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这现实又奇幻的大宋

第四十四章 贫躏千秋饥赭血 美华食方是不荣

这现实又奇幻的大宋 胡瓜咸跃 2092 2020-02-27 03:30:48

  大宋宫廷膳食由光禄寺负责,它的二级机构有法酒库和酒坊,细分的机构庞杂,分工明确,这么多人和材料,做出来的饮食自然豪华无比。

  刘继看着这穷奢极欲的场景苦的表情对众人道。

  “哎,只为接待我们几个,官家就摆了这么大的排场”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如今官家生活糜烂,只怕不日这临安府又要掀起一股奢靡之风了”

  罗孺龙站在哪里就像一座山,他表情肃然,“官家必有他的考量,为人臣子只需听从官家的吩咐便是。”

  此时官家还没来,几人先坐在那里,也不拘束,三三两两聊着天,嬉笑怒骂形态各异。

  高岚早上来的时候没吃过饭,此时已经饿的前胸贴着后背,在哪里不顾形象的吃着果脯和开胃的小菜。

  没过多久他桌前的食物就吃完了,内侍又赶紧给他端来新的果脯。

  说起这十二名俊杰又各自有缘来,这年岁最大的乃是刘启英,此时他就坐在下首左边第一个位置。

  启英家中世代从商,如今家道中落,弃商从戎。

  他自幼熟读《孙子》《吴子》等经典,乃是为数不多的寒门武举人。

  其人不但文武双全学业出众,而且以举止端正、操守有持、恶习不沾闻名乡里,言谈间好似古之名将气度。

  与刘启英相对应的,是坐在右首座的乐山人郭尚。

  郭尚在古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冷灵蕴评价他有“贤者”之资。

  此时他正在侃侃而谈,“你们可知,曾经的盐县县令在京城买了一个小妾,曾是蔡京家里做包子的厨娘。”

  “这县令想试试太师家包子的不凡之处,便吩咐小妾做包子。”

  “你们猜怎么着”郭尚故作悬疑的说道。

  刘启英道:“想必盐县县令这下有口福了吧”

  郭尚咧嘴一笑,侃侃而谈,“刘兄猜错了,那小妾说:我不会做包子。县令说:“你不是说你是太师府上做包子的厨娘吗?””

  “小妾很委屈,“我真不会做包子,我只是太师府上做包子的人里面负责切葱丝的。””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刘启英也毫不在意自己猜错,跟着笑。

  此时在一旁掩着嘴偷笑的乃是青浦人陈谦,他是个有名的务实之人,在政经上有自己的独道见解。

  他也来了兴致,说出一道趣事作为谈资,“蔡丞相家的包子也不是一般的包子,哪是乡野县令能够吃得起的”

  “不过说起这人间绝味,倒是在下最近听闻有位知府,雇了一个曾服务于高官府上的京都厨娘给家里做饭。”

  “这娘子来往,每次都要轿子迎送”

  “有次厨娘置办羊头羹五份,需要羊头十个,只取羊头两腮的肉,其余全部扔掉不要。”

  陈谦话说一半,又听到有人插嘴道。

  “喝,这厨娘好大的架子”

  陈谦一看,说话的乃是金国降将之后高岚,原陕西路府横山人,其人性格夸张。

  冷灵蕴对他的评价是骄纵狂妄,不能委任大用,但做事能力很强

  陈谦嬉笑道:“这算什么,不止要羊腮,光是用葱就要五斤,她只取葱心,还要用淡酒、醋浸喷,剩余全做废物。”

  “有个家仆觉得可惜,捡起剩下的羊头,你猜那厨娘怎么说?”

  江山人刘继自幼聪明勤学,胸怀大志,秀才出身,他露出疑惑道,“莫非这厨娘想要贪污了这羊头不成?”

  这刘继家境贫寒,性格执拗,以秉公执法不畏强权闻名,此时他能够想到的也就是这茬了。

  陈谦装模作样的笑道:“非也非也,这家仆当时被她讥笑说,『你们这群狗辈,没见过市面!』你们说气不气?”

  衡山罗孺龙露出难看的表情,他本是秀才出身入的伍,尝尽人间苦楚,能体会到平民生活不易,听了这话,他气恼的道。

  “这达官贵人的厨娘忒浪费,而且脾气也不小,真心可恨,”

  罗孺龙生性忠厚,也很善于学习,是非分明的他的确很难接受这种事情。

  陈谦摇摇头道:“这厨娘还是有点本事的,她如此烹制的菜,自然好吃不过,尝过的人都竖指赞扬。”

  “不过她的酬金也非比寻常,这知府很快明白,这种品级的厨娘不是自己能消费得起的,便辞了这厨娘。”

  “朝廷上官们什么都不做也能似神仙快活,就连地方知府都消费不起一个小小的厨娘,这穷苦人一年到头累死累活,更连腐米汤底馊了都舍不得喝,唉,世态炎凉啊”

  说话的是嘉兴进士沈岳儒,他是杂儒生,兴趣是好法家学问。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又是聊了好半天。

  南岭人谭山家境贫困,他如今乃是【天下速报】编纂者,但穷困潦倒,俸禄勉强能够养家糊口。

  只见他笑着说了一闻趣事。

  “说起奢侈,你们哪知那韩缜韩相公还爱吃驴肠呢,他每次宴客都以驴肠招待宾客。”

  “然而驴肠入汤锅,时间短了煮不熟,咀嚼不动,时间长了又会糜烂,变得寡淡无味。”

  “驴肠又必须新鲜,过夜即腐,你说这让厨子怎么办。”

  一个富有磁性的声音,用疑惑的口气的问道。

  “怎么办?”问话的乃是李慎,他是军中骁将,虽然是下层军官,却严明法纪,乃是不可多得的良将。

  谭山用手做刀切状,“这厨子每逢宴会,就会事先准备一头驴子拴在厨房旁边”

  “待宾客入座,斟酒传杯时,即提刀豁开驴肚,抽出驴肠,洗净切碎后立刻下锅,如此便可保证驴肠味美而新鲜”

  一个低沉却有力的声音响起,在整个房中回响。

  “杀一驴只为了一条驴肠,这些个达官贵人的奢华怕是不比官家差上少许”说话者乃是董慷。

  他虽然是秀才出身,但却入伍行军,治下严明法纪,办事能力也不差,堪称“能办事的清官”

  “莫要胡言乱语”刘继开口喝止道。

  董慷这才想起自己说错话,急忙转开话题揭过去。

  好在这一行十二人中,还没有出现喜欢陷害忠良的谄媚之人

  其余几人听了也是唏嘘不已,特别是那些个寒门出生的,哪里晓得这些。

  众人又是调侃许久,气氛越来越融洽,不一会儿就聊得火热。

  这时坐在角落的张菊升没有和任何人说话,安静的思考人生

  他出生在嘉兴华亭县,曾经也是名门望族,如今他开了个私人藏书阁。

  这人是个大学问家,什么书都看,什么事都懂,可谓一身都是学问。

  同样只是静坐,没有参加众人讨论的还有一个冈州人梁思谦。

  其被称玉面哀恸,年少时励志以天下为己任,是个全能的人物,以善变著称。

  偏房里喧哗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就在这些人打成一片的时候,姜汉贞领着楚华来到了听风楼。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