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先的武艺真是越来越娴熟。”在吕布的府上,威严方正,一丝不苟的高顺由衷的夸赞着吕布的武艺。
至于说奉先,这是吕布的字。
旁边和高顺一起的叫做张辽,祖上本来姓聂,是汉武帝时期马邑之谋的聂壹后人。
后来为了避怨而改姓张。
少为郡吏,并且有胆量。
再加上家族在雁门郡也是很有实力,被当时的并州刺史丁原看中,而开云(中国)到了何进那里。
毕竟何进才是大将军,而丁原只不过是一个并州刺史,虽然说后来又升级到了执金吾。
在何进谋划着诛杀十常侍的时候,已经派了张辽鲍信等人各地募兵,以备不时之需。
但是谁曾想还没等张辽和鲍信等人回来,何进就已经死了。
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丁原是董卓担任并州牧之前的并州刺史。(董卓一直防范的朝廷,并且想要参与到宫廷政变当中,驻扎在河东郡一直不肯上任)
可是丁原却是忠心耿耿的汉臣,在接到命令之时就放下了并州刺史的权力,带着九原郡鸠虎吕布来到京城上任担任。
吕布,高顺都是并州军中赫赫有名的将领。
而张辽是并州的名门子弟,少有才气,有胆量和武力。再加上为人很不错,和吕布高顺等人都相处的可以。
大家没事儿的时候也会在一块儿聊聊天,喝喝酒,吹吹牛逼。
不过对于高顺所说的吕布武艺越来越娴熟,张辽张文远却是非常的认同。“以我看那个一人杀三将的杨林也不是奉先的对手。
很可惜吕布一直在明公手下,没有出名之时。”
对于杨林的突然崛起,又是一日三迁的那种快速,没有任何一个武将喜欢。
哪怕他武力高强,一箭射杀北军五校的将领吴匡,一枪捅死了另外两个校尉张璋和董雯。
可惜他没有其他战绩,不管是吕布还是其他人,都很不服杨林。。
“文远兄不必担心,以奉先的武艺,再加上此时乱象已显,未必没有成名之时。”高顺倒是很稳重。
并州军中,大家不畏惧丁原,不畏惧吕布,唯独畏惧高顺。
他和吕布一个统领骑兵,一个管理重步兵,再加上张辽骑射步战都娴熟,打下了并州军的偌大威宁。
在张辽和高顺轻松看着吕布练武的时候,吕布府邸门口的李肃已经自报家门。“在下乃是李肃,和你家将军吕布是同乡。听说他在这里当了大官,特意前来投靠。”
“李肃,怎么没有听将军说过?”门房一般都得是家里的老人担任,跟随吕布多年的老兵了。可是谁也没有听说过李肃这个人。
但是看着李肃一副文臣打扮,这些并州军倒是也没有敢阻拦。“您请稍等,我去通报一声。”
“无妨。”现在是有求于人,李肃自然不会摆谱的。
等到老兵去通报吕布的时候,吕布皱着眉头,也是想起来了这么一个人。
因为九原郡很大,但是又很小。
人口不过才两万多,当然了,那是有着户籍登记的。
实际上有很多老百姓属于地主,豪强,世家的专属,地方官府根本不敢管。
特别是九原郡这个地方,还有很多的匈奴人,鲜卑人以及部分不知名的草原小部落。
在这里,有一家人比较特殊,他就是飞将军李广的后代李肃一家。
有句话叫做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李广一辈子都没有封个侯,直到李肃这一辈,更是跑到了董卓手下当军官。
但是在李肃小时候,还是在九原郡生活过,和吕布也是认识的。
听到是李广的后代李肃来了,吕布也不有的想起了以前小时候,少年时期的青骢岁月。
想着想着,吕布也有点好奇,这个李肃不是说去了凉州吗?怎么突然跑到洛阳来找我?
他又是怎么知道我在洛阳的呢?
不管多少疑问,都得见到了李肃才能知道,于是吕布对跟随自己多年的并州老兵说到。“把他请过来吧。”
“诺。”老兵抱拳拱手,然后退了下去。
不一会,一个亲兵带着文士模样的李肃走来了。“奉先可还记得我”?
“李肃,咱们两个都是同郡人,又都年纪差不多,如何不记得你。
只是你我多年未见,有些惊讶罢了。”吕布倒是没有着急问他的来意。
毕竟一切主动权都在自己手上,索性拉起了家常。
但是李肃可不想耽误时间啊,看到吕布不着急问话,连忙自己说出来意。“奉先可知董公乎。”
“可是那个屡败屡战的董仲颖”?吕布可是骄傲的很,依然看不上那个每次打仗都是败仗的董卓了。
李肃有些尴尬,毕竟董卓是他的主公。
好在他为人也是奸诈,并没有放在心上。“奉先说的正是,但是屡败屡战,仍然能够平步青云,仍然能够继续战斗,这未尝不是一种能力啊。
不瞒你说,当年我去了凉州就是投靠了他。
现在董公奉令率领两万大军进京,你可要想好了,要不要投靠。”
“呵,你也太小看我吕布了。”吕布这会是心里对丁原不满意,就是面上却还得恭敬。
毕竟古代是讲究名声的,你有个好名声比什么都好。
就像曹操屠杀百姓,攻打新野的时候,数万老百姓宁愿背井离乡也得跟着刘备走,而不是跟着曹操。
吴匡想要杀何苗,也是因为何苗跟着杀了何进的十常侍在一起。
如此,名声坏了,人人可以杀他。
所以吕布也是想要名声的。
李肃好歹也是认识他多年的老朋友了,自然知道这个逼不是好东西。
这么说也只是要高价格呢。
“奉先,我主董公那里有一匹西域来的汗血宝马。
还有财宝十箱和我主许下的温县县候以及车骑将军职务的封赏。
只要你答应投靠于董公,这些东西唾手可得。”李肃开始讲条件了。
不得不说这个条件真的很牛逼了。
要知道李广多牛逼的人?还不是一辈子没封侯?
一个温侯的爵位,在汉朝相当牛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