。”
霓裳仿佛又看到了往日的种种:天河、星空、月光还有平和的他。她想就算当时和他勇敢的跳下南天门,穿过厚厚的云层,堕入无边的永夜,也终会在某个天涯再次遇到他。
猴子背对着她们,再次冷哼道:“第二棒,诛痴念。”
那一棒划出了优美的弧线,将虚空扭曲、撕碎,破空声处,更是激起了呼啸的狂风,欲将混沌吹散。院里尘土飞扬,天蓬缓缓闭上双目,笑着迎接这一棒。
风止,夜又恢复了宁静,天蓬以为自己已坠入了无尽的虚空,那里必是一片无极净土,只有他和她。
可睁眼时,他仍身在那片黑暗中,星辰更加耀眼,周围却空空如也。
是的,空空如也,连同他的内心。他慌张了起来,觉察到已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他低头,果然不见了她。天蓬一阵头晕目眩,直挺挺的往后栽倒。
他哭泣着,咆哮着四处乱找,可只是激起一个个微弱的光点。那些光点缓缓绕着他旋转,越聚越多,迟迟不肯散去。他知道,那就是嫦娥留给霓裳的那缕情思,如今终于消散了。
“霓裳……”他呼喊着一粒粒的去收集那些光点,将它们聚在手中。可是一摊开手掌,它们又四散飞去,慢慢飘向夜空。天蓬瘫坐在地,仰天大哭,那些光点高高悬在他头顶,像极了另一片星空。
这一幕,比天涯更美,却又那么悲伤。
他万念俱灰,只想化作一粒微尘,随着她一起飘向星空;或者做一朵秋风中的芦花,任江风吹进江水,流向无边的大海。
“第三棒,结生死!”猴子最后的吼声传来。他却觉得无比悦耳,痴痴的笑着。
“悟空……”
猴子举棒回头,只见那个年轻的禅师正端坐在院中。一轮巨大的红日正冉冉从他头顶升起,他像极了一个从末世走来的救世主,慈悲的俯瞰着众生。
……
日升,阳光普照。
“他已经死了。”禅师说。
“我还没死,还差一棒,结生死。”天蓬笑着泣泪。
“所以,你永远欠猴子一棒。”
“我从不欠谁。”
“不,至少你欠自己一碗孟婆汤,一场轮回。”
“不要轮回,只要结束。”
“没有结束,也没有生死,无生无死,无死无生。”
“我不要生,我只要死。”
“我是谁?”
“我是玄智儿,是天蓬,是猪刚鬣,是悟能。”
“不,我不是问‘你是谁’我是问‘我’”
“我?”他突然愣住了,努力的回忆着。却发现怎么也记不清那个纵马驰骋的少年模样,天河边的那个男子也从不肯为他回头,福陵山中的小野猪也从未在意过自己的影子。
“佛家说人生有七苦,可佛门却有八戒。守八戒原为脱七苦,可你知道为何要多出一戒吗?”
“为何?”
“为了戒‘我’世上本无‘我’佛曰:非我,不异我,不相在。”
“我……”
“你是谁?”
天蓬脑中一团乱麻,前世今生的所有记忆聚在了一起,狠狠冲撞着他的脑门。他疯狂扯着乱发,瞪着赤红的双眼,他用头一遍遍狠狠撞击着地面,最后将头埋进泥土,屏住了呼吸。
一片黑暗,隐约有两个亮光慢慢闪着,他努力看去,是那头雪地中迷茫的小野猪,他虔诚的拜在菩萨莲花座前。
那里到底是结束还是开始?菩萨告诉过他:千载红尘转头过,一见本心我是我。可当他拾起了所有的记忆,却更加迷惑,更加不知道他是谁?
“呼……”他从泥土中抬起了头,大口喘息着。尘土、汗珠、鼻涕、眼泪一起糊在了脸上。
“我……我只是一头小野猪,一头等着取经人路过的小野猪。”
“取经人?”猴子跳了上去。
“你也是受了菩萨点化,特意在此专侯取经人的信徒?”
“是的,菩萨给我取了法名,我叫悟能。”
玄奘宣了一声佛号,缓缓坐了起来。
“既是受了菩萨指点,贫僧就收你做个徒弟吧。”
“多谢师父!”
“我再给你取个法名,就叫你‘八戒’如何?希望你能早日戒我,忘我。”
“弟子再次谢过师父。”
猴子显得异常兴奋,他蹲到天蓬身前,笑道:“俺以后可就是你大师兄了,你要记着,你还欠俺一棒呢。”
“那只能日后慢慢还了。”天蓬傻傻的笑着,眼里空洞无神,正胡乱抹着脸上的秽物。
猴子一时怔住,他摸着下巴,转到了玄奘身后,轻声对他说:“师父,俺怎么觉得这个人突然就变了。”
“怎么了?”
“他……像个呆子。”
阳光普照时,秋的晨露和冰霜终于被融化殆尽,它们渐渐升到高空,化成了丝丝飘荡的白云,与秋风一同西去,开始了奇妙的一生。
……
日落,浮云西去。
八戒收拾好了行李,站在白马身后,最后一次看着那间院落。直到这时他才注意到,他所在的位置正是曾经他经常站过的那个地方。
“师父,弟子想最后看一眼家门。”
“好,我们等你。”
院门静静映着晚霞。昨天,他还倚在门边。曾经,那个女子也是在门边等他。他想,自从他躺在门边的那一刻起,五百年修来的运气就已用尽了。自从那女子的指尖点上了他的额头,这一世的羁绊就已种下。又或者,是从老妇送来那株月桂树的时候开始。不过他确信,这一切的起源还是在天河边的那片星空下。
那里才是他的天涯。
为这天涯,他情愿破尽八戒,也情愿默默的挑担西去。恍惚中,他看见脚边静静的放着一方手帕。八戒上前拾了起来,慢慢打开。里面是一颗洁白如玉的石头,像极了一颗种子,更像是一颗果实。
那块石头好像击中了他最柔弱的地方,但他却笑了,因为他知道那是他新的守望,也是这五百年他修到的正果。
他挑起了担,跟着白马走去。
玄奘骑着白马,指着满天飘荡的白云说:“悟空,八戒,有云飘到的地方就会有故事,这一路上你们一定要用心记着。”
悟空在前头引路,他大笑着问八戒:“八戒,你说下一个故事又会发生在哪里?”
“谁知道呢?也许那只是另外一个故事。”
“你这呆子,取经是大事,将来要上史册的。你可要认真对待,不要毁了自己的形象。”
“谁又在乎呢?也许那只是另外一个我。”
《全书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