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一百年前,人间至尊“天合”和魔道星君“魔逆”在此处大战了三天三夜,两人全都重伤退走,而位于此处的一座仙山却被劈成了两半,山体崩裂,碎石滑落,住在附近的村民都以为此山要不复存在了,急忙收拾家当准备投靠亲朋好友。
突然间一道金光闪出,直射云霄,刹那间,五彩祥云从空中降落下来,一眼望去被劈成两半的无名山,却奇迹般的复原了,被毁掉的树木全部重新长了出来,就连那条深不见底的切口也消失不见了,从此此山便换了一个名字名曰“再生山”!
此后,再生山的故事便被流传起来,许多人间大教听闻此消息,都准备派自己门下弟子前来建立山门旁支,享受这一人间造化。其中最负盛名的人间第一大教“星陨阁”和第二大教“战神殿”就是前后脚来到此地,其实,两个大教实力上不分上下,只是星陨阁中有一位活了一千多年的老祖宗,有人说这位老祖宗正在闭关修炼只差一步就可化羽成仙成为仙人享受无尽寿命在这世间再无敌手,也有人说哪个糟老头子早就化为一堆白骨了,不然当年天合不会重伤而归。原来当年大战魔逆的天合是他老人家的关门弟子。
这天星陨阁的弟子们正在再生山上寻找建教地址时,一声不和谐的声音喝了出来:“嘿,星陨阁的小崽子们,此处我们战胜殿要了,赶紧哪里来的滚到哪里去,不然打断你们的狗腿,让你们爬回星陨阁,哪里离这里可是有几百万里哦,小心饿死在路上,哈哈哈。”说这话的正是战胜殿声名远扬的大师兄战无敌。
星陨阁弟子个个闷声不敢言语,但也不敢离去。正在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空中传来一声轻喝:“我当是谁,原来是战天涯那老儿不知道在哪里捡来的野孩子,谁给你的勇气,在我面前撒野?”远远望去原来是星陨阁大弟子了无尘现身了。
“你姥姥的了无尘,你是想死吗?让老子逮到你非要把你吊在树上打的你屁股开花。”
了无尘还没说话,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无尘兄,无敌兄大家都是无字辈,切莫伤了和气啊,哈哈哈…”。
战无敌和了无尘异口同声的说:“小儿姬鹤,来此做甚?”战无敌接着说:“不去学那卜卦算命糊口之法,跑来这里,难不成你师傅哪位也准备来建立师门不成?据我所知,你们哪一门一脉相传,要这山门做甚?”
“非也,非也,我是奉我师尊之命前来告知二位,这再生山已不适合修炼,仙山自我修复耗费太多灵气,没有几千年的修养恐难再聚灵气,为了避免争端自相残杀,我师傅特命我来跑一趟。”
战无敌:“莫要乱说,就算灵气不再,也是有其他宝藏在山下,你师傅那个糟老头子心肠贼坏。”
“战无敌你不要好心当做驴肝肺。”姬鹤冷声说到
“你真好,你可真是个大傻吊。”
了无尘道:“没错,这座仙山看似仙气缭绕,实则无法吸收利用,罢了罢了,我们星陨阁这就回去。”
说话间战无敌也是运用功法吸收灵气还真如他俩所说心想:既然此山不可利用,不如和那了无尘打上一打,趁着这次机会试一试他的功力到哪里了,那也不虚此行。便说到:“了无尘小渣渣可敢和我斗上一斗,回你师傅哪里也好交差,不然被你师傅打屁股,岂不…?”
“哼,闭嘴,莽夫我教新一轮弟子选拔赛就要开始了,唔没空在这里和你瞎扯淡,星陨阁弟子我们走。
“喂喂,别走啊,小白脸你是害怕了吗,和我打上几百回合再走。”战无敌叫嚣着
“哈哈,天下出了两个天生对头,了无尘和战无敌一个白一个黑,一个刚劲一个柔和,一个喜欢热闹一个喜欢安静,如若你们一男一女可真是绝配啊,可是你们两个男人,可万不能相爱的,哈哈哈。”姬鹤边走边说
“你…给我站住,无耻小儿姬鹤,我要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战无敌咬牙切齿的说到,说罢就追着姬鹤消失在天边。战神殿弟子也都各自回战胜殿了。
此后的几十年此山也归于平静,几年前,有一个名曰“兴源”的小教在再生山建立教派,据说此教只有区区十人左右。
一天晚上天空突然间降落一道闪电,一声巨响好像要把再生山撼动,吓的周围的村民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说来也奇怪,这道闪电降落之后再无声响,四周安静的可怕。
大牛是村子里唯一的猎户平时靠打猎砍柴为生便把房子建在了“再生山”的山脚下,刚才的那声巨响吓得大牛直接躲到了桌子下面不敢出来。
哇哇哇…哇哇哇…躲在桌子下面的大牛突然听到了几声婴儿的啼哭声,大牛心想难不成刚才那道闪电落下来的时候还有人带着孩子在山上?吓得把孩子丢了就跑了?天啊,不行我得出去看看。大牛从桌子下面爬了出来,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迈开小步向门口走了过去,走出房门婴儿的啼哭声更加大了,仿佛知道有人来寻他好让别人知道他的所在地,大牛听着婴儿的哭声很快来到一颗参天大树旁边,这颗大树下面长满了白色的蘑菇形状的东西,大牛定睛一看,有个光着身子的小孩正睁着大眼睛看着他呢,此时小孩也没有哭,只是静静的看着眼前的大牛。大牛一时间有点不知所措想到自己四十好几还没有娶到老婆内心就是感慨万千,难道上天知道我还没有孩子就给我送了一个来?哈哈哈,真是苍天有眼啊。大牛内心狂喜走过去赶紧把小孩抱在怀里。
大牛正在高兴着呢突然听到一阵“嘶嘶嘶”的声音大牛转头看去,这一看不要紧直接快吓掉了大牛的半条命,只见三个巨大蛇头嘴里吐着蛇信子六双眼睛盯得大牛全身发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