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姚云秋终于看完了手里的那张纸,站起身来双手往下虚压了一下。过了几秒钟,听着教室里仅有的淅索声也渐渐消失,姚云秋才终于开始了讲话。
“高中阶段的学习,可以说是一时松懈、满盘皆输。一个暑假的时间,有些同学进步很快,成绩比起高一的时候有了不小的提升。充分可以看出这些同学在暑假用了功,发了奋。在这里我要恭喜他们——恭喜他们即将攀上金字塔、走向人生之巅…”
徐怜听到最后这句,差点让口水给活活呛死。辛苦憋了半分钟,才没让自己笑出声来。高中阶段是人生中很特殊的阶段,也是很疯魔的阶段,一些口号脱离了事实、越喊越离谱。前世的徐怜,在读高中的时候把这些口号奉为圭臬,现在想想看只觉得有些好笑。当然,也正是当年那个把口号奉为圭臬的徐怜,在高中三年做到了“不疯魔、不成活”,度过了一段充满回忆的青春。
正在徐怜疯狂憋笑的时候,姚云秋突然话锋一转,语气也严厉了起来。
“而有些同学,表现则截然相反,明显出现了退步!也不知道整个暑假,这些同学都在干些什么——徐怜,你站起来!”
徐怜被吓了一跳,急忙站了起来。
不就扣了作文那五十分嘛,怎么还点名批评了呢?徐怜心态有点崩。
听到徐怜被点名,教室里又开始嘈杂了起来。看来这尊大神退步了啊——这是全班同学普遍的想法。当然,还有些“心理阴暗”的大兄弟此时大呼痛快——让你丫的找个那么漂亮的女朋友!
“徐怜,你猜一下,你这次文综考了多少分?”姚云秋开口问道。
呃——不是语文啊。徐怜没反应过来,随口回了一句,“270吧。”
嘶!!——教室里当场就炸了,文综270?!这小子还真敢说,每年庆州的文科状元都未必达到这个分数吧?
姚云秋突然笑了,表情中露出几分和蔼,缓缓地说到,“再猜猜?”
徐怜这下明白了,敢情不是挨批评的,而是被拿来当模范的啊。于是膨胀的徐某人扫视了一下四周,说了个他自己都有点害怕的数字——“275?”
“是287。”姚云秋听着下面传来的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顿了顿,“其中政治部分是我阅卷的,我认为论述题还有继续完善的可能性,因此扣了5分。此外历史部分和地理部分也都是解答题略有扣分。”
“啪!”李且没忍住,给自己扇了一巴掌,随之就是一声“我擦!”姚云秋正准备发表下感谢,就听见李且这一声粗口,立马转过头来看着他。
“李且!我刚刚批评的就是你,你这次摸底考试,比你高一文科总评整整低十个名次!我提醒你,这次徐怜不光文综成绩特别耀眼,数学也是拿了全校唯一一个满分!”
说完,他想起了什么似的,又拿起那张灰绿色的成绩单看了一眼,“当然,徐怜不仅数学拿了满分,英语也是离满分只差了三分,总成绩甩了年级第二名整整35分——这还是在作文一分未得的情况下!”
一瞬间徐怜也蒙了,张了张嘴,心里想的却是——
我的挂这么牛批?!
