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竹篱小院山间乐

第二十二章

竹篱小院山间乐 馥尔 1992 2019-11-30 20:13:45

  楚南用加了生姜、花椒叶的水把猪大肠煮了一遍,倒出来洗干净后才开始往锅里加香料卤大肠。

  调料不齐全也无所谓,毕竟条件摆在这里了,幸好大致的几种去腥味香料都有,楚南把手里有的所有材料都加进锅里,抓了几个干辣椒一起丢进锅里。

  很快就有淡淡的卤香味飘出来,引得李氏放下针线活的进了灶房。

  只见加了酱油的猪大肠已经红亮红亮的了,锅里除了葱姜蒜,还飘着很多树叶树皮之类的东西。

  “阿南,这些树皮树叶就是你之前晒的那些东西?咱们村前些年收成更差得时候也有吃过树皮树叶,也不见是香得啊”

  “我放锅里得这些树皮树叶不一样得,这些都是香料,阿娘以后炖菜、炒菜时也都可以放上一些”楚南拿起铲子在锅里拌了拌答到。

  “哦,这香料味道闻起来倒是好,咱家阿南真是好手艺,这要是开酒楼可都不用愁客人”李氏笑道

  听了李氏的话,有一个想法在楚南脑海里若隐若现

  晚饭得时候,楚家的饭桌上除了一碗油渣炖萝卜,还多出一盘红烧肥肠,肥肠烧得红亮,加了野葱段进去,散发着阵阵香味。

  楚南夹起一筷红烧肥肠放在黑面饼子里卷起来,一口咬下去劲道弹牙麻辣鲜香,油渗进黑面饼里,吃起来格外香软可口,虽说与后世相比稍显不足,毕竟调料比不上后世齐全,可在如今,这口感这香味绝对算得上一碟美食,久未食肉的味蕾瞬间得到了满足。见其余四人眼睛虽瞟着红烧肥肠,手上却只夹萝卜。

  毕竟猪大肠在他们印象里的形象不是太好,虽然现在闻着香,可还是有点难以下手,不由出声劝道“你们快尝尝啊,香着呢,吃上一口保管你们以后都会喜欢。来来来,小西你尝一口,不好吃的话,以后阿姐天天给你倒洗脚水”

  小西看着自家阿姐夹的一筷子猪下水,皱皱鼻子有些为难“阿姐不用担心,不好吃小西也不会让你倒洗脚水的”。

  “你就这么确定,我做的肥肠不好吃?”

  “阿姐下午洗猪下水的时候,一大坨一大坨黑糊糊的,看起来就像大黑的粑粑,闻着比大黑的粑粑还臭”

  “够了小西,大黑做错了什么,关上你的脑洞,好好吃饭”楚南不禁扶额,这小妮子说话真是……恶心。怪恶心的!

  “阿姐说什么洞?…小西说的实话嘛,大黑的粑粑……”小西看楚南已经瞪了眼,才委屈巴巴的住了嘴,一副上战场的样子,夹起大肠塞进嘴里闭着眼,一脸狰狞的嚼起来,嚼着嚼着,睁开眼面上表情放松下来,嘴里的大肠没有想象中那么臭,一点腥臊味也被她没吃过的香味掩盖住,嘴里说不出来的感觉,有点点麻有点点辣,就着黑面饼子吃很开胃。

  “阿姐,这猪下水真的好吃”小西自己又夹了一筷子,学着楚南放进黑面饼里卷起来吃。

  “我就说好吃的吧,不叫猪下水,不好听,这道菜以后就叫红烧肥肠。阿爹阿娘,阿北,你们也快吃,冷了可就不好吃了”见小西吃的香,楚南忙催促其余几人

  “嗯嗯,真的好吃”小西嘴里嚼着东西还不忘点头附和

  几人这才纷纷下了筷,迟疑的小口咬着,入口才发现确实是油香四溢满口生香。楚南辣椒放的并不多,但阿北年龄小,一边被辣的直吐舌头,一边还是忍不住吃。

  “阿爹,阿娘,你们说我要是卖这肥肠会不会有人要”楚南边吃边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阿姐做的这么好吃,肯定会有人买”楚大明夫妻还未开口,小西率先开口道。她今天跟着阿爹阿姐去镇上,阿姐做的山楂糕不就一下卖完了,这肥肠这么好吃,一定也会有人买得。

  “若是咱家能现做现买,人家尝的着味道,自然不愁卖。可是咱们在家做好了才送去镇上,那会就全冷了,别人看了怕是不好卖的”李氏脑子灵活想的更多一些。

  “是这个理儿”楚大明道“尝不着味,家里稍微过的去的人家都不愿意花银钱买猪下水吃”

  楚南点点头,阿爹阿娘说的没错,山楂糕是因为没有人吃过,在试吃过之后觉得好吃才会买的东西。猪大肠不同,本身外形味道看上去就脏,令人们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排斥不喜,如果不能直观品尝到其实际味道,很难改变人们对猪大肠的印象。

  默默咬了几口黑面饼,思忖片刻楚南问道“那要是只做半成品,就是卤好然后专门供给酒楼,教给酒楼做法呢”

  ”这倒是成……“李氏犹豫道”…只是酒楼也不是咱说卖,人家就会买的呀“

  “嗯……阿娘说的是,这事不急先放一放,咱们眼下还是以山楂糕为主”楚南心里其实有考虑过法子,只是现在时机不成熟,他们暂时也腾不出手来做那么多事。

  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才行。不过她并不打算放弃卖肥肠这件事,上山摘红果儿的时候得说服阿爹阿娘帮着一起多收集些香料放在家,毕竟有备无患,且有了香料自家做的饭菜吃起来也好吃许多。

  晚饭过后,一家人围在堂屋商量这几日由小西和阿北负责看家,李氏,楚大明和楚南则去山里采集红果儿,夜里寒气重说了会话,几人便各自打水洗漱爬到床上窝着。

  之后家里每日天不亮就起来做饭,三人吃过早饭就往山里去,中午下山把采集得红果儿和花椒、香叶、桂皮等香料倒在家里,午饭过后又匆匆进到山里去。

  路上偶尔碰见村民上前打招呼,看见几人身上背篓面上铺的满是香叶,只以为三人上山捡叶子晒干,留着冬日引火用。楚南也不做解释,他们家目前情况也不过自保而已,实在没有多余能力去看顾他人。

  第五天的时候,家里的红果儿多的几乎堆放不下了,楚南起个大早开始着手准备做山楂糕。

  楚大明见三个模具太少,忙又重新做了三个,一家人在院子里有说有笑的摘洗清理红果儿。

  有楚大明和李氏在灶房帮忙替换熬果泥,楚南觉得轻松不少。

  中途家里簸箕不够,楚南只得把胖丫家的簸箕都借了来,忙活整整一天,到了晚上的时候,所有的红果儿才算全部熬完。

  这回做的山楂糕量大,楚南打算晾些山楂条出来,便一半撒了桂花,留一半没有撒。

  偌大的院子里排满了大大小小的簸箕,考虑家里来人出入也不方便,便都搬去后院搁置晾晒。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