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最终在州学停住,州学已经放假,专门用来安顿参加春社演礼的诸生。因各县距离襄州远近不一,有负责此事的吏员宣布正式学礼在两天之后,两天内先到诸生可以住州学也可以自行投亲,吃饭同样如此。
此言一出欢呼声一片,很快作鸟兽散的上街去了。方星河跟同舍的兰东海打了个招呼,见他只是闷闷的一点头后便开始掏书,遂笑了笑自己走了。
出州学后边逛边打问,慢慢来到西关水门附近,这里是官府指定的花舫聚集地,无论晚上由水门而出后带着客人到何处游河,白天都必须停在这里。
从看到第一艘花舫开始,方星河一路往前寻觅,走着走着眉头慢慢皱了起来。
这里的花舫实在是太多了,目光所及便不下百余条之多;再则柳娘子的花舫位置太偏了,走了这么久都还没找到,自己刻意找人已是如此,那些客人们能有多少耐心?
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位置停的那么偏,虽然还没见着人,柳娘子在襄州的处境方星河已是一目了然。
又走了不短的距离终于看到那条熟悉的花舫,此地距离水门已是咫尺之遥,偏的都没谱了。
操舟的依旧是船工老许,看到方星河,老人忙招呼他上船,只是那亲热的笑容里有着怎么也掩不住的苦涩。
小玉闻声而出,待看清楚是方星河后兴奋的跑过来拉着他袖子一通摇,又问乐乡如何,又问他为何到州城。
方星河一一说了,说完问道:“柳娘子呢?”
“睡了!她已经好久难得睡一个好觉了”,小玉他乡遇故知的兴奋散尽之后脸上露出了本不属于她这个年纪的愁容。
“怎么,生意不好?”
“你是自己人没必要瞒你,也瞒不住”,小玉伸手一划旁边的花舫无奈声道:“是非常不好啊,现在全仗着娘子过往的积攒在苦苦支撑,再这么下去要不回乐乡的话,怕是船都保不住了”
方星河的眉头再度皱了起来,“这么严重?”
小玉苦笑着点了点头。
在她的低声诉苦中,方星河慢慢明白了花舫命悬一线的原因主要有两条。
一则是竞争太激烈,本地花舫又难免欺生,这就导致柳娘子的花舫既揽不到新客,又失去了原本在乐乡的熟客支撑,恶性循环越演越烈。
二则是柳娘子坚持只卖艺不卖身,她的容貌才艺在乐乡当然是出类拔萃,但到了天下有数的繁华之地襄州后优势就变得不再明显,这种坚持就越发留不住客人,依旧是恶性循环。
回乐乡肯定是不能回的,这个行当就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若在襄州闯出了名堂当然可以回,但以当下的情况根本就回不去,柳娘子自己也必然不肯。
卖船更不可能,对于身在贱籍的女子来说船就跟家一样,不仅是生计来源更是心灵归宿,失船与破家无异。
更何况这条船还关乎着小玉与老许的生计,他两人老弱孤独,没了船以何为生?
小玉看着水门上阴沉沉布满青苔的城墙,”早知道就不来襄州了,这里的人都太贪新厌旧,一点儿人情味儿都没有”
“贪新厌旧?”
“嗯,方星河你也知道咱们娘子是靠才艺吃饭的嘛,但客人总要听新声,哪里有那么多新声?曲子娘子还可以自己谱,唱的新歌诗从哪儿来?请人写吧未必好的到哪儿去,根本唱不了几次,还贵的简直要吃人”
竞争一激烈,除非能有几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否则被迫推陈出新的速度必然就快,这一点古今如一。没有代表作又出不了新,难免就是被淘汰的结局,这又是恶性循环。
小玉愤愤声说完后又开始叹气,就相逢之后的这一会儿,她叹气的次数简直比在乐乡时一年都多。
方星河很不喜欢她叹气时的声音和模样,静静听完,边随着船轻轻摇动边举起手在小玉面前招了招,“缺歌诗,小玉你难倒忘了我也是读书人?”
“你?”
小玉扭头看了方星河一眼,随即放弃了,“花舫要的诗不是谁都能写的,我见过几个,也听说了一些,人家都叫他们名士,方星河你才进县学多久,都不知道有没有学诗,怎么行嘛?”
“行不行试试啊”,方星河对小玉的话不以为意,也不肯气馁,“反正大家都闲着”
“哦,那等娘子起身以后再说吧”,小玉对试试毫不抱希望,随口敷衍着答应了一声,认为这事还不如柳娘子睡觉重要。
方星河笑笑,拿出随身带着的曲笛小心擦拭。
大半个时辰后柳娘子起了,见到方星河后虽然也高兴,但神情间总是恹恹的,小玉为了引她开心说出方星河要作歌诗之事,柳娘子嗔了她一句,“瞎胡闹,星河才读几日书,若写的不好遭人嘲了,以后一到作诗就心怯可怎么好?”
