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一份契约一条命

第二十章 往事

一份契约一条命 申军燕 2880 2020-02-21 22:04:57

  王大爷提起他的水烟,猛吸一口。抬起头,看向远方,在漆黑的夜里,王大爷回想起王茂生爹王德志的往事。

  在三十年前一个早晨,王茂生他爹王德志穿着破破烂烂,肩上搭着一个口袋,走在回乡的路上。他已经走出自己的家三个多月了,看情形是讨饭回家的,他的木工家具已经不知去向。这并不是说王德志懒,而是在当地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旱灾。靠天吃饭的农民,就是再有力气,再勤快,对田地怎么深耕细作,勤打理。天不下雨,田地里照样长不出庄稼来。

  在四面环山的农村,在外部条件的限制下,一个人再有能力,再有本事,能耐再大,在自然条件的限制下,你也没机会展现的本事,更发觉不了自己的天赋,对于王德志这样的人也是一样。王德志是一个好学的人,吃苦能干,并且心灵手巧。可惜他生长在农村,他也只能学点父辈传下来的木工手艺。他的木工手艺活,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可在大旱之年,家家户户吃饭都是问题,谁还请他干木匠活呢?

  在三个月前,王德志的父母因没饭吃,误食观音土,肚子活活胀死。这一年,山上的树皮,草根都被人吃完了。村里年轻小伙子都去外地谋生,王德志也一样,为了活着,不被活活饿死,不得不带着自己的木匠工具,去外地走街串巷找点活路,挣点钱。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再加上,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熟人圈子,有熟悉的木匠师傅,他做的木匠活在外地也不适应。三个月下来,他钱没挣到,却为了活着,把自己带出去的木匠工具,贱卖换成钱,填了肚子。

  三个月下来,他实在在外地混不下去了,只剩下肩上胯的口袋,和口袋里的一点点干粮,灰不溜溜地,焉里吧唧地,走在两面是陡峭山坡的沟壑中间。随着这条沟壑一直往上走,再翻一座山,他就到家了。

  王德志无聊地在这山沟里走着,也胡思乱想着。穷人的眼里只有钱,他想,如果谁在这路上丢点钱,不要太多,能吃顿饱饭的钱,让他捡到,该有多好。所以这时的王德志,一直低着头看着崎岖不平的路面,也没心思观赏风景。

  就在这时他眼前一亮,崎岖不平的路面上,钱倒没有,但有一滴滴鲜血的痕迹。年轻人都有好奇心,王德志心想,在这荒山野岭,肯定是那个野兽留下的,万一他碰见野味,烤来吃,也能饱餐一顿。他闲来无事,就顺着鲜血流过的痕迹,一直寻找了过去。他爬上一个斜坡,再走过一条小路,在一个梯田的脚根,庄稼人避雨的小小窑洞里,发现了他寻找的“猎物”。但这个猎物他不能吃,他是一位老者。

  在这个小小窑洞里,这位老者,头上的血慢慢地流下来,染红了他白色的山羊胡子。他光着膀子,衣服也不知道上哪里去了。右腿上的裤子,有一道长长的口子,整条裤腿也被献血染红了,看着情形,他的腿上,好像被人砍了一刀。王德志蹲下身,揭开裤子开口处,这老者腿上长长的刀伤,肿胀着翻卷起来,甚是害怕。

  因这老者头部流下来的血,糊上了他半个脸,王德志把身子凑近这老者跟前,详细辨认。好像面熟,他再仔细观看,他认出来这人是谁了。这是他们村的老财主,刘艺晨,也就是刘自持他爹。王德志伸出一根手指在刘艺晨鼻子下试了一下,还有呼吸。王德志推着刘艺晨的肩膀大声叫着:“刘老爷,刘老爷!你怎么了?”

  这时,刘艺晨慢慢睁开眼,看了一眼王德志,有气无力地说:“我……我遇到土匪了!”

