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开始自我反省:
“我难道无意中做错了什么?”
“我是不是说错了什么惹得秋娴不开心了?”
“她是不是不愿意跟我再做朋友了?为什么?”
“……”
可是没有人回答她,就连当事人王秋娴都在用尽一切可能来躲避着与她的交流。
这样的问题想的越多了,杜月娥就开始变得越加的敏感和脆弱,她深深地开始自我怀疑和自我批评:
“也是,连家里人都不喜欢的自己,别人怎么会喜欢呢?”
“哪有人会无理由无下限地对你好的?人家跟你是谁呀?”
“不过是又一次被放弃罢了,已经习惯了不是吗?”
“……”
杜月娥像是失去了所有的生气,不再勉强自己去想那些伤神的事情。
“该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勉强又有何用呢?”
她恢复了一开始形单影只的生活,她用了一年的时间适应,直到渐渐的开始觉得“其实这样也没什么不好,不是吗?”
这年她弟弟也开始上学了,可惜姐弟俩从来就不曾亲近过,双方也并没有这个意愿,不过是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两个陌生人罢了。
在杜月娥四年级这一年,她们年级的分班再次做出了调整,杜月娥与隔壁家的杜晓玲意外的再次分到了同一个班级,并且成了同桌。
在那以后,虽然不如何刻意,两人还是因为缘分顺理成章的成了朋友,当然也仅仅只是“朋友”而已,总像中间隔着一层看不见摸不着却真真实实存在的“膜”阻隔着两颗真心的靠近。
这个时候的杜月娥早已经被“友情”二字伤的怕了,午夜梦回的时候,她也经常想起曾经她和吴松林还有王秋娴之间美好的相处回忆,当然梦到最后总是她形单影只被抛下的场景下结束的。
如今时间一久,就连曾经那鲜活的记忆和浓厚的感情却早已经恍如隔世,如雾里看花一样不真实。
对了,这次分班杜月娥和王秋娴不再分在同一个班上,两人之间接触的机会就更少了,偶尔匆匆碰上一面,也如两个熟悉的陌生人一样,匆匆而过,就连点头都是极少的。
如今的杜月娥生活很简单,学校、家两点一线,最多在放学路上碰巧撞上了就和杜晓玲两人结伴同行。
不过这样的机会也是不多的,杜晓玲毕竟人缘比不得杜月娥差,学习成绩又好,永远稳拿班里第一名,全级前三名,性格又温温柔柔的,很是讨人喜欢。
为了不失去这个难能可贵仅剩的朋友,杜月娥在这段感情里表现得格外小心翼翼,杜月娥开始整天好像个小尾巴一样跟着她,还不敢跟得近了,以免影响她和另外朋友之间的相处,那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态度又怎么可能得到多少真心的回报呢?
杜晓玲对于她的态度不拒绝,也不热情,就像是很普通很普通的普通朋友一样,她有自己的好朋友圈,有事的时候并不会刻意带上杜月娥,只有落单的时候会很杜月娥一起干着非干不可的事情,比如写作业,比如做家务等
当然在跟杜晓玲正式走在一起以后,杜月娥和邻居间的关系也跟着好上了一点,偶尔串串门还是会的,因为她嘴甜,见了大人都会乖巧的打招呼。
隔壁家的婶婶们都比较乐见她过来串门,至于邻居家的其他孩子们,他们的朋友圈,杜月娥是绝计插不进去的。
杜晓玲比较懂事,经常帮着家里干力所能及的所有农活,渐渐地杜月娥在她有空的时候,偶尔也会在周末,确定杜晓玲有空的时候,跟着她一起上山砍砍柴火干干农活这些。
跟着杜晓玲在一起的杜月娥总是小心翼翼的,不敢太任性,总是听之任之的由杜晓玲带着走。
杜晓玲干什么,她就依样画葫芦的跟着干什么。
后来在杜晓玲的带领下,杜月娥还学会了挑水、洗衣服、换灯泡、种菜、浇水、施肥这些等等。
可是相比杜月娥对她的千依百顺,她却并不能回报杜月娥相同的陪伴和迁就。
不对等的关系,和她若即若离的态度,让杜月娥只能挣扎在失落和珍惜的困境中不能自拔,难过的同时却舍不得放弃这难能可贵的陪伴时光。
杜振兴虽然不喜欢这个女儿,缺多少有着一点传统的大男子主义,不会主动要求女儿干活,但杜月娥的主动却多少让他对这个不讨喜的女儿有些改观,也乐见其成。
这样的日子平淡,却安稳。
尽管如此,连这样的生活也在杜月娥提升五年级的时候彻底发生了改变。
杜晓玲考上了镇上各类排名都是第一的一所中心小学,因为学校隔得远,中心小学作为一所重点小学,晚上还要上两节晚自习课,杜晓玲不得不转为半走读形式上课,两人不得不再次分开。
看着杜晓玲开心得毫不掩饰的骄傲和自豪,她爸爸妈妈对她的赞许目光,杜月娥却感受到了人生中第一次的挫败。
那所重点小学的录取名单里没有她,这是第一次她感觉到了读书成绩的重要性!
“我家小玲真棒!最让人省心了,这次考上这所中心小学,可是我们这里独一份呢!”杜晓玲的妈妈三婶说,眉眼里都是毫不掩饰的喜悦之情。
“是啊,你家小玲可真厉害!我听儿子说这所学校可可是很难才有的招生名额呢,也就从四年级起开始招生,全镇子上二三十所学校,我听说总共名额也不过20名呢,也就是几乎每所学校学习成绩最好的一两个才有这个可能被录取的,真稀罕!”四婶附和地说道。
“可不是!我偶尔经过老师办公室的时候,看到她们班上老师公布成绩回来的时候,那个神气的样子,全校老师都在夸她好本事,教出了个出息的学生呢!”
说话的人是杜玉钊,因为学习不好他被迫留了一级,如今才六年级刚毕业,正巧目睹了这神圣的时刻,也不由得为自己一直呵护着长大的堂妹妹感到高兴。
“真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原本一直沉默的三叔,也就是杜晓玲她爸爸听到这里都明白了女儿的成就,也不由得动容地扣了扣手里的烟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