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跑得很快,所以你也加快速度努力跟随;跑着跑着突然回头望了眼身后,却发现身后的人比前面的还要多;跑累了匀速又跑了很久很久,却发现前面的人被你不经意之间超越了好多,后面的一些人也跟随上了你的脚步。
无论是什么样的关系,它都有属于自己合适的距离。每个关系的距离都呈现不同的衡量标准,它有公认的距离答案,也有你可以想自认为的距离,但是往往你自为的就是自以为的。
让花成为花,也让树成为树。尊重花,也尊重树。就像历史上的《七七事变》一样,角度不同,难免产生战争,可战争却无法避免。你认为的战争一定是有硝烟的,清楚看得见的。可战争就是战争,不一定见得看没看得见硝烟。无声的硝烟或许伤害力很持久,但过程威力都很小,让人不疼不痒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这并不代表不是战争。而有声的硝烟,是突然一瞬间的,它的到来让大家不知所措,却不知为何,但很明显,威力巨大。
越来越喜欢看群像剧了,不喜欢看仅仅很单一的家庭、爱情、校园,职场剧。太单调了难免显得个人是主角,只是个人的想法与视角。可群像剧人人是主角,人人都呈现出不同的视角。就像一段关系,它没有具体衡量的正确答案,只有自己感悟的答案。但自己感悟的答案不一定是绝对对的,但也不一定是绝对错的,就像人生一样没有绝对的具体答案。这种自己感悟出来的答案也是对立角导致角色扮演不同,所以感悟不同。所以难免不知所措,难免会产生迷茫显得格外正常。
之前总感觉律师这个职业的意义是什么,帮坏人维护,后来想了很久才明白,他是犯了错,但不一定死刑,他是犯了错不一定缓刑。犯的错误也要定义一下是什么罪,罪行多重,律师会把罪人送进最合适他年限的监狱里。也或许被枉灭,律师作为他的维护人,一定也会用自己的一些能力,一些手段,拼命想办法把他从架在脖子上的那把刀全人给放下来的。所谓的角度就是无论你是被告方的律师还是原告律师,他都会为自己的委托人拼尽全力争取最大优势,让他正在面临的伤害呈最小化,优势呈最大化。
《梦想成为律师的律师们》当中有这么一段话:“只有经过沸水侵泡,才能知道茶包的浓淡,无法直接通过肉眼判断,一种浓郁的橙红色会瞬间绽开,茶包的浓淡此刻方显真章,无论爱情友情还是亲情都一样,唯有经过沸水侵泡,方能知晓。”你站在低处任人审判,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可是审判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而是自私,利己主义分辨知晓的手段罢了。爱一个人不是审判,是欣赏,是换位思考的理解。甚至他没经历,什么都没做,甚至站在自己角度都无法理解时。但因为你是你,所以你是对的,换位思考就能感受出你的痛苦。
你想求一个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同时就要拿出自己的诚意来,做好这段角色里的等价交换。如果你要求对方是朋友,那就要接受对方对你作为朋友之间的义气跟不义气,同理你对对方也可以是这样的;如果你要求对方是家人,那就可以要求他像家人一样好,同时要承担不满意的时候自己不斤斤计较;如果你要求对方是恋人那就应该等价交换这份爱,自己的付出大于对方也不能抱怨,这样自己的付出小于对方时才可以虚心享受。
人与人之间的身份不同,就代表相处模式不同,既不要越界,也要有分寸感。无论什么样的身份都会有这段身份恰当好处的距离。对方越界如果不满,就要要求自己也以身作则不要越界。你想得到越界的好,同时也该承担这段关系的利弊。
相知同何须争辩,相知不同何须争辩。成见是一双双的有色眼镜,同样成见也是能衡量一个人在自己心里地位的高低。有成见时就放低位置,不要求你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就一定要高,没成见可以要求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可以高。
人与人之间的度虽然很难掌握,但是这个度的距离一定有衡量标准的。衡量标准没有固定答案,但是有属于自己的衡量标准。要求别人怎么做的同时,也同样格外的要约束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