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冬拍拍明信的肩膀:“虽然我很想你们能留在暨远县,永远和我在一起,但我知道那只能是我的妄想。不管怎样,我还是真心希望你们这次能够一次高中,不负我祖父和你们父母的期望。不然还要再等三年后才能再考,那实在是太累太辛苦了”。
明信道:“我和白磊考不中也不怕。我家还有我六哥。舅舅家还有峰表哥,他俩三年前没有把握考中前几名,所以没参加上一期的考试。今年要同我们一起参加考试,肯定能考中一甲。这样我们两家中都有一个必能考中进士的。家里有了进士,我们两个考的好不好?我们的父母就不那么在意了。到时我们又能在一起玩了。”
李景顺听到明信那样说,过去打了明信后脑勺一下:“还没考试呢,就在这里胡诌这些不吉利的话,以后不可再说,在我们心中你们俩个和明诚、白峰一样重要。我们岂会不在意你们?我们也希望你们能一次考中”。
明信见自己的话,被在一旁说话的父亲听了去。便吐吐舌头笑道:“好,借父亲吉言,希望我们两个都能考中”。
幸儿几人辞别了送行的人,马车缓缓走上了官道。三人都挤在了老太爷的马车上。陪着老太爷聊天解闷儿。
时至中午,幸儿道:“走了一上午了。祖父是不是也饿了?告诉李虎寻个好一点的饭庄。我们吃点儿东西。也伸伸腿。直直腰。休息,休息再走”。
李老太爷道:“我也正有此意。年纪大了。坐马车一会儿就腰酸背疼,此时正好下去散散”。
明信忙掀开车帘告诉了李虎去安排。
过了好长时间,等的人们都有些着急了。李虎才回来,来到幸儿面前躬身道:“姑娘,走了几个最近处的几个饭庄,地方都太小了。装不下我们这么多人。又多往前走一段距离,才有一个不算小的酒楼。由于距离远些,来回太费时间,又是饭点,恐去晚了没位置了,所以没有回来请示,私自做主定下了大堂的几张桌子,又给老太爷和两个小爷、姑娘定了间雅间”。
幸儿点点头:“你做的对,远点无妨,我们的人确实不好分做两处吃,大家都饿了,告诉大家上车,现在就去你说的那个酒楼吃饭”。
马车停在了一个不算太大,雕梁画栋,很精美的两层酒楼的门前。后面车辆上的小厮和打扮成小厮模样的听琴、赏画还有跟着伺候李老太爷的两个丫头。见车停下,丫头、小厮纷纷跳下车来,都纷纷跑到前面车辆旁。等着服侍自己的主子。车夫跳下来放上脚踏。明信和白磊先下了车。伸手扶着李老太爷和幸儿也下了车。
明信和幸儿扶着李老太爷,白磊在身边跟着,后面跟着一长串的丫头小厮、长随进了酒楼。
掌柜见进来的几个少年人个个长相俊美非凡,穿着不俗。搀扶着一脸富贵相的老太爷,一看穿着打扮,定是哪个大户人家的老太爷和公子。
眼睛移到幸儿脸上,眼前一亮。心想:楼上雅间的年轻人就已经够漂亮了。再看这个小公子,简直是少有的绝色。今天怎么来的少年,都是少见的精致漂亮。
掌柜忙亲自上前迎接。躬身行礼道:“给各位请安了,上面的雅间已给各位收拾好了,茶水也被齐了”。
又用手指着一个伙计道:“几位贵客让他带着去二楼雅间休息。其余人大堂的桌子也安排好了。茶水也都备下了。跟着我们的这个伙计过去”。
幸儿让听琴和老太爷的丫头春柳,还有明信的小厮大兴和白磊的小厮小亮跟着侍候,李虎和李强跟着上去护卫。其余的丫头、小厮、长随留在大堂吃饭,吃完再上去换班侍候、守卫。
京城要考春闱,耶律齐哪能不来凑这样的热闹。看看考春闱的同时,也来考查考查晋国都城的地形、防御、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
这时耶律齐正在隔壁的雅间吃饭。吃完饭正走出房门,迎面碰见正搀扶着李老太爷的明信和幸儿。
耶律齐指着明信和幸儿,面露惊讶:“真巧,在这儿还能碰到你们。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明信自从知道耶律齐救了父亲的事。对他就心存感激。
此时见是耶律齐,格外热情:“真的很巧,离暨远那么远我们都能碰上。真是太巧了,我和白磊两个要去京城考春闱。祖父和明月跟着走亲戚。你这是要去哪儿?”
