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继往来

第二百零二章 海上

继往来 荷塘春色 2018 2020-07-14 17:11:22

  路上,幸儿倚在刘瑞的怀中,掀着车窗帘子向外看,刘瑞一手揽得幸儿,一只手指着外边,给幸儿介绍他们走到了哪里,有什么景色,当地的特色吃食。

  幸儿饶有兴趣的听着他的讲解。当听到哪有好吃的,就想品尝。

  必竟行进的车队人太多,不可能都进城去,就是只带女眷和孩子,人也不少,为安全起见,刘瑞谁也不让离队。更不好只带幸儿前去,刘瑞见幸儿那对美味渴望的样子,不忍心让她失望。只得每每派人去买来,将店家卖的食物都包下来。回来后,幸儿不好独自享用,让刘瑞分给孩子和女眷一些,可人实在太多,还是不可能每个女眷和孩子都能分到。如果实在太少,刘瑞便让人全拿给幸儿,幸儿见这状况,不好自己一个大人吃独食,便不让刘瑞再派人进城去买了。说以后有的是机会回京,那时再去品尝。

  刘瑞此后只给幸儿讲路过的地方的地理人文、风土人情,不再讲当地美食。说以后回京路上再一一给幸儿讲述,然后再亲自带她去品尝,免得现在讲了,让人听到吃不到,让人心理不舒服,留下遗憾。

  有时,刘瑞看幸儿坐车腻了,他便牵着幸儿下车。两人骑一匹马,看四周美丽的山水。把车内魏林的大妹妹,魏杉和郑功明的二妹妹郑佩明羡慕不已,都嚷着也要出去骑马,却都被自己的母亲拦下,说大家闺秀,不能像男人一样,抛头露面。两个小姑娘不服,说李侧妃也是女人,她怎么就能和男人一样出去骑马。两个母亲只得苦口婆心地劝说,李侧妃是出自民间,自然不知道高门贵府中的这些规矩,齐王不约束她,其他人又不愿意,因为这点小事,去在齐王面前进言,而因此惹齐王不高兴,所以她就另当别论了。

  幸儿见地势平坦,转头看向刘瑞:“你能教教我马术吗?我虽然会骑马,可马术却不佳,如遇紧急情况,不能像骑兵一样风驰电掣的飞奔。还有以后你我别再骑一匹马了,现在他们认为我不会骑,我们骑一匹马,他们不会说什么,如果看到我会骑马,还和你骑在一匹马上,让长辈看到。嘴上不说,心里也会觉得不舒服。必竟在他们心目中,女人是要端庄守礼的,像我这样和男人一起骑马,已经够惊世骇俗的了。再让他们看到,我和你总是骑一匹马,会认为我就是一个会勾引男人的女人。他们现在嘴上不说,心里也会这样想。将来有人若借此让你娶一个端庄的大家闺秀做正妃来管束我,也不是不可能的。不能只为一时爽快,给今后生活带来更多麻烦。”

  刘瑞听了,显然有些不高兴:“你想学马术是好事。人这一生,不知能遇到什么突发状况,多学一门技能也是好的。再一点,我告诉你,不管他们是我的长辈。还是臣子?你我夫妻同体,都是他们的君,他们是臣下,以后行事不用看他们的脸色,揣摩他们的心事。只要你做的事,不危及江山社稷,不涉及朝纲,便不用事事都顾及他们的想法。”说完转头吩咐清风:“夫人要学马术,去找一匹温顺的马来给夫人。”

  清风应:“是”。打马跑出了队伍。一会儿就牵来了一匹个头小一些的马。

  刘瑞将幸儿抱到那匹马上,接过清风手中的缰绳交给幸儿。教幸儿如何轻夹马腹,让马儿快走。和飞奔时,如何掌握平衡,耐心细致的边走边讲解。一个下午下来。幸儿就敢驾驭马匹飞奔了。

  浩浩荡荡的车队中。由于有老人、女眷和孩子,走的并不快,一路上倒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在半个多月后的某天,终于到达了安国公郑涛的大营。

