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都市之重生大学霸

第二十六章 一场学术的阳谋

都市之重生大学霸 无调整鲜奶 2320 2019-12-06 21:00:00

  看着电梯显示屏的数字不断往上涨,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涌上徐怜的心头。

  对徐怜来说,上一次进入井本研究室的大门只是31天之前的事情,但对于时间这个怪物来说,却是整整九年。

  自己的遗体应该就是被这架电梯送往一楼的吧。徐怜想着,旋即又觉得这样的想法有些奇怪,于是又慌忙摇了摇头。

  电梯在九楼开了门,出了电梯,右转、再右转,然后往前走大约二十步。

  932,没错了!井本研究室的门牌号!

  握住门把手,顺时针拧半圈、一推,顿时门内传来一阵欢声笑语。

  没错了!就是这样的氛围!井本研究室始终是整个农学院最有朝气和活力的研究室。

  “失礼了!请问井本教授在吗?我是新来的研究员。”徐怜把头伸进去,一边打量着里面的环境一边问到。

  事务员川崎小姐并不在她的工作台上,大概是去教员科拿东西去了吧。徐怜心想。

  “徐老师!欢迎您。”答话的是李成久,他坐在正对着门的那张桌子上,因此第一个看到了徐怜。

  听到李成久的话,徐怜面容有点古怪。李成久,那可是今后井本研究室传说中的大师兄啊!如今叫自己一声“徐老师”,徐怜一时还真不敢答应。想到昨天自己把大师兄给得罪了,他就有些不好意思。

  但显然李成久并没有把昨天的事情放在心上,还主动招呼给研究室的其他几位成员介绍了徐怜的身份。

  井本是瀛洲gcd成员,具有相当的国际主义精神,也因此研究室以外国学生居多。徐怜听完李成久的介绍,对那一大堆稀奇古怪的名字也没记住几个。介绍到那几个越南同学的时候,也并没有姓“阮”的学生——想必阮成南此时还没有加入井本研究室吧。

  据李成久说,井本助今天还没有来研究室。于是徐怜推了把椅子坐到了李成久的身边看起了他电脑上的研究工作。

  “关于工具变量外生性的一些研究”——徐怜一眼就看到了电脑屏幕上的几个大字。

  这个时候工具变量对内生性问题的处理研究还不够成熟吗?徐怜想起了之前井本助邮件中提到他看了一整夜才读懂那几个有关液态肥市场预测数字的事情,此刻终于有了答案,原来工具变量此时对井本研究室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徐怜仔细研读着李成久的课题报告,注意到了“工具变量外生性条件无法严格满足”这一句话,顿时产生了兴趣。

  虽然工具变量并不是徐怜后来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但作为井本研究室的代表性方法之一,徐怜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这也是当初徐怜判断井本助能迅速读懂他的那封邮件的原因所在。

  在徐怜的记忆中,井本助在后来的研究中,广泛采取了再抽样(由Berkowitz等在2012年介绍)以及贝叶斯后验矫正工具变量的近似外生性的影响。现在看来,在这两种方法的引进上,自己这个大师兄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徐怜决定给自己的这位大师兄一点提示,看他能否在Berkowitz之前提出再抽样矫正近似外生性的假说。

  于是徐怜不经意地指了指其中一个算式,看似好奇地对李成久问道,“既然不能排除这里面存在外生性的影响,那为什么不尝试着消除呢?”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李成久差点尿了。他的第一反应是,这个新来的研究员是不是脑子不太正常?咱们井本研究室是环境经济研究室,可不是老鹰国的那些数学研究室伪装的计量经济学研究室啊。

  李成久苦笑了一下,对徐怜说道,“徐老师,咱们研究室是搞实证研究的,只管用人家的计量方法就行了,可不会自己修正方法啊。”

  徐怜愣了一下,觉得李成久说得也有道理,井本研究室可不是人人都是他这样的重生者,老鹰国都没解决的计量经济难题对他们这群数学能力本来就不高的人来说,简直是连碰一下的勇气都没有。

  但是,这不意味着徐怜就打算放弃这个问题。他摸索着下巴,又盯了一会儿李成久的电脑屏幕,突然回过头来看着李成久,“我倒是觉得这个方法还有改进的空间。我接下来的研究课题就是这个了,你有没有加入我这个课题的打算?”

  对于徐怜的邀请,李成久报以两声毫无感情色彩的“呵呵”。

  这时候,研究室的门再次被打开了,井本助走了进来。徐怜连忙站起了身,向井本助鞠躬示意。

  “啊!徐桑,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来到研究室了,我还以为你需要一段时间安顿。”井本助笑着对徐怜说。接着,他又做出了邀请,“我们可以去办公室聊。”

  离开了研究室,左拐又进入了教授办公室,徐怜和井本助对坐在了一个小茶几两侧。不一会儿,李成久端了两杯茶走了进来。

  是瀛洲点茶。将茶粉放在凉水中冲制而成,喝的时候连茶粉一同喝下。徐怜在瀛洲呆了多年也没能习惯这种茶水,因此象征性地喝了一小口就把杯子放下了。

  “井本教授,关于春元公司的买断方案…”徐怜开门见山的询问。

  井本助叹了一口气,“我与春元公司已经有过交流,他们似乎也从市场的痕迹中嗅到了未来液态肥市场的爆发性增长,因此对利润分成的问题始终不松口。”

  “哦?”徐怜挑了挑眉,表示有点意思。但他突然心有所感,想起刚才看到的李成久的课题报告,于是一个大胆的计划涌上心头。

  “井本教授,你怎么看待模型内生性的问题?”徐怜问道。

  井本助有些好奇,怎么突然从专利买断的话题跳转到了学术上,但他还是回答了徐怜,“主流的解决办法是利用工具变量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缺陷很多,比如如何排除工具变量中外生性存在的可能性…”

  徐怜连忙打断了井本助的话,“那么,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了。”

  “呜…是的。”井本助有些不明所以。

  “那么,我们利用工具变量的手法验证我对液态肥市场规模的估计,然后写成一篇论文去投稿,怎么样?”徐怜笑了。

  “你是想用这篇论文引起其他农化公司的警觉,从而迫使春元以高价迅速买断BIO-制法的专利?”井本助渐渐有点明白徐怜的意思了,但他旋即又摇摇头,“但你不能排除工具变量的外生性,因此你无法保证你的证明本身是正确的。这是一种学术不严谨的表现。”

  “我可以用之后的时间去证明它的正确性——我是说我的研究员工作期间。”徐怜看着井本助的眼睛,慢慢地开口。

  井本助眨巴了一下眼睛,确保自己没有理解错徐怜的话。

  “你的意思是,你要挑战工具变量的内生性问题?从计量理论上?!”

  井本助惊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