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侠

金明闯

179 (11)

金明闯 你的百晓生 1561 2021-10-18 01:44:35

  自从刘府回宫后,皇太极准备粮草,训练士卒,又补充了不少军士。唯独多尔衮兄弟的正黄、镶黄、镶白三旗不予增兵。

  大妃曾代表三子来质问皇太极,为何针对三旗,皇太极和三大贝勒以各种理由搪塞,阿巴亥每次都无功而返。她也数次表明,愿意拥护皇太极为新汗王,可那夜皇太极听了刘雄才的话后,已经将多尔衮母子人看作眼中钉,肉中刺。若是能打败袁崇焕,自己便放过大妃,想他以军功之能势,断不会有人不服,若是自己兵败,则一定要除去大妃,以绝后患。

  在此期间,莽古尔泰多次和阿敏提议,要除去大妃,皇太极都压了回去。

  又过了一月,朝鲜国与后金在边境上发生了摩擦,皇太极为了解除对明作战的后顾之忧,派阿敏前去攻打朝鲜。因此,攻打宁远、锦州的战事便搁置了下来。阿敏出兵一月后,就击败了朝鲜军队,攻占其国都平壤。国王李倧逃难至江华岛,被迫于后金签订了“兄弟之盟。”

  阿敏携胜利之师刚刚返回辽阳,蒙古的林丹汗又向后金宣战,皇太极责令代善出征。

  朝鲜一战获胜后,拥护皇太极为汗的呼声,更加高涨,可他仍旧不为所动,坚持攻破宁远之策。

  在攻打蒙古朝鲜期间,皇太极唯恐明朝趁虚而入,便假意遣使款和。

  自后金与明朝作战以来,这是首次双方谈判,袁崇焕十分重视,平平和和的接待了使者后,又请来了蓟辽经略高第、宁远总兵满桂、锦州总兵赵率教、两名监军太监,一齐商议此事。

  高第作为辽事的最高官员,他犹豫道:“我堂堂大明朝,怎能与后金贼寇议和?这样岂不有失我天朝体统?”

  满桂也为难道:“自洪武爷开国至今,吸取了宋朝‘靖康之耻’的教训,最为忌惮议和。要是我几人擅作主张,看了这封款书。会不会惹得朝中人非议。”

  袁崇焕一听,也觉得十分有道理,他对着高第说道:“并非下官甘心议和,乃是后金老贼王死后,不知是其内部如何?何人主事?不如借此机会,看阅和书,再遣使回复,从而一探虚实。也可趁此良机,修筑锦州、宁远两城,赢得战争时间。下官一直觉得,守为正著,战为奇著,款为旁著。所以,今日请诸位前来,看如何上报朝廷。”

  两名监军太监为纪用、刘应坤,他们受了魏忠贤指派,就是来打探后金消息的,听了袁崇焕所说,也觉得在理,准备附议。

  几人不断的商议,终于达成一致。由高第、纪用、刘应坤上奏,将假装议和、修筑城墙、探听后金等事一齐呈报。与此同时,袁崇焕派人稳住几名后金使者,等待朝廷决策。

  没过几天,朝廷的旨意颁下,准许他们阅读和书,遣使回访。

  袁崇焕又请来几人,当着大家拆开了皇太极的议和文书,其文大致内容为:四贝勒皇太极代行后金大权,愿意和明朝罢兵言和。但是明朝需向后金赠送黄金一万两、银子十万两、绸缎十万匹、绫布三十万匹。后金作为回礼,于明朝回赠东珠十颗、人参百斤、貂皮一百张。

  高第等人看后,勃然大怒,欲要撕毁和书、驱赶来使。

  袁崇焕劝了劝几人,言道:“金贼之和书,全无诚意。看来,也在试探我方虚实。不如借此派使前去,传去一封回书,也好摸清敌方情况。”

  几人听后,都无异议。袁崇焕亲自动笔,除了一些固定句式,只言道:尔等大金与大明并提,用语不当。下文不复再看。

  袁崇焕差了一个三十四人的议和团,跟随后金来使,去往辽阳。

  二十天过后,使团归来,又带了一封和书,袁崇焕又以皇太极和天启帝并列之说,再行退回。

  这三十四人又去了一趟后金都城,过了十几日,使团回归,皇太极文中用词,规避了各种忌讳,仍提出了原先的无礼条件。

  袁崇焕再遣使者回书,文中说到:“汝等尽数归还吞没之我朝土地,方再提恩赐之物。”

  一来二去,议和的事拖到了腊月,在辽阳宫中,皇太极刚刚表彰过胜利而归的代善,就接到了袁崇焕的议和回函。

  皇太极看后,将回书随意一扔,对着殿下文武群臣道:“代善哥哥已经胜利回师,和谈之举,就此作罢。”

  宁远城中,袁崇焕也已达到目的,他从使团口中得知了后金的政局变化、军容军风,并再次确定了努尔哈赤已死。

  自此以后,双方不交来使。锦州、宁远二城,刚巧修缮完毕。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