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之世界

第二十一章:时代的真相。

三国之世界 克莱蒙马修 2120 2020-01-22 12:00:00

  这些时日的战斗,马修受益良多。

  不仅是军事上的,还有对这个时代的认知。

  一路上,马修看到了太多绝望的眼神。

  大汉连年的干旱,导致地里庄稼颗粒无收。

  恰巧这个时期,皇室内部也出现了巨大的变革,整个大汉处于了一个濒临崩溃的边缘。

  而黄巾乱党的出现,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应对叛乱,汉灵帝不惜卖官筹金募兵,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马修也是看中了这一点,知道大汉将就此一蹶不振,才有信心鼓动刘备建军。

  然而建军之后,当最初的热血冷却之后,马修才看清了时代的真相。

  这并不是一场群雄争霸的游戏,而是关乎天下苍生的历史转折点。

  参考近些时日大大小小的战役,马修发现黄巾军的实力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

  很难想象,就这么一群乌合之众,也敢于发动叛乱,甚至在前期能够攻城略地,震惊整个大汉。

  但细想之下,也不难看出其中缘由。

  黄巾军兵力之强,在数量上有绝对性的优势。

  而张角能够集结这样一群亡命之徒,很明显,他是抓住了时代的脉络。

  时代的大背景,便是整个大汉民不聊生,而朝廷却没有有效的手段能够压住这股绝望情绪的蔓延。

  在朝廷公信力尽失的时候,张角站出来了。

  他给了民众活下去的希望,人们便拜他为大贤良师,为他一念,甘愿赴汤蹈火。

  也正是因为读懂了张角,马修才有了征战天下的雄心。

  因为马修清楚,不管张角是否出于好意,现在摆在面前的事实便是,张角并没有能力完成灾后重建的任务。

  如果只是让本就混乱的大汉变得更乱,那这场起义便没有了任何意义。

  而马修要做的,便是彻底实现人民的诉求。

  让他们能够活下去,让他们能够活得好。

  而要做到这两点,又谈何容易?

  ……

  虽说可以以战养战,多余的战俘也可以交予他人,并换取物质。

  但这本末倒置的做法,不过是马修无奈之下的应急方案罢了。

  遇到问题,首先想到怎么解决问题本身,而不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这才是正途。

  所以在新的计划书里,关于后勤的变革,才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

  纵观三国有名势力的斗争,究其根本,就是打的粮草战。

  得粮草者,便间接得了民心。

  但粮草并不是凭空产生的,马修最先想到的,便是种植耐旱作物。

  然而,这个时代并没有稻圣的存在,能够种植的作物极其有限。

  马修也不是农业专业出身,但他确实会杂交技术和累代。

  而刘备军四处奔走寻找崛起机会的路线,为完善杂交技术提供了可能。

  马修决定,在途经的每个地点,在最为干旱的稻田里,寻找长势最好的植株,并将其移植到随军的实验车里。

  马修吩咐随从,只按照他的安排给这些植株浇灌必要的水分,甚至偶尔还会断一断水。

  这一做法,就是为了培养这些植株的耐旱性。

  当这一命令被下达之后,马修顿时被冠上了一个农业门外汉的称号,但这些称号也只是在随军家属里有传播。刘备军的纪律严明,即便是在这短短时间的训练下,也令他们养成了不嚼舌根、不信谣、不传谣的好习惯。

  对于这外号,马修虽然心里苦,但也知道这是必经的过程。

  毕竟真理只有在出成果之后,用铁一般的事实打脸后,才是真理。

  而那些处于理论阶段的东西,必然会承受成长所带来的痛楚。

  刘备也曾为这事找过马修,他想堵住民众的嘴,好让马修能不那么难过,但马修却严词拒绝了。

  “堵住民众的嘴除了加剧阶级矛盾,对军队的发展没有丝毫帮助。主公,你得相信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如果他没能发光,只能说他还没有金子般的内涵。”

  此言一出,顿时将刘备镇住。

  或许真像马修所言,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此时的马修,在刘备的眼中就是那个有金子般内心的人。

  不畏世俗的冷嘲热讽,一心为了理想,为了民众,承受他所不该承受的一切。

  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马修能够想出司军这一划时代的军职。

  当然,事实自然不全是刘备想的那样。

  马修可是阅览过整个华夏几千年兴衰的人之一,历史的沉淀,足以让一个普通人,拥有难以想象的韧劲和广博的胸怀。

  而马修的依仗,也没有让他失望过。

  尽管有人盛传他就是个农业外行,但这些时日马修积累起的声望,又岂是这一个缺点能够掩盖的。

  人们不但没有因为这一点而看清过马修,正相反,因为马修的其他功绩,人们对他的信任与日俱增。

  与粮食有关,马修的另一系列举措,直接让他的名望开始向封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一项,便是粮食种类的扩宽。

  因为和世家有良好的利益往来,刘备军中囤积着大量食盐。

  而且马修自身也掌握着不少制盐工艺,虽说盐糖是官府管制的物品。

  但在这乱世,谁还会愿意冒着极大的风险去挑衅这一支即将崛起的势力呢?

  因为食盐的充足,刘备军能够囤积的粮食种类也与日剧增。

  大量甲虫幼虫被人们从地下挖起,这种行走的蛋白质极大程度代替了肉类的存在,让刘备军能够节省下大量的肉干作为储备粮。

  而因为马修,或者说是刘备军这段时间建立起来的公信力,只要马修说是能吃的,民众便不对其有丝毫怀疑。

  除了各种昆虫作为日常粮食补充,马修还幸运的找到了一堆面包虫。

  这种生物被发现,预示着拥有相应养殖经验的马修,能够在如何改善人们饮食的营养上,不需要费什么心思了。

  新的动物蛋白找到了,植物蛋白自然也不能落后。

  而这一时期本来就是主食之一的豆类,自然就进入了马修的视野。

  在马修的大力提倡下,大豆的种植也被安排进了日程。

  虽然目前并没有条件大范围种植作物,但相关的种植技巧和知识已经被普及到了全军。

  这一操作,也间接改变了人们对马修的印象。

  之前的农业外行称号,在成果还未出现的时候,便已然消散于无形。

克莱蒙马修

实在很抱歉,这段时间马修没能挤出时间更新,这是马修个人的原因。今后,马修一定更加努力督促自己,加紧更新,绝对不辜负认真追读的读者。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