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月以后,龙吟寺后院,登龙阁的一处宽大平台上,五六个少年拿着包裹,坐在木椅上。其中有一个长得普通的小少年,背着的包裹明显比别人大点,脸上充满了喜悦与担忧的神色。这位小少年就是王清了。此时的他正回忆这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
原来龙吟寺每次举行完对外开灵大典后,都会额外的对内举行一次小型开灵仪式。而在此之前还有一次是对新人的灵根检查。在针对新人的灵根检查中,王清没有被发现有显灵根,在对内的开灵仪式上却是被发现了有隐灵根,是最低等资质的金、木、水、火、土五灵根。
不过就算是最低等的五灵根,也是修仙者了。所受到的待遇自然不一样,寺里的师兄把王清的那张奴契送还给了他。
而且第二天准备去干活的王清,却被“胖爷”当做客人一样,迎到了大厅,并送给了王清一份武学秘籍“龙象般若功”。据“胖爷”说这份武学乃是雪域高原上的大法师,在开国大典上送给当今圣上的。据那些番僧的说法,乃是听闻蜀皇子嗣不旺,特意进贡的,此物是密宗至高无上的健体神功。据说练到大成,一晚连御十女轻而易举,即使只是入门,气力也是远超常人。
龙颜大悦的蜀皇,当场就厚赐了使者。事后就将此物,作为皇家武学,刊印赏赐给各地宗族,而“胖爷”带在手上的“龙象般若功”也只有前五层,至于后面的则是在刘家武库里。另外还送上了一百两金子,作为王清这段时间的报酬。希望王清有空回去看看,就当做是看朋友。
这突如其来的财富,让小马奴深切的体会到了修仙者的地位,要知道一百两金子可是相当于一万两白银啊。乐晕了的王清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小木屋的。
直到接到通知进山的日子,王清才通过来送消息的和尚了解到龙吟寺修仙者都是在山上修行的,此处寺庙只是龙吟寺与凡俗的接触的一个山门而已。上山是要由修仙者带领的,凡人是进不去的。
到通知进山的日子还有几天,王清趁着有空,在小空间里整理出了一个小型院落,到迎风湾里的集镇购买了一大批生活用品,甚至造了个小型的简易灶台。上次离开牧场制作的几包熏鱼都已经吃完了,趁着有空王清又在集镇上的山民哪里收购了大批各种鱼类,活的放到空间水池里,不能活的就与蛋、酱料、面粉拌和成条,熏脆后制成熏鱼干。在牧场做熏鱼干的时候王清就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这次出产的熏鱼干味道自然更佳,几大包鱼干放在王清的包裹里。王清可是怕到了上山会没吃的。
“来了。”突然位于前面的一位剃了头的少年和尚,轻轻的低呼了一下,显然是练了功夫的。
这和尚的声音刚传过来,王清等几人才抬起头,一位身穿白衣的中年汉子就出现在登龙阁平台上了,而登龙阁前方的空中则停留在着一个书本状的巨大东西,约有六十几个平方左右。那汉子停下后,话也不多,把一直侍立在登龙阁的一位黄袍僧人,叫了过去,问了几句话,满意的点了点头,用手一招,就指挥着王清几个人站到了书本上。
“你们就叫我陈师叔好了,我们修仙者是以修为论辈分的。”等众人都站好了,那白衣汉子,微笑着对众人说道。
“是。”几人齐声应道。
陈师叔点了点头,只见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冲书本一点,那书本便飞起来。书本越飞越高,离龙吟寺山门那片庞大的庙宇和广场越来越远。王清看着这改变自己一生的地方,深深的看了几眼,记在脑海中。
飞行在空中的众人,充满了兴奋激动的神情,不时的抬头四处观望。只见下方竹海涛涛,云烟渺茫,不时可见巨大的壁岩耸立竹海之中,有的壁岩后面远看是深不见底的山洞,有的壁岩整个如一只蹲坐的猴子,有的壁岩上却被僧人们刻上大佛或者经文,更多的是纯天然的未经雕饰的山崖。竹海中也不乏巨大的古树,其间更有溪水、河流、瀑布点缀着,空中不时有鸟儿飞过,更有鸟鸣声从下方竹海中传出。宛如仙境一般。
不一会,众人的兴奋劲头过去了,才感觉到冷风所带来的寒冷,王清等几个没什么武功在身的更是开始手脚发抖牙齿打冷颤。陈师叔眼里闪过一丝莫名笑意,抬手给众小施了一个灵气罩。有了灵气罩的保护,众小渐渐的开始恢复了生气。
书本不断斜着拔高飞行,过了好久,停留在一处依山而建的木制阁楼中。往里面望去可以看出是一个颇大的山谷。抬头向更远处望去,只见一座巨大无比高耸入云海的青色巨山,树深林茂,绿的发亮,矗立在众小眼前,期间隐约可见亭台楼阁,巨山的旁边更有无数的小山峰。据陈师叔介绍那是“九龙山”,乃是龙吟寺最重要的地方,其内蕴含一条大型灵脉。