方星河心中热了热,故作笑嘻嘻道:“我脸厚,无妨的,要不我先胡诌几句娘子看看”
柳娘子无奈,“那你就诌吧,小玉,听完切不可传出去”
小玉点头时方星河已在脑海中寻诗觅句,真到找时才发现问题,无论从形象,气质还有嗓音条件来看,更适合柳娘子的其实是词。
见刚才还信誓旦旦要写诗的方星河愣住了,柳娘子与小玉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正要劝不必勉强时,忽听对方道:“要不咱们唱词吧”
小玉“嗤”的笑出声来,“咱们都是自家人,谁还会笑你不成,方星河你就不要再勉强了,很傻的”
词最早出现于前隋,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也不受欢迎,唱的人少,写的人就更少,且无一名家。唐朝的诗,诗的唐朝,诗的正统地位即便在花舫,在歌儿舞女间也不可撼动。
方星河见状也不再多言,取过眉笔唰唰的录了一首出来,结果却引来小玉的嗔怪,“方星河你存心的是吧,明知道娘子不识字的”
方星河无语,索性直接弃了眉笔口诵道:
伫依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暗暗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什么意思?”
方星河从柳娘子身上收回目光看着小玉解释道:“我长久的倚靠着高楼的栏杆,微风拂面丝丝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能理解我凭栏独倚的愁绪?
真想放纵疏狂的大醉一场,真个举杯高歌时反而觉得更没兴味。即便日渐消瘦下去我终不后悔,宁愿为他精神萎靡容颜憔悴”
小玉听完狠狠瞪了方星河一眼,哪壶不开你提哪壶,瞪完忙去看柳娘子,却发现娘子早已痴了,口中喃喃着什么,眼泪就流了下来。
方星河见状也有些悔意。不知为何刚才看着柳娘子时脑海中一想到词,这首立时就蹦了出来,惟其如此,于她而言也就份外的扎心。
这是把她内心最深处的创痛血淋淋撕扯开的节奏啊,自己终究是太残忍了。
“换,咱们换一首……”
“哪里还有比这首更好的曲子词?”,柳娘子脸上兀自挂着泪滴,“可有曲?那我自己来吧,小玉,取琵琶,你俩都出去”
方星河是被小玉推出来的,一出来就忍不住用拳头捶,方星河自知理亏,陪笑认打。
闹了一会儿,小玉轻言细语道:“他回来了?”
方星河知道她说的是虞清臣,摇了摇头。
小玉啐一口,“呸,永远不回来才好,害人精的偷心贼”
方星河无语。小玉闷了一会儿后忽然道:“你这首长短句可能会有许多人喜欢听”
长短句乃词之别称,“为什么?”
“刚才在里面,听你说完意思我心里都酸酸的,客人们都喜欢这个调调,越酸越喜欢。如果你的长短句连我都觉得心酸,他们得酸成什么样啊”
呃,这还真是个强大的理由啊!
船舱里有声声琵琶传出,先是一小片一小片散碎的音符,慢慢的连成段,直至最终成为一首完整的曲子,缠绵悱恻,情深如海。
方星河边叹息边用心的记着曲子,夕阳西下时分,曲子最终完全成型。
柳娘子一遍遍反复弹奏,似在调适,更似在借抒心曲,当又一遍开始时,方星河的曲笛加入其中,清越的笛音冲淡了过于浓烈的悲伤,却多了几分缠绵的深致。
曲笛与琵琶合奏三遍后,方星河收笛不奏,成了!琵琶随之收音,船工老许的声音传来,“吃饭了”
吃完饭天色已暗,旁边花舫陆续挂起灯盏,映照出渐渐增多的寻芳客以及桨声灯影中的河水,水门最热闹的时候到了。
位置太偏,不等客人来此往往就被前面的花舫给截走了,小玉看的又气又恼,却又无可奈何。
“把咱们的旗灯挂起来”
旗灯是花舫上最大的灯,每艘花舫上都有,但除了正当红的阿姑外其她人并不轻用,声名寂寂却还要亮字号,这是要招人耻笑的。
柳娘子的旗灯在乐乡时天天高挂,自来襄州一次还没用过。
小玉迟疑,方星河正色道:“事已如此不如一搏,听我的,没错”。
小玉还拿不定主意,柳娘子的声音传出,“星河说的不错,就听他的”
高高的旗灯挂起来了,点亮小玉眼中光芒的同时,也引来周边一片指指点点的笑声。
“小玉,请娘子盛装。许叔,在旗灯下为娘子设座”
方星河的声音里有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小玉和老许闻声操办,他们的动静儿很大,沉寂已久的花舫由此多出许多生气。
干着活儿,边气恼于旁边花舫的指点,边在心底浮现出丝丝希望。
看方星河这么自信,或许真的行?
没多久,柳娘子盛装而出,怀抱琵琶倚坐于旗灯下。人言看美人须得三下:花下、月下、灯下。柳娘子本就极美,盛装之后复经灯光晕染,就连日日伴着她的小玉乍见之下都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娘子真美”
方星河也被惊艳了一回,看看嘲笑声蓦地小下去的旁边花舫,向后一招手道:“许叔,上行!”
越往上地段越好花舫越集中,同时也就意味着下边的花舫即便去也近不了岸,至少现在的时间肯定不成。
岸都靠不了怎么迎客上船?
老许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看到方星河肯定的眼神,才疑惑着荡浆退船,随即向上。
沿途,刚少了些的指点再度多了起来,嘲笑里夹杂着疑惑,这艘柳家花舫怕是穷疯了吧,它到底要干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