姚云秋这次可是好好出了口气,唐丽萍出于什么动机把徐怜作文记了零分他心里可是明白得很。只可惜徐怜这混小子之前不争气,和3班的那个漂亮姑娘牵牵扯扯落下了把柄,让他没好意思去和年级组据理力争。但是好在徐怜到底还是硬气,除了语文,这次考试其他科目的表现比他去年最好的时候还要高出两个档次。
看来这小子暑假没少用功啊!——姚云秋心想。
前世的时候,这次考试徐怜表现得并不出彩,当时忙于学生会活动的他,只是堪堪考了年级第三名。如果不是金手指的话…
当然,此时的徐怜根本就对高中的课程不上心,他唯独惦记着的,就是物华小区附近那个仓库里面那桶正在发酵的牲畜排泄物。
下午的第一节课是体育课,徐怜让李且帮忙报个假,自己却在午餐铃响的时候就溜了出去。
徐怜出了校门,先到门口的药店买了一瓶药用硝酸钾,接着打了个电话给温婉、让她通知陈金连四人,接着自己打了个摩的就直奔仓库去了。
BIO-制法的本质并不神奇,只不过在井本助原有的提纯方法里加入了一道工序,即以硝酸钾常温置换出BIO型窒素分子,从而把原本需要一个月的恒温堆肥时间削减到短短一天。
徐怜赶到仓库的时候,陈金连四人已经在仓库门口抽着烟聊起了天。温婉则受不了里面涌出来的那股恶臭味,远远地站在风口。
看到徐怜走了过来,陈金连连忙熄了烟。
“今天五百,明天也是。”徐怜立马开口堵住了陈金连的嘴。于是四个汉子又兴奋了,跟着徐怜走进仓库的时候都显得脚下生风。
屏住呼吸,徐怜眯眼,分辨了一下,很快就辨认出装着正在发酵排泄物的密封桶。他伸手指了指那个桶,往旁边的压力罐比划了一下,开口说:“把里面的东西灌进压力罐里面增压,指针指到0.8mpa后,在十秒钟内将压力降到0。等压力罐稳定后,分成三批倒进另外的那三个密封桶里。听懂没有?”确保四人听懂后,徐怜迅速离开,跑到了温婉站着的那个风口。因为昨天用了几个设备后也没清洗,虽然排泄物放在密封桶里,但仓库里的气味还是一言难尽。
“你到底在搞什么?”温婉轻蹙着眉头问道。
“一个很重要的实验,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徐怜想了想,这样回答。见温婉闭着眼、没有接着说话,他又继续说:“如果,我是说如果,我让你去一趟瀛洲,你去不去?”
温婉似乎感到有些意外,终于睁开眼看向了徐怜,“我记得你说过你会瀛洲语?是和这件事有关系么?”
徐怜沉默了。他扶了扶额头,就在温婉打算放弃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关系。很深的关系。”他开口了。
“能具体讲讲吗?”
“不能。因为它有些惊悚。”
温婉挑了挑眉,没明白徐怜到底在说什么。于是对话再次中断了。
不知安静了多久,陈金连那粗狂的嗓音传了过了,于是徐怜走回了仓库。很奇怪,这次温婉也跟随了过来。
眼前的三个大桶里各装了大概三分之一桶的粘稠物。徐怜静等了片刻,待到粘稠物差不多恢复常温后,徐怜掏出了口袋中的硝化钾,小心地倒了不同剂量的白色粉末到三个桶中,然后迅速让陈金连他们盖上了密封盖。
整个实验中,徐怜最没有把握的就是这一步了,硝化钾有一定的危险性,没有使用许可的徐怜根本没办法买到纯度达标的化工用硝酸钾,只能退而求其次去小药店买所谓的“药用硝化钾”。
再者,徐怜在读博士期间做不到像井本助那样横跨文理两科、研究广泛,因此虽然在井本研究室待了多年,他还真不太确定硝化钾和黏液的配置比是多少,只能根据记忆中井本助操作的画面去大致估计。
“行吧,今天就到这儿了。老陈你们几个工资还是按一天的算。此外辛苦你们一下,到明天早上之前轮流守一下仓库,如果发生爆炸,立即打电话给我。”
看着陈金连同意了这个安排,徐怜才让给他们先发了一半工钱,随后带着温婉离开了仓库。
坐在出租车上,徐怜看了看温婉的侧脸,开口说话了,“如果实验成功的话,不管你去不去,我也应该很快就会离开沐阳奔赴瀛洲。”
一听这话,温婉立马坐正了,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徐怜,“你怎么去?你不上学了?”
面对诧异中的温婉,徐怜笑了笑,侧过头去看向了窗外。
“高中。也太无聊了。”——说这句话的时候,徐怜眼底划过一种莫名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