  在旧社会,人烟稀少的地界,遇到土匪是很正常的事,尤其是大旱之年。人们为了活着,为了过得好,啥事都能干的出来。就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逼急了,也会拿起大刀,在狭窄的路面等过往旅客、富强,讨口饭吃。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不抢你,我就得等着饿死。这就成了,白天拿起锄头就是农民,晚上拿起大刀,拿块布蒙着脸上就是土匪。

  刘艺晨因流血过多,身体虚。王德志给刘艺晨说:“刘老爷,我知道了,你先不要说话,我给你包扎伤口。”

  王德志作为一名木匠,经常和刀锯打交道,所以身上常备止疼消炎的草药。王德志拿出草药给刘艺晨涂在了伤口上,又把自己唯一值钱的口袋撕烂,为刘艺晨包扎伤口。这时,王德志看见刘艺晨全身发抖,才想起,刘艺晨还光着膀子。他脱下自己的破烂衣服,给刘艺晨穿上。

  当一切忙完,王德志又找了些木材,在窑洞里生了火。火烧起来以后,小窑洞里瞬间温暖了起来。刘艺晨也许是在这冻了一晚上,王德志给他包了伤口,生了火,他看起来比刚才精神多了。他对王德志用微弱地口气说:“德志啊?谢谢你啊,如果不是遇到你,我这条老命就送在这了。”

  王德志问刘艺晨:“你啥时候遇到土匪的?”

  “昨天晚上。”

  王德志刚才忙,并没有观察到刘老爷穿的裤子,现在闲了,他瞄了一眼刘老爷血迹斑斑的裤子,笑着说:“刘老爷,你是穿着长袍马褂,风风光光出门的吧?”

  刘艺晨没有说话,他就是穿着时髦衣服为远方亲戚随礼去的,赶回来的时候,随从看见土匪来了,跑得比兔子还快。他一个老头儿,跑不动。再说了,土匪等的就是有钱人,他穿戴讲究,土匪能让你跑了吗?他跑了,土匪吃啥?

  还好,土匪只求财,他们抢了刘艺晨所有的钱财和衣服就走了。头上的伤是自己在慌忙中逃跑,不小心碰的。俗话说:“财不露白。”穿这么好,在灾害之年,不遭土匪抢才怪呢?

  刘艺晨在这窑洞里,吃了王德志带的干粮和水。休息了半天,有了力气,他们准备回家。王德志扶着他走出了窑洞,走过一段路后,王德志又给刘艺晨找了一根棍,让刘艺晨撑着,做为临时拐杖。

  就这样他们慢慢地,一直走向回家的道路。沿路上,他们白天赶路,晚上找一个能避风挡雨的地方休息。在这几天里,王德志只要遇到村庄就挨家挨户讨饭。刘艺晨地主出身,虽然穿着王德志的衣服,破破烂烂,和贫苦的农民差不多,再加上身上有伤,更能得到别人的同事,但他却开不了那个口,去农家讨饭。王德志讨上了饭,他俩就分着吃,讨不了一口饭吃,他们就一起挨饿,继续赶路。对于穷人都是仇富心理,但对王德志来说,财主平时就是再狠心,现在也是一个村的同路之人,他也要好好照顾刘艺晨。就这样,王德志和刘艺晨一路同行,一路讨饭,没过几日,他们就要到家了。

  快走到本村后,他们选择顺着河坝走,因为沿河就是刘艺晨家的水田。刘艺晨看着自家的水稻给王德志炫耀着说:“德志啊!你看我家庄稼长得多好?大旱之年,有这样的庄稼真是不错,只是雇佣了两个长工,太不像话了,他们怕热,只要太阳一出来他们就不干活,你看那地里的水草。”

  王德志看着刘艺晨家的水稻,想起了穷人家山上的旱地,只要天不下雨,就会颗粒无收,他叹了一口气对刘艺晨说:“刘老爷,你就知足吧!我要是有这么一亩水田就知足了。”

  刘艺晨听到这,手一指中间的一亩地说:“德志,大恩不言谢。我今天就把那一亩地划分给你。”

  王德志看着刘艺晨指的那一亩地,先是心里一热,过后却又想,你现在和我患难与共,过后你肯定会舍不得。……

  他们俩,到了村口以后。就各自回家了。谁能想到,过了一日,刘艺晨请王德志去赴宴,并盛情款待,在宴席途中,刘艺晨写了契约约,正式把他指的那一亩地划给了王德志。

  王大爷说完这事,又拿起水烟吸了一口。这时有人问:“这茂生爹救了刘贪财爷爷的命,他们家应该感谢,没想到他们家,恩将仇报,太没人性了,两代人就让他们一座坟一个,活埋了!”

  这时,又有一年轻小伙子问:“大爷,刘家把这一亩地划给了茂生爹,并且写了约,为啥他父子俩还要买回去呢。”

  王大爷说:“刘贪财非要买回那地,是因为他儿子淹死在了王茂生家地里,刘自持要买回那地……哎!这又是一段孽缘啊!不妨也给大会说说吧。”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