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神土,无边无际,浩浩荡荡。
中州其东,乃是一片广阔海域,从南到北,没有尽头,是为东海。
而北南西三方,北方冰原,南方荒川,西方大漠,皆是凶险之地,人迹罕至,多天险峭绝,多凶兽大妖,亦多天材地宝,常有修士结伴而行,寻求仙缘。
中州西部,大漠以东。有座天下闻名的巨都名城“庆安城”,城南有大河“乌却”终年不冻,向东流淌,绵延数千里,直入东海。
庆安城占地数百里,城中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以通天道为中央,两边的屋宇星罗密布,有茶坊酒肆,肉铺庙宇,宝马雕车,川流不息。
可以这么说,五湖四海的风流人物,包括平日不常见的奇人修士,出现于此也不足为奇,见多不怪。
说到修士,就不得不提这庆安城里,曾经红极一时的修真世家——沈氏。
据说沈家老祖原名沈康,本是这庆安城中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老百姓,自幼便听闻这世上有那飞天遁地,移山填海的大能修士,心生向往。
而且他更是时常感到自己冥冥之中与这天地万物有所牵连,与古书中所说的灵根引灵十分相似,所以他认定自己身怀灵根,异于常人。
无奈从小家境贫寒,连吃饱穿暖都是困难,更别提修真炼道这等无稽之谈了,只得踏上走商这条危险的营生。
他从庆安城随商队出发,沿着乌却河一路向东,路过大小城市近百座,直到东海,倒运贩卖各城特产,再从东海买上货物原路折返。
听上去很是轻松,可是这一趟下来,差不多十年光景,不说匪盗劫掠,便是妖兽伤人也是时有发生,天灾人祸,防不胜防。
可能是老天有眼,可怜他的凄惨身世,让沈康在三十而立这年,衣锦还乡,立下了偌大一份家业。
纵使衣食无忧,穿金戴银,沈康还是渴望修仙之道。
便一掷千金,散尽财宝,从一山羊胡修士手中求得一份名叫《雷火真经》的修行法门。
一拿到此法,沈康便如疯魔一般,闭门修习。
可让他感到困惑的是,每每当他感悟到天地灵气,准备按《雷火真经》中写的那样,尝试牵引灵气入体之时。
都会受到一种无形的排斥力量,将辛苦引来的灵气挡在外面,最终消散,使得他前功尽弃,白费功夫。
这沈康也是一介狠人,在街坊邻里嘲笑不解的目光中,他狠心再次踏上了走商的路途。
不过这次乃是前去寻找大能修士,求其解惑,求得真正的仙缘法门。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沈康苦苦打听之下,这才得知,修真炼道固然不可缺少灵根,但真正重要的乃是灵根的种类与数量。
天地灵力分为五行,灵根也是如此,不同种类的灵根衍生了不同的修行法门。
换言之,你若是身怀火灵根,那便只能修行火系法门,牵引火灵之力,身怀水灵根那便是水系,以此类推,一一对应。
灵根不仅五行有别,数量也是大有讲究。
身怀灵根者,少则一根,多则五根。
灵根越多,牵引灵气越加容易,修行也是更快,更具潜力,未来成就不可估量。
沈康终于在倾家荡产之际,寻得了适合他修行的木系功法——《千秋叶》。
得此法门,潜心修习,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忽忽三十年载,功法大成,横空出世,几番江湖闯荡,虽不说天下无敌,也是成就了一方枭雄。
更是在百年之后修得道果,凝成丹丸,傲视群雄。
大概是年岁高了,心也老了,沈康厌倦了人心莫测、争斗不休的江湖纷争。
遂回到庆安城中,开枝散叶,造就修真世家,退隐江湖,后辈子弟多称之为“千叶真人”。
千叶真人寿七百八十三岁
,生前收了五名弟子,弟子后人与家族后辈世代繁衍,数以万计,但这上万的子弟都未能再出一名凝丹真人,不能庇护沈家,实乃憾事。
临终前千叶真人布下阵法、唤来一众优秀后辈,面色凝重叮嘱道:
“世人皆以为我有如此修为,是身怀异宝,却不信我天生五条灵根,皆为木灵。不管他们相信也好,不信也罢,在我死后,定会成为对我沈氏一族下手的借口。我要你们即刻遣散族人,从此销声匿迹,远离庆安城,待得若有家族后辈凝成丹丸,修得大道再一呼百应,重出江湖,壮大我沈氏世家!”
当时一众后辈纷纷点头答应,深信不疑,千叶真人方才溘然离世。
此事一出,没几日便祸起萧墙。
沈家族人共计两万有余,除去九千凡人以及少数不喜争斗的族人,三百多名灵湖境修士带着上千引灵境小辈,一时间明争暗斗,派系林立,竟干起了争夺家产的勾当,内耗严重。
而且占据中州西部第一大家的位置已有六百多年的沈家,早就被各族修士觊觎,只是碍于千叶真人的通天法力,没人敢做那出头鸟。
可千叶真人一死,沈家一乱,各族联起手来,组成修士大军,催动了一场“伐沈”的大战!
几番血战下来,两万沈氏族人不足一千,寥寥数人逃出城去,销声匿迹,不见了踪影。
而其余幸存下来,又未能逃脱的族人都躲进了祖宅,凭借千叶真人生前布置下的几组阵法这才得以苟延残喘,延续血脉。
沈家这种苟活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了今日…
或许是天意弄人,最近五十年来,沈家族人接连遭遇意外,日渐式微。
族中仅存的八位灵湖境好手,两人外出寻宝失踪,两人死于江湖仇杀,一人命丧大妖口中,八人去五,这让本就已是奄奄一息的沈家,只剩下了最后一口气。
一只藏匿于阴影中的无形大手,正生拉硬拽的将沈家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泥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