耶律齐又看了一眼幸儿笑了笑:“听说京城考春闱,我想去看看热闹”。
明信用手指着幸儿和白磊又指向老太爷给耶律齐介绍:“这两个你认识,不给你介绍了,这位是我祖父”。
耶律齐对着李庆刚,深施一礼:“老太爷安,我叫叶齐”。
李老太爷见耶律齐很有礼貌的给自己行礼,忙让起:“小公子请起,不必多礼。”又见这个少年年龄和明信相仿,自带一身贵气,长相不俗,英气威武,心下暗想:‘长的不错,又成熟稳重。不像信儿和磊儿似的,人长大了,心没长大。一天就想着如何玩,没点正事。看眼前这少年,才是干大事的人,一看就很顺眼。不知家世如何?跟我的幸儿倒是蛮般配的。就是不知幸儿喜不喜欢,唉,自己想哪去了,幸儿还小呢’。
李老太爷还是不由自主的用挑孙女婿的眼光,上下左右仔仔细细的端量耶律齐。耶律齐也大大方站直,面带微笑任由李庆刚相看。
幸儿冲耶律齐笑笑,礼貌的点点头。见李庆刚眼睛不离耶律齐身上,忙推推祖父:“祖父,你干嘛这样盯着人家看?我都饿了。快点进去吃饭吧”。
李庆刚道:“我看这后生长得挺好看。不免多看了两眼。好,听你的,我们进去吃饭”。又看向耶律齐:“这个后生,你们吃了吗?如果没吃,可过来跟我们一起吃,人多热闹。”
耶律齐笑道:“多谢老太爷相请。我已吃过了。就不耽误你们用饭了。既然你们也去京城,若你们不嫌弃,我们可以搭伴同行。这样路上互相有个照应,也可解旅途上的寂寞,可好?”。
明信高兴的道:“那可太好了。我们少了一个钱冬正感郁闷。现在多了一个叶齐,正好补上他的空缺。这一路上肯定更好玩”。
幸儿暗中拉了一下正欲再说的明信,对耶律齐道:“叶公子还是先走吧,你们骑马走得快。我们这边,祖父年纪大了,我们坐的马车为照顾老人家,走得很慢,跟不上你骑马的速度。你若同我们一起走,会耽误行程的。”
耶律齐装着听不出幸儿的托词:“我出来又没有急事,本来就是闲逛。走得快点慢点都无所谓。和你们一起,还热闹些。免得我一个人走无聊。我到楼下等你们,你们不用急,慢慢用。等你们吃完,我们一起走。”
幸儿见他执意要跟着自己一队人走,不好再拒绝。
一路上,上午幸儿和明信三人都挤在李老大爷的马车上,陪祖父聊天解闷。中间还穿插着幸儿给他们声情并茂的讲《西游记》中的故事。
耶律齐只能骑马靠近些蹭听,被老太爷看见了,也被请上了马车一起听。
明信和白磊已经对幸儿诸多的异于常人的方面见怪不怪了,耶律齐却好奇,见幸儿讲了一段,停下来喝水时,问道:“这本《西游记》是何人写的,出自哪里?怎么好的书,我怎么从没读过?”