  郑涛摆宴接待众人。郑涛与魏夫人及子女也有几个月没见了,见他们随着一同来了。很高兴。众人在大营中休息了五天。郑涛虽然舍不得自己的夫人和子女离开。怎奈军营中不能留女眷和孩子,而且也是皇命难违。只得忍下不舍送众人登船去赢邑。

  几艘大船驶离了码头。开始时大船平稳行驶。人们觉着可比坐马车舒服多了。可走了一天多的路程。海上起了风,大船剧烈的颠簸。很多人都晕了船。幸儿也觉着天旋地转。躺在床上不敢动。一动就想吐,不敢吃任何东西。

  刘瑞一直守着她。劝她多少吃一些。

  幸儿道:“吃了又要吐出去,更难受,还不如不吃。这样也就没什么东西好吐的了。”

  刘瑞心疼:“吃上一些东西,虽然吐了,胃里还会留一些。不然的话,你这样总是空着肚子挺着。到下船时,身体会吃不消的。”

  幸儿被他劝的,只得少喝一点粥。可刚喝进去,不一会儿又吐了,呕的连黄胆水都吐出来了。刘瑞再怎么劝?幸儿只是闭上眼,用手捂着嘴就是不吃不喝。

  刘瑞无奈,只好同她说话,来分散她的注意力:“因为你太小,现在不适合生孩子。听说生孩子,女人就是在鬼门关上走一遭。我们成亲前。我让母妃找宫中的太医。开了一个可以避孕的方子。母妃说等你及笄以后就别用了,我觉着你就是及笄了,也不大,还是等你再大些再说,我可不想让你有任何危险。”

  果然,刘瑞说的话,分散了幸儿的注意力。让她觉着胃里也不那么难受了。

  幸儿睁开眼看向刘瑞,闷闷的道:“你能替我着想,我心里很高兴。我也觉得,这个年纪不适合要孩子。可是所有的老人都认为,成了亲就应该要孩子。都希望尽早开枝散叶。何况你身边只有我一个女人,若一年半载后我依然没有身孕,不管是母妃、舅舅和姨母,就是赢邑你的那些臣子,都会极力劝你广纳姬妾,甚至想乘机将自家的女儿送给你,以巩固他们自己的地位。那时,你要承受多大的压力,要为我得罪多少人?赢邑虽然不是一个国家,却不比一个国家事少,它同样拥有一个小朝廷。你是这个地方的王,只娶一个女人,而不广纳姬妾,已经是有悖常理,要挡住很多方面的压力。如果再让别人知道,为避孕吃药,母妃、你舅舅和你姨母首先就不会答应的,更何况你手下的那些臣子们呢?君王无家事,君王内宅每一件事,都是国事。他们认为女人不过是生孩子的工具。至于生孩子是否危险,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去了一个我,你可以再找更多、更好的女人。”

  刘瑞生气道:“胡说什么。如果生孩子真的会要了性命,我宁愿你终生不生孩子。我只要你好好的就行。”

  幸儿道:“女人生孩子是自然规律。哪能终生不要孩子?只是现在年纪小些,生孩子可能会有一些危险。但不是绝对的。你已决定此生只同我一人做夫妻。就凭这一点,对你一个赢邑王来说,已是万难的事了,现在你又考虑我年纪小,怕生孩子会有危险,让我避孕。你处处替我着想,到此地步,我又怎忍心让你再因生子的事,在你的亲眷和朝中的臣子面前无法交代,而承受更多。我身体比一般人要强健些,现在孕育应该无大碍,一切顺其自然吧。”

  二人东拉西扯的,时间一点点过去了,扯到戊正,幸儿吃了些止吐助眠的药,二人便相拥睡去。

  天快亮时,海上的风终于停了,船也不再颠簸了。一直睡的不太踏实的幸儿,此时,迷迷糊糊的窝在刘瑞怀中睡熟了。

  幸儿是被人走动和搬东西的声音吵醒的,睁眼见只有听琴和赏画在船舱里守着她,问道:“什么时辰了,怎么只有你们在这儿?爷呢?”

