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这不是真的三国

第四章 报仇就要趁热乎

这不是真的三国 窝窝头不好吃 2212 2020-02-02 14:31:40

  “董公威名远扬,洛阳城里的人们估计是要先备好厚礼后才会登门拜访吧”刘和老老实实跪坐着,也不敢与董卓对视,毕竟人不可貌相,现在看起来和和气气的,指不定一会儿不高兴就把自己给斩了。

  听完刘和的话,董卓多看了刘和一眼,抚着胡子咧开了嘴:“哈哈哈,虽然吾知实情,但还是谢过公子了”

  “大将军召吾领兵进京时,吾担忧天子安危,屡次抗诏,在这名士眼中,吾董卓便是那乱臣贼子”董卓皱着眉头,神情有些许悲伤:“大汉自先帝驾崩后,内忧外患,朝廷内斗搞得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吾不过是想安天下,奈何成了那乱天下的贼人。”

  刘和微微一愣,董卓这番话哪里像是后世那个残暴贪婪的大汉罪人?而且神态也不显做作,这如果是演的,那董卓的演技估计得是大汉第一等,更何况以自己的一个太尉之子的身份,董卓没道理要对自己演戏。

  “董公想扶一扶这大汉?”刘和忍不住还是问出了这句话,自己在现代二十年,董卓是个乱臣贼子的想法早就根深蒂固了。

  听到这话,董卓的面色有些不悦:“吾身为大汉臣子,匡扶王室乃是本分,何来想之说?”

  “如今这大汉朝廷中,匡扶王室之人多为谋一己之利者,故有此问。”

  “胡闹!”董卓狠狠的拍了书案:“那是为了大汉吗?那是为了钱财名利,那是下贱!”

  刘和急忙躬身行礼:“董公乃是忠义之臣,小子刘和妄议,董公切莫放在心上。”

  “无妨,吾知乱汉贼臣所为,亦知公子身为汉室宗亲,对大汉乃是忠心耿耿”董卓挥了挥手,示意没什么

  “可是董公,如今要扶这大汉,可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做到的。”东汉末年直到三国鼎立之初,想要扶这大汉起来的人可不少,没一个成功的,就连保全自身的也是少之又少,东汉这摊水,是会吃人的。

  “实不相瞒,吾护驾天子回京师后,请了袁本初那几位肃清宦官的功臣,也请了不少名士之流,来人几何,想必公子也看出来了”董卓看了眼会客厅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这洛阳看来是容不得吾啊”

  对于洛阳这些世家,刘和在张曹掾那儿也听闻了不少。各个世家之间虽然常有些小打小闹,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排外,但凡有外来的家族,要么靠着大世家混,要么就滚出京师。洛阳的蛋糕,从来只能由洛阳的那几大世家来分配。

  “董公护驾有功,京师必定会有董公之地,待陛下行赏之时,名士世家自会前来。”

  “哼!”一听到行赏,董卓就气不打一处来,先前凉州之乱破王国行赏,自己也是逊于他人一筹,还差点被夺了兵权。

  刘和话刚说完,就被董卓的冷哼吓一激灵:“说到行赏,吾就想斩了那群乱国之臣!若不是贼子作乱,怎会让天子受苦,还好意思向陛下邀功!”

  刘和急忙深呼吸几口气平复心情,董卓突然的发怒让自己察觉到一丝机会,绝不能因为自己的慌乱而错失良机。

  “邀功之徒,是否有功,不都在于董公掌控之中吗?”刘和终于抬起了头,看向董卓。

  “此话怎讲?”董卓好奇的看着刘和,自己可不知道自己居然能掌控论功行赏。

  “护天子回京师者,乃是董公,则平定京师之乱者亦是董公,义理在于董公”刘和顿了一顿,理清一下思路:“京师中兵士最盛者亦是董公,则兵权在于董公,义理与兵权皆在董公,是否有功,不就都由董公定夺吗?”

  董卓摸着自己的胡子,眉头微皱:“实不相瞒,吾之兵士不过三千,兵权只怕是在那袁本初手里。”

  刘和心里一喜,看来和董卓不对付的,是以袁绍为首洛阳士族。

  “董公之兵,除这城中三千,还有大将军、车骑将军二人之部曲,董公战功累累,自然可以收编,凉州两万众,亦可以入这京师,敢问这京师之中,除董公外,还有何人可谈兵权二字?”

  董卓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可凉州兵到洛阳还需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可还有丁建阳的并州兵啊”刘和点了点头,这个丁建阳,估计就是吕布的义父丁原了。

  “丁建阳可识得董公之兵士?洛阳百官,可识得董公之兵士?”刘和皱起了眉头,思考起了兵权之事,只有帮董卓得势,自己才能报那一箭之仇。

  “皆不识得”董卓摇了摇头,疑惑的看着刘和:“这与兵权有何关联?”

  “那兵权之事,可成矣”刘和眉头一松,微微一笑:“董公只需这样,将兵士千人分为一队,每日令一队扮百姓辄夜潜出军营,次日着战袍,大陈旌鼓入京师,待洛阳皆以为董公有千军万马之时,兵权自然在手中。”

  董卓紧锁着眉头,点了点头:“公子所言极是,可就算如此,那逐利之臣依旧清宦有功,加上家世显赫,只怕是封赏之后要危及我大汉啊。”

  刘和嘴角轻轻上扬,终于说到点子上了:“功过相抵即可。”

  “功吾知,可何为过?”

  刘和手指在案上用力点了三下:“过在三处”

  “其一,置天子安危于脑后,幸得有董公保驾,否则天子安危谁顾?”董卓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其二,置京师百姓安危于脑后,毫无准备,仅仅是振臂一呼,头脑一热,便使京师大乱,亦是过也”听到这儿,董卓眼睛一亮,原本是为大将军报仇,被刘和这么一说,像是袁绍孩子气一般。

  “至于其三...”

  刘和突然顿了一下,董卓急忙追问到:“其三是何?”

  “其三,擅对汉室宗亲动武,治下不严”

  “何出此言?”刚刚才到洛阳的董卓并不知道那耗门门候的威风。

  刘和将耗门之事一五一十说出后,董卓眉头更着一松,开怀大笑:“三过于此,此事可成!”

  董卓没有想到,自己只是为了面子,请来了这位13岁的太尉之子,却没想到有如此多的收获,一旦事成,若是要在洛阳乃至大汉做些什么事,自然简单上不少。

  “今日能请得公子,真乃董卓之大幸啊”

  “董公过誉了,小子也不过是为其三而来,当不起董公此言。”刘和知道这时候一定不能飘,要是真被捧飘了,摔下来的时候指不定有多疼。

  董卓解了心头的结,心情是好上了不少:“有何当不起?!来人,端酒来!我要与公子好好畅饮一番!”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