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奇缘

凤凰神君

第十二章立观

凤凰神君 初夏晚来风 2141 2019-10-26 10:06:28

  曦瑶以峨眉大弟子身份在汴京设立一座道观“静安院。”

  宋朝崇拜道法佛教,真宗知道后召见李成英入宫。

  李成英十二岁得法师点化入峨眉修法,一朝回到汴京城当法师名动京城,连名相寇准寇大人都对她都青睐有加。

  她青丝如瀑,头戴莲花冠,素肤若凝脂。绰约多逸态,气质傲清霜,是位仙风道骨绝世高人。

  李成英招收弟子,百官更是欢喜挤着脑袋也要把自家子弟,送上门求道。

  李老爷把京郊房屋,送给自家妹妹做道观,让李暮臣也去当学徒去,只不过换个名目让姑姑管教。

  静安院坐落在汴京南边郊外,郊外安静,青山环绕,柳树成荫,确是适合修道好地方,子弟前来报到,附近小道土持庚贴慕名而来。

  “公子,到了。”

  一辆马车停在路旁,随从撩开帘子,里面公子缓缓下车。

  门前路平坦宽豁,大宅立在苍山平原下,隐于山坳树里,白墙约两米高,上覆黑瓦,庄重肃穆,正中大门大开着,院里有琴音隐约传出。门上黑色匾额上书“静安院”古朴大字。

  李暮臣打量眼前房子,他好像没来过这间宅子,听爹说这是一座的古宅,是位相候留下的。朝代更替,后来爹给卖了下来。

  古宅入眼门侧旁有一棵不老松,弯弯的翠绿枝干垂于门口,看上去像位守护神,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门口两边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各家公子哥站立两旁,等侍入院。

  “公子,看…好多公子哥呢?”侍在一旁宋河,头一次遇到怎么多公子齐聚,比每年打马球聚会还要热闹。

  李公子看了一眼,挨着随从,笑道:“都是老熟人,走打招呼去…”

  “好咧…”侍从笑盈盈带着飞扬心情跟在后面。

  “宝马香车…”

  “这气派,不愧是潘家!”

  门口人群攒动,公子哥们伸着脑袋齐呼。

  一辆马车停下,马车豪派大气,暗香浮动,又是一位贵公子的到来。

  马车上走出来一位翩翩少年,身穿白领圆袍,手拿扇子,风度翩翩。可额头隐约有一丝黑气,常人是看不出来的,这是他被黑衣人附身自带气息。

  下了车黑衣人发现了李暮臣,自顾走到李暮臣身边,双手作辑客气道“李兄!”

  “是你?”看着陌生的面孔,李暮臣惊得下巴掉了,原来抓赵六那晚他误上别人船,船上公子哥拦住了他。

  “难道他认出我了?”李暮臣惊讶看着他。

  黑人看出了他的想法,“嘘”手执扇抵着唇,作出嘘手势,叫他别声张。

  “潘将军孙子,潘家最小公子哥吗…难得一见,往后我们还同窗…”

  他到来,成了其他人的议论对象。

  “听说这位潘小公子貌比潘安,才华横溢,还擅丹青,是一等一上品公子。

  “就是不怎么出府。也不于其他人打交道。甚少能看见他…”

  李暮臣忙捂着嘴,顺应点点头,真不可思议,当时自己戴着面具,他怎么认出来的,难道是自己声音?关键是他们即将要成为同窗。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巧了!

  胡思乱思想之际,潘公子热情拉着他的手,和气道:“李兄我们一道进去?”

  潘家随从张天一头雾水,自家公子什么时候结识外边公子了?

  当要两上踏上第一个台阶时,一道波光禁制闪现,把附在他身上的黑衣人打出原形,原来曦瑶早已设了结界。

  黑衣人捂着胸口踉跄往后退了几步,李暮臣下意识的也被拽着退了几步,黑衣人知道自己无法闯入,便立马从从宿主身体飘了出来,快速的消失了。

  当黑衣人从宿主身上出来时,人一时没了意识,身不自主往后一倒,眼看要跃倒,察觉不对劲李暮臣紧紧抓住了他,眼疾手快张天也立马上前扶住,一脸担忧低喊:“公子小心?”

  李暮臣关心问道“潘公子你怎么了,是不是身体有恙?”

  潘公子一脸迷茫,并未听到李暮臣声音,而是下意识转头看着自己熟悉的人随从问道“发生何事?”

  张天扶定公子后,指着台阶疑惑说道:“公子你刚刚可是快要摔下去了?”

  潘公子发现自己被两人一左一右紧紧抓着,浑身别扭,挣脱他们后,打量眼前陌生的李暮臣,不明所己问:“阁下是?”

  李暮臣心倒咯噔一下,满脑子的疑惑?眸子翻动,无数问号落下?他刚刚不是认出来了吗?怎么一会又是另一个人了?

  霎时树上微风轻轻地吹来,望着他突然一时不知怎样说起,结巴结巴道:“我…我…”

  话还没的及说出口,小道童来到门口,对着众人拱手一礼,口气严肃,“各位公子,拜师礼马上开始,请各位入院。”

  他们到来给院子原本幽静院子,增添生息,小道士们记录各贵族子弟名号,安排其房间居所,讲述各种规矩。

  宅院中,是六进六出大院,第一进为大堂设雅堂学习,第二进大堂设武堂,第三进为私室以及药房,每个院落都有正房、厢房下房。第一进房屋东西南北四面,听菊,听霞,听露,与众弟子和小道士居住,其中一院分为仆人居住,二进东西厢房听兰与听梅院。