  听琴道:“快辰末了,岸上早有百官等着迎接爷。爷见他们去了。临走时,爷嘱咐我们不要叫醒姑娘,说昨天起风,姑娘晕船晕得太厉害,什么东西都没吃,很虚弱,让我们守着姑娘什么时候醒,什么时候派人去告诉他。”

  幸儿一听,觉得自己再继续躺下去,实在太不像话,忙站起来。顿时感觉头重脚轻。看什么东西都在动。听琴、赏画见她要摔倒,忙过来扶她。

  幸儿问:“你们怎么都好好的?难道你们没晕船?”

  听琴道:“我和赏画还好。只是觉着船晃的难受,但没有吐。风停了就没什么感觉,和平常一样了。捧书和砚墨都晕的不行,刚才我出去看见他们是被人们扶着下的船。”

  幸儿道:“这样的眩晕,一时半会儿好不了。不能总躺在船上不下去,听琴给我梳头,换衣服,赏画去通知王爷,我醒了,看下一步怎么安排?”

  两人扶着幸儿坐在妆台前,听琴拆开幸儿蓬乱的头发,给她梳头,赏画找出今天她要穿的衣服,见她坐稳后,没再呕吐,才退下。

  赏画出了船舱,见刘瑞在岸上,正被一群大臣们围着谈论着什么。在他们的外面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护卫。自己根本靠不上前。只得找护在外围的侍卫青山,让他将幸儿这里的情况告知刘瑞。

  只见青山打手势给身边的小厮,赏画不知他们是如何传递的消息的,不到一盏茶的功夫,青山就过来回话了:“爷下船前已经安排了软轿和人留在船上等着接夫人,你回去告诉夫人,如果收拾好了,出来就可以上软轿下船了。”

  赏画听完,屈膝谢了青山,便回船上去了。

  幸儿走出船舱,轿子已在甲板上等候了,幸儿上了轿,轿夫抬着走下大船,来到早已准备好的马车前,幸儿下了轿,踩着脚踏上了马车。只等了片刻,刘瑞便也上了马车。

  幸儿见刘瑞进了马车笑问:“如果我再晚出来些,你是不是就先走啦?”

  刘瑞宠溺的刮了一下她的小鼻子道:“我一直都会等你的。不为等你,我早就走了。”

  幸儿习惯的向他怀里挤了挤,伸手将车窗帘子掀个缝,看到众多羽林军护在四周,侍卫们都护在车子左右,马车缓缓驶出码头,向下赢邑王府驶去。

  赢邑王府很大,斗拱式建筑,绿色的琉璃瓦,朱红漆的大门,门上金色的门钉闪闪发光。显得整个王府,特别庄严气派。

  刘瑞看着掀着很小缝隙往外看的幸儿,不觉好笑:“到家了。你若是还想这么看,我们就不下车。你可以一直这样从缝隙中,看我们家的样子。”

  幸儿放下帘子嗔怪道:“我不是第一次来这儿,感到好奇吗?又不敢把帘子掀的太大,让人看见不雅。顾着你的面子,你还取笑我。”

  刘瑞笑道:“好,我不笑你了。你若现在还想看。我让他们抬着肩舆,慢慢走,让你仔细看看我们家。”说着牵起幸儿的手走出车厢,自己先踩着脚踏下去,回身又伸手扶着幸儿下了车。

  内侍们抬来两个八人台的肩舆,来到车前,放下肩舆,然后齐整整的跪在肩舆两侧,刘瑞将幸儿扶上肩舆坐好,自己做到另一个肩舆上,总管内侍见二人坐好。喊了声:“起”。刘瑞坐的肩舆先被抬起来。王府的所有门都大开,刘瑞的肩舆被从正门抬入。而抬幸儿的肩舆则是从侧门被抬入。

  刘瑞知道这个礼仪规矩是不能破的,见自己的肩舆进入王府大门后,抬手示意停下来:“我和夫人一起走。你们慢慢走,我们说说话。”

  幸儿坐的肩舆也被抬了进来。幸儿见刘瑞停下来等自己,冲刘瑞笑了笑。

  虽然刘瑞吩咐了一起走。但内侍们抬着幸儿的肩舆还是比刘瑞坐的肩舆略微慢半步。刘瑞知道这是宫规,已经是极限了,没再多说,行进中,侧着头给幸儿讲解,王府的部局。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