像王清他们这样的新人弟子,是需要先到山脚下的红尘谷中修行一段时间,等到修为够了,才能去别的地方修行。
红尘谷虽说是谷,面积却是颇大,其中更有几座百十米高的小山坡,众小依次下来。当王清登上阁楼的地面时,第一感觉就是呼吸到的空气,充满了一种空灵的感觉,王清不与自主的学着其他几位,大口的吸了几下空气。在靠近谷口的地方,建筑物是最多的。
谷内有一条“人”字形大溪流,人字的顶头哪里是山谷的深处了,据说那里是红尘谷的核心区,叫做“风云区”,只有练气十几层的高人才能在里面居住,哪里也是谷内灵气最浓郁的地方。再往下人字中间则分别是各个阁楼,有任务殿、功法阁、灵兽阁、符术阁、炼器阁、丹房、阵法殿等各种和修仙有关的殿宇。人字的下部分则分为三部分,从左到右,分别是练气五层以下弟子生活区简称青云区,龙吟寺的附属坊市永善坊,练气六层到练气十层弟子的生活区,简称凌云区。
王清等众小跟在陈师叔的后面,一路行来,这位陈师叔不时的给他们讲解红尘谷内的情况,俨然是一位热心长辈。直到把众人带给一位过来交接的高大老者,才离去。
那老者清点完人数以后,就把众小带到了居住的地方,吩咐了几句注意事项,就离开了。
王清等人居住的地方是在一处十几米高的小山坡上,十几间木屋零零散散的分布在高大的树木丛中,木屋之间各有小路相连,王清等其他几人选择了自己的木屋后,才朝一座在山腰位置有些偏僻的木屋走去。
木屋内一床、一桌、两凳、一书架而已。倒是屋前那颗四五米高的大树,颇合王清的心意。王清把行李包裹打开,把小被子放在床上,其它的仍留在里面,放在床头的位置。王清坐在床边,望着屋子里的简单摆设,回想着今天经历的一切,感觉如在梦中。
“王师弟,在吗?”突然,门外响起了一个清脆的少年声。
王清打开门一看,只见屋外,站着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郎。
那少年见王清打开了门,就急忙递过来一个小袋子,然后拿出一本账薄似的东西,示意王清在上面签字。
小王看到上面已经有好几个人名,就爽快的签了。
那少年郎拿回账薄以后说了几句,就急忙离开了,一副赶着去其它地方的样子。
回到屋内,王清拿着那只青黄色的袋子,左看右看,爱不释手。这就是修仙界大名鼎鼎的储物袋了,虽然只是两方袋,不过已经够王清这样新入门的弟子使用了。据少年郎介绍袋子里面除了一些棉被之类的生活用品,还有两块灵石、一打清洁符、一柄赤炎刀、一枚红尘谷及周边几个地方详细情况的玉简。
王清欣喜的把几样东西从袋子里拿出来,翻来覆去的看了好一会,才爱不释手的放了回去。那赤炎刀只是一把低阶法器,宽背大刀,明亮的刀身上隐有红光闪动。
把屋里用清洁符打扫了一遍以后,王清就施施然的出门去了。离王清等人居住的地方,大约一里左右,有一堆大木屋,哪里便是青云区特有的公共食堂了,这也是刚才的少年郎告知的。
王清花了大概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才走到食堂。一进门,就能看到只见约五百平方米左右的空间里,有几十张方形桌子,上面已经坐着有很多人了,大多都是和王清差不多年纪的少年。
空间最里面则是类似于王清世界现代学校里面的那种厨窗。王清熟练的拿起木制方形餐盘,走到宽敞的厨窗外面,朝里面看去,熟悉的摆放,熟悉的菜式,看着这一切王清露出了一个自从到了这世界以后就很少出现的暖心微笑。小王回忆起了自己那青涩懵懂的大学生活。
很快王清就笑不起来了。
一小份红烧肉五两银子,一小份番茄炒鸡蛋二两银子,一碗饭(可自加)一两银子,一份冬瓜排骨汤三两银子,也就是说王清一餐晚饭花了十一两银子。伙食倒是鲜美可口,可这价格就有点恐怖了,王清可是记得村子里的那些商队汉子说过,一两银子值两千文,而一文钱的购买力相当于后世的五毛钱,能买一个馒头,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大约值后世的一千元,而小王一餐就花了万把块。还好那几个大妈,看到王清身上挂着的崭新储物袋,猜到他估计是新入门弟子允许他可以留名赊账,不然真要出大糗了。
狼狈的吃完了昂贵异常的一餐,留下一堆残羹冷炙,王清起身离开。
夕阳的金光丝丝缕缕的仿佛从天空中金色的大洞里倾斜而出,照影在青黄色的山谷里。外面的世界,现在差不多已经冰雪天地了,可在这谷内,却如初秋季节般,空气温暖,四处充满花香。竹影丛丛,不时可见,翠竹摇风,绿竹林中,红叶点点。
这是小王长生之路开始,梦想起航的地方。明天就要选择修炼功法了,王清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