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的思考,一个爱情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希望我的读者们,在阅读之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好的爱情故事,绝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它是两个独立灵魂对世界的解读和互相的温暖。轻松与快乐中,引导人们找到更好的人生目标。
我今天看到了一个从未思考过的问题:一个爱情故事能带给我们什么?觉得很有趣于是开始问自己。是啊,作为一个生于文学长于文学的人,我怎么从未思索过这个问题呢?突然想起一位作家曾表达过的一些感受,说有段时间她很担心自己沦为公关型写手。这可能比较贴近这个问题的本质,和文学有关的人--似乎都生怕自己“有用”。
一次国外旅行,恰好与三个BJ来的大学生组成了一个团。三个女孩子攻略感十足,有名景点必打卡,身体疲倦不堪却要大包小包代购,直到最后意兴阑珊,一个女孩突然问了一句,“我们到底是给谁玩呢?”--沉默。
我默默的看着这一幕觉得很有趣。“我们到底给谁玩呢”也后来偶尔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我们到底给谁玩呢?”
“我们到底给谁生活呢?”
如果你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学底蕴并且乐在其中不求实用回报的话,可能上述的两个“迷失感”你也不会有,并且,没有这种“迷失感”的人生,便是文学带给你的最大回报。你的灵魂和自我不会丢失,不会执着于“有用”,你实实在在的拥有你自己。那是一种就算全世界背离你,你仍然知道自己是谁的力量。所以文学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呢?它保护了你的灵魂的活性,我们作为宇宙中有着最深刻思想能力的生物,帮助宇宙思考它的本身。鲜活且自由的灵魂,是我们每个人出生起被赋予的平等的最宝贵的财富。要想活出“人”这个物种的意义,我们不该放弃灵魂,不该泯于世俗的洪流,更不该裹挟其他鲜活的灵魂一道毁灭。
文学是什么?我不想引述任何学术理论让表达看起来枯燥。从开始识字那天起,我所接受的教育便是探寻真实的感觉而非形式。作为一种以文字和语言来表达的艺术形式,面对浩瀚的宇宙,必是有限的。但是这种有限,是一种接近无限的尝试。老子《道德经》区区五千言,包罗万象。老子自己也表达过,不能具体,具体就“小”了。大象无形,“大”便是向无限的一种尝试。
拿同一部《红楼梦》来讲,鲁迅说,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不知道鲁迅是对道家有什么误解)...总之就是这个意思吧,各从其类,各取所需,一部儒释道全覆盖的情僧录跨越时空的再现了古今世事的各种可能性。表面上看,这是一部人情小说,人情练达皆文章嘛,但更深一层看,它的终极格局是哲学的,宗教的,深不可测。人世间有“人王”,盛极一时权倾朝野的人们最后怎么样了呢?历史书里的一段文字,荒冢一堆还得被盗。而留的半纸红楼一把辛酸泪的落魄写书的曹寅也好,白衣卿相且去填词的柳永也好,五个女儿全都嫁给农民,手刃数人,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入赘李白也好,大浪淘沙之后,竟然不朽了。他们还是卑微的搞文学的吗?不,他们和所有在不同领域的顶尖的灵魂一样,变成人类历史银河中的恒星了。他们不知道以自己的才华可以谋取舒适的功用过上多数人觉得舒坦的一生吗?--他们发现了一个更深邃更吸引人更无法抗拒的使命感。他们要涌入大海。
所以文学能给我带来什么?是帮我们区分善恶吗?是帮我们看清好人坏人现世报来世报吗?是佐政吗?是教我们觥筹交错运筹帷幄吗?是让我们游戏人间更加尽兴吗?
文学,就是已经用古今中外各种文字探寻了人类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各种肯能性。就人类整体而言,存在的反思。就人类个体而言,探讨了所有感知边界和人生具体的可能性。
文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真正的文学就是这么无用的。往最低端最现实的层面说,它就像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在你还未认知世界的时候,就把最好的一切存在你的脑海中。那是人类历史银河中所有恒星的璀璨,在照亮你的内心。待你一点一点探索这个新鲜未知的世界,一个个声音出来给你信心和力量,给你不竭的好奇心和爱,让你遇见异端不恐惧,遇见真善美大胆拥抱,让你变成一个灵魂饱满的存在。
这只是一个爱情故事。
这也是一颗珍珠。
拒绝在脖颈上佩戴死鱼眼的人,是因为他们知道珍珠的存在和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