没等幸儿回答,明信倒先抢着说话:“我们从小一起长大,自她五、六岁上就给我们讲《小红帽》《白雪公主》,到现在我们听的这《西游记》每个故事都特别好听,就是我们都不知道,她是从哪看的那些奇怪的书,反正我家还有夫子那儿,白磊家都是没有的,我们也问过她,她小的时候就呛我们,说想听就别问,要问就别听。这是她的规矩,管她从哪读的,能听她讲这些好听的故事,能让你饱耳福就行了。”
耶律齐看了一眼,端着茶杯边喝水边转头欣赏景色的幸儿,对明信道:“不知道你们的规矩,是我唐突了。”心下暗想:‘自己也算博览群书,知晓晋辽古今通史,这么好的书却重未听过见过,她不让人问书的出处,难道是她自己写的?再看那些奇思妙想的桌椅,她的头脑可见异于常人。’
下午老太爷吃了饭,就要睡觉休息。四人便到后面明信、白磊的马车上,耶律齐又和幸儿,明信、白磊在马车里打叶子牌,或跟他们学玩各种游戏。有时有风景好的地方四人会骑马去逛一圈,玩累了,在追赶回马车队伍。
这一日,走到一个有集市的地方,一行人远远的将马车停下,几人见有集市,都要去赶集,李老太爷腿脚不便,不愿走动,只下车坐在车旁远远看着,四人一起离了车队,分别带上自己服侍的人和侍卫涌进热闹的集市。
四人挨个摊子看,见到有特色的小吃就买,幸儿、明信和白磊已经习惯的不顾形象的站在小摊前边吃边说笑。耶律齐却拘谨的多,他从来没有在这种平民聚集的地方,站着吃东西的习惯,只象征性的抿几口。
吃了一肚子东西的三人,见有卖糖葫芦的,幸儿指着糖葫芦:“去买几串来,正好吃撑了,开开胃”。
耶律齐看着拿着糖葫芦站在插着糖葫芦木杆前吃的人,李明月个子最矮,年纪小,粉唇一张一合吃的那是可爱,可那两个大个,一口吃一个,吃的那叫一个不顾形像,怎么看怎么像弱智,更像傻子。不然,哪有一个正常的大男人站在插糖葫芦包前那样吃完一支再拿一支的。
终于等三人吃完。又见一捏面人的摊子,摊主将摊前的顾客的样子捏成面人,竟十分像。幸儿还从没见过手艺这样精湛的,坐下,让面人师傅给自己也捏一个,不过一刻钟的时间,一个酷似的面人就捏好了,幸儿高兴的接过,连连称赞师傅的手艺。
明信见给幸儿捏完,赶紧挤到前面,做了个猴子望月的动作让师傅给自己捏。
轮到白磊,白磊做了一个打拳的动作。
耶律齐则像幸儿一样坐在那规规矩矩的,转头对等着自己的幸儿等人:“你们先去逛,我完事去找你们”。
明信也觉得他样子太死板,没什么好看的,便拉着幸儿和白磊走:“好,我们去前边,让师傅慢慢给你捏。”
耶律齐见三人走远了一些,让师傅把幸儿的模样再捏一个出来。
泥人师傅另取一块白净些的面捏出人面:“公子喜欢这个姐?人长的漂亮,你可要看紧些。”
“你怎么看出她是个姐儿?”耶律齐疑惑。
“干我们这行,观察人要细致入微,才能捏出人的形象更生动。”泥人师傅笑道。
三个男人只买几样喜欢的东西。只有幸儿买一堆没吃过没见过的东西。听琴、赏画抱不过来的,就由其他三人的侍卫、小厮帮忙拿着。回到车队时,大包小包堆一堆。
李老太爷是只要他孙女高兴。别说买东西,只要别把天捅破了,干什么都不反对。一路上,包括李老太爷在内,每天都高高兴兴。为了不引起明信和白磊怀疑自己已知道幸儿是女孩儿的事,耶律齐一路没有表现出对幸儿有多关照,倒是一整天和明信、白磊说的更多些。对待幸儿,他也象明信、白磊一样,像个哥哥似的处处都让着幸儿。只要幸儿喜欢的,就都由着幸儿,内心中却感觉和幸儿呆在一起的每一刻都是幸福、快乐的。一路也没觉得如何疲累,远远的看见京城的城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