  三进房北面正房听竹院曦瑶居住,整体由廊子贯中,房屋以宋朝风格布置检朴,布居中规中矩,清雅怡人。

  大堂书案上的曦瑶拿着名薄翻阅,统共记栽着三十九名公子,三十九名仆人,加十位道童。

  看着名薄记载他们的来历和名号,百来号人使曦瑶深深叹了口气,又仔细瞧了瞧各家公子的名录上的名字。

  杨家长孙杨广文,潘美将军之孙潘桐,曹璨将军之子曹狄,王邵丞相之子王怀,李必左龙将军之子李邵,郡主儿子顾小公爷,一列人名,那可都是汴京城数一数二的名人之后。

  曦瑶扶首案上揉揉头,这是给自己招麻烦呀!汴京这些公子哥都凑齐了。

  午时拜师开始,道童们准备好一切,请来曦瑶授第一堂课。

  此刻雅堂上公子们兴奋异常,不亦乐呼!堂上非常的喧哗。

  当曦瑶穿着一尘不染白色道服,飘渺出主一脸威严出现在大家面前。

  堂上立马安静下来,曦瑶自我介绍之后,那些拜师的繁文缛节她通通都免了,她最不喜欢麻烦的东西。

  随后几位小道士棒着托盘缓缓而来,把盘子放下后,便退了下去。

  公子们伸头张望,只见盘子放着一只只特色银簪子和玉牌。

  看他们没规矩样,曦瑶轻喝“坐好。”

  弟子们立马缩回脖子,安静坐着。

  曦瑶优雅伸手对着托盘物什道:“此乃为你们打造的生肖簪子,对你们都是特殊含义,以及还有玉牌刻着你们名字,这是你们的身份符号。以备以后出事便知你们身份。”

  “簪子还挺有意思的?”弟子交头接耳又议论起来,有人符合“对啊,对啊。”

  其实这些早在之前曦瑶就打听好他们的生辰八字。早早的备好了这些东西。算是给他们的见面礼。

  “安静”曦瑶看着他们,果然还是欠缺规矩,继而道“我读到谁的名字,便上来认领。”

  曦瑶点名,伴着清风悠悠“潘桐,风离,李邵……。”

  三十九名弟子全部领完后,曦瑶便下了课。

  “曹弟你属猴子的?”

  李暮臣一把夺过还在欣赏的簪子他,瞧瞧,银丝绕成一个小猴子样,特别精致。

  曹狄不甘心一把抢着李暮臣簪子,曹狄摸着簪子,银虎的簪子用银丝绕得像模像样,银虎威严,“原来李兄你属虎,那比我们大多了!”

  李暮臣夺回自己簪子,立马插上头,原本束发,现在插着虎银簪,立马神气多了。

  李暮臣瞟一眼坐在他身边的潘公子,目光仿佛长在他身上似的,移不开眼,看着他手中簪子,是个兔子李殊喃喃自语“他居然比我小一岁!”

  潘公子乃潘美之孙,名潘桐,字怀瑾,有一双不含任何杂质纯净瞳孔,直挺鼻子,唇色诱人。乌发束着玉冠。身穿一袭圆领白袍子。修长腰系着一块玉兰花白玉饰。气质飘逸儒雅,仿若天人。

  李暮臣对他第一印象,美人如玉翩翩少年笑的温纯,公子如玉世无双的,确实不可触的疏离。

  众子弟纷纷插上生肖簪子,把玉牌挂腰上,个个欢喜不得了。潘桐轻轻把簪子插入束发。

  李暮臣看向潘桐手腕处,手腕上带着这一个银镯子,镯子呈椭圆形上面有刻着绞丝花纹。

  令李暮臣诧异的是他银镯子襄着一颗细小银宝石,李暮臣掀开自己衣袖,也露出一模一样的银镯子不同是襄的是一颗金黄色宝石。

  此宝石是自己娘胎带出来的,家人特地打造一个镯子让他带在身上,李暮臣好奇莫非他也是?

  潘桐微掀起眼帘,对上了他探究的瞳。对他微微点头,显得温文尔雅。

  李暮臣挑起眉,然后对他笑笑,潘桐对上他眼,若有所思看着他,不愿多搭理错开看向了别处。

  李暮臣挠头,他不认出我了吗?怎么又装不认识了?

  初旬静安院正式布道学法,这一年繁花似锦,风中含着花香,墙外柳树成荫,淡绿色柳条应风流动,万丝垂下,景色怡人。

  门口不老松生机勃勃,枝繁茂盛,如陌上少年出现如皆在一刻盛放,缥缈如九天云雾,广寒清烟。立于这悠悠天地间。

  听梅院传出宋河催促声:“少爷快点?”

  茅房里李暮臣着急忙慌把裤子提起来,嚷嚷着:“来了来了,这不是人有三急吗?”

  伴着清风火急火燎赶到正厅时,其他人都己端端正正坐好,只有他嘻皮笑脸坐到自己的位子上。

  曦瑶看了看李暮臣道:“迟到者罚今日不得进食,不得离开大堂,明日再用膳?”

  “啊,”李暮臣惊张着嘴巴看向曦瑶,看着一身穿雪白道袍的姑姑一张严肃脸,便闭了嘴。

  曦瑶一张严肃的脸,望向李暮臣昨天讲规矩怎么快忘记了,这罚的就是要你深刻记得,其他人听明白了吗?”

  “弟子明白”堂上众人齐答。

  她眼神一凝,接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天上地上都是这个理。”

  继而曦瑶摊开手中卷子讲道“今日传给你们是无上道法,这道法有十主,元始。玉晨。老君。昊天。太一。后土。雷祖。东极。真王。”

  道讲的是大义,是怜爱,是救人救已,舍已为人,救苍生,修是内心。

  法术修的功力,修的是道术,为斩妖除魔所用,亦是自救所有,并不是歪门邪道。

  牢牢记住修道不能害人,反之伤自己,一世不得安宁。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