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都市之重生大学霸

都市之重生大学霸

无调整鲜奶 著

  • 都市

    类型
  • 2019-11-18上架
  • 131808

    连载中(字)
本书由红袖添香网进行电子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第一章 一夜回魂

都市之重生大学霸 无调整鲜奶 2429 2019-11-17 23:57:28

  有些故事,就算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忘记。

  老徐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见自己在一家商城里孤零零地徘徊。

  商城很大,一间间死寂的店铺门口,都站着一位看不清五官的推销员。

  老徐努力凑近一家店,想看清这些人在推销什么。

  于是,他看到了一把把打了孔的暗黄色粗麻纸.........

  老徐,全名徐怜,华国人,瀛洲国北府大学农学院环境经济研究室的一名“前”在读博士生。

  根据他同门的回忆,事故发生时,老徐正在实验桌下摸索着移液器,哪想到工作台突然倾倒,当场就砸在了老徐的后脑勺上.........

  两个星期前,老徐开玩笑说,要是自己要哪天累死在瀛洲了,学校会不会在北府大讲堂给他开一场隆重的追悼会。

  事实证明,追悼会是没有的。老徐死后,学校倒是召集了农学部的学生,在北府大讲堂开了场安全教育大会,顺便又宣传一下瀛洲国政府在北府大学几年间没怎么卖出去的“留学生实验事故保险”。

  不知道算不算运气好,偏偏这年,整个农学部就徐怜一人,买了这个无人问津的“事故保险”。

  遗体移交的那天,实验室的井本教授哭了好久。本来按照研究成果,徐怜明年就能毕业回国。

  参照诸位前辈师兄的出路,徐怜回国后应该会进一所排名前列的大学,从讲师或者副教授做起,运气好的话,多年后有望评上教授,然后慢慢在国内环境经济学界积累出一定的地位,然后余生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耗尽自己的光和热。

  谁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故,从此环境经济学界的青年研究者们就这样少了一个小有实力的竞争对手。

  徐怜醒来的时候,是个暴雨天,外面狂风乱做,吹得老式的推窗啪啪作响。

  一个惊雷在黑夜中突然炸起,徐怜就此被惊醒了。

  一睁眼,一片黑。远处有些零零散散的灯光映了进来。这种感觉,徐怜有些熟悉,倒也没去多想。

  脑袋昏昏沉沉的,他只想起明天还要去山里抓虫子做实验,于是倒头又睡了过去。

  “小怜,小怜!”

  “六点二十了,吃完早餐该去学校了,开学报道可不能迟到哦!”

  感觉没睡多久,房间外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这个声音!——徐怜脑袋一炸,猛地坐了起来。

  仲秋时节,早上六点多钟的天色,白中带着一点点淡蓝色,又灰灰暗暗的,让人看不清东西。

  这是一间九十年代建造的旧教室改出来的房间,墙壁的下面三分之一的部分被刷上了绿色的油漆,往上是斑驳的水泥墙,残留的几块尚未脱落的腻子灰块零落地挂在墙上。

  一侧墙角放着一张漆木的长条桌子,上面凌乱地堆放着一摞有一摞的书本。——这个房间,徐怜太熟悉了。

  他在这个房间住了整整三年,他的某种被称之为“三观”的东西,也正是在这个房间生活的日日夜夜中彻底形成的。

  徐怜慢慢回忆起自己被工作台砸到的那一瞬间,伴随着又回忆起那个让人胆寒的长梦。心里出乎意料地平静——到底是回来了啊。

  是的,老徐一直都觉得自己会有重生的一天,而且一定是回到2009年的这个秋天。

   2007年,徐一怜15岁,刚浑浑噩噩混完了初中,在胶带厂当会计的老父亲看着自己儿子不上不下的中考分数,到底还是咬了咬牙掏了八千块钱的“捐助费”把儿子送进了县城第一中学读高中。

  按照徐怜原来的人生轨迹,他爹徐畏狐掏的这八千块钱倒也没有打水漂。

  高中三年,徐怜上演了一出浪子回头的戏码,在文科生饱受歧视的年代,徐怜先是力排众议选了对一所普通县城省重点来说天然弱势的文科,并迅速攀升到年级前几的成绩。

  这个过程中,徐怜又是壮着胆参加了一系列诸如校作文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竞赛项目。徐怜竞赛的结果是——

  全部一等奖!!辩论赛还拿了最佳辩手!

  正是这一份份稍稍耀眼的成绩,在2009年的这个秋天,从来没加入过任何学生组织的徐怜,即将被学校直接安排为学生会主席。

  这个时候,四千多人的县一中,徐怜一时间风头无两。

  前世的徐怜就是在这个时候飘的。

  “无敌是多么寂寞啊!”

  多年后,一部名为《美人鱼》的电影中的经典台词,在当时的徐怜心中不停地荡漾。

  于是,前世的徐怜就此步向了下坡路.......

  徐怜,准确说是正经历着这次重生的徐怜,从沉思中缓过神来,麻利地单手一撑,正准备蹦下床,突然随着一声巨响,徐怜就此摔在了地板上。

  ——“卧槽”——徐怜痛呼。这是重生后的徐怜说的第一句话。

  今天的早餐是鸡蛋炒饭,外加一杯热腾腾的牛奶。

  徐怜母亲叫张淑仪,今年四十四岁了,国企下岗后跟着徐怜他爸学着做会计。

  在徐怜上高中前,徐母的收入已经赶上了在胶带厂上班的父亲,为了照顾徐怜,二话不说丢了7000多一个月的工资,在县一中旁租了间老房子陪读。

  县城一中在沐阳县地位的超然是不容置疑的。

  这座县城早在60年前曾是祖国南方轻工业的重要基地。

  在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年代,沐阳人横行省内,一时间风头无俩。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口子逐渐放松,沐阳县的国营企业纷纷改制,但是私营经济体又没能够引进来,社会经济一夜之间就萎靡了下去。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沐阳县诞生了两所出色的高级中学——沐阳一中和沐阳三中。

  三中处于沐阳县的乡下,远离沐阳县城,因此在动荡的年代得以放置安静的书桌。

  八十年代,三中顶着普通县级中学的帽子,曾培养出两位省高考状元,轰动一时。

  一中历史悠久,前身可追溯到前朝末年,号称百年学府。

  八九十年代虽一度不如三中,但新世纪以来,逐渐恢复了元气。

  凭借着市县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两任精干的校长,一中在十年间实力节节攀升。

  到徐怜读高中的时候,县一中早已将三中甩下老远,成为了影响力超出沐阳市、辐射临近数市的地区超级中学。

  穿上沐阳一中的校服、公交车上贼都不敢偷。沐阳人如是说。

  此时,母亲张淑仪已经回去补觉了。徐怜调整好了情绪,穿衣服、洗漱,而后坐到了餐桌前。

  说起来也是讽刺,算上重生前,这是徐怜时隔五年吃到母亲做的饭。

  2014年徐怜独自赴东瀛留学,这一去就是五年。从东瀛北府县到沐阳没有直通的航班,得从海城东浦国际机场转机,这一来一回光机票就是六千大洋。

  徐连家里并不富裕,送儿子去东瀛读书已经是极限,为了省这六千块钱,徐怜硬是五年没回过国。

  母亲早起匆忙做的蛋炒饭算不上可口,但是对归家游子来说着实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今天,是高二开学报到的日子。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