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一份契约一条命

第六十七章 喜泪

一份契约一条命 申军燕 1623 2020-03-10 21:18:10

  王大爷坐在自家客厅内,吸着水烟,默默地流着眼泪。乡亲们都去送老二最后一程了,王大爷因身体原因,家人没让他去,怕他伤心过度,再一次发生意外。他在家,只能默默地流泪。在流泪之际,他回想着老二“短暂”的一生。就在这时,门口一人喊道:“爹”。

  王大爷听出来了,这是老二的声音。王大爷以为这是错觉,因为,自从他听到老二,没找到的消息后,他老出现幻觉,老听见老二在叫喊他。他每次听见这种幻觉,总希望这是真的,但事与愿违。他有时还幻想,有一天老二回来了,走进门,叫他一声“爹”。

  王大爷想到这,猛地双手抱起头,嗡嗡地老泪纵横。在王大爷抱头哭泣中,他又听见了老二叫他:“爹,你哭啥呢?”,听这声音,就在他眼前。

  王大爷抬起头,老二笑容满面的就站在他面前。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王大爷惊喜的眼,再看四周,他的家人和乡亲们,都站在门口,看着他。这些人流露出,甜甜地微笑。

  王大爷站起身来,伸出手,摸了一把,脸上的鼻涕和眼泪,猛地,张开双臂紧紧地抱住老二,激动地哭出声来:“我的儿啊!你可吓死你爹了。”

  老二抱着他爹说道:“爹,我没事,我回来了。”又对着王大爷的耳朵悄悄地说:“爹,我是茂生和那两人送我回来的。”

  王大爷听到这话,脸上立即,浮现出了笑容。王大爷抱着老二,在背上拍了两下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王大爷放开了老二,走到门口对乡亲们说:“乡亲们!这几日多亏了乡亲们。只是,家里客厅狭小,容不下这么多人,你们就在院子里稍等一会儿,我让家人为大家烧水做饭,招待大家,都留下来在家吃顿便饭吧。”

  乡亲们一听这话,都说:“不了,不了,只要老二能平安回家就好,这也算是虚惊一场。”

  有些人说:“怎么能在您这吃饭呢?老二安全回家,我们也该回去了!”

  众乡亲都各回各家了,王大爷家人站在门口,一一相送。等家里的乡亲们都走完了,王大爷对他的儿子们说:“走,到里屋说话。”

  王大爷来到里屋,这时刘秀已让人抬到了床上。老二看见刘秀在里屋,不好说这事,站在原地。王大爷说:“没事,你说你的,刘先生已经不是外人了。”

  王大爷又对着刘秀说:“刘侄儿,前几天我给你说,巧儿我会想办法从刘府救出来的,但那时候,我还不确定,这事能不能成。现在,我可以肯定地说,巧儿有救了。”

  刘秀看着王大爷说:“王叔,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就是把巧儿从刘府救出来,她以后又能上哪儿去呢?”

  王大爷看着刘秀,嘿嘿一笑说道:“我把这事说出来,可不要吓着你。”

  刘秀镇定的说:“王叔,你就说吧,除了生死,啥都是小事儿。”

  王大爷听到刘秀这样说,他开口说道:“其实,王茂生并没死,他让人救出来了。”

  刘秀听到这话,眼睛睁的大大地看着王大爷,他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王大爷说:“我现在做个媒人,让你把巧儿嫁给王茂生,你同意吗?”

  刘秀想都没想随口答应:“我同意!”

  王大爷接着说:“等把巧儿救出来了,让巧儿跟着茂生走,你愿意不?”

  刘秀犹豫了一会儿又说道:“哎!我愿意。巧儿跟着茂生这孩子,我放心。”其实刘秀犹豫是有原因的,他就这么一个女儿,女儿走了,他就成孤家寡人了。自己老了,就没人给他养老了。

  王大爷看出来了刘秀的心思,他又说:“刘秀侄儿啊!只要你以后,好好教孩子们读书、识字,村里人是不会亏待你的。咱穷苦人顾帮,都是一群知恩图报的人。”

  刘秀点了点头。

  这时,王大爷转头对他家老二说:“现在你说吧,你是怎么回来的。”

  老二把他的经过详细给王大爷和在场的人都说了一遍。王大爷问:“这么说,现在他们三人还在窑洞里?”

  老二说:“是的爹,今天晚上茂生要葬他爹的遗骨,葬完才回去呢。”

  “那就好。走,我们去给茂生这孩子帮忙去。”王大爷说

  弟兄三人都看着王大爷,王大爷对着他三个儿子说:“还愣着干啥?泡壶茶提上,路上有人问起就说,老二没死,我们得把老二的东西再挖出来,你不知道咱穷苦人东西金贵吗?”

  虽然王大爷休息了几日,身体见好,但还有点虚弱,可是这事,他必须还得去,所以也没人拦着。这弟兄三人,拿着铁锹,王大爷提了一壶茶水,拿了好些好吃的,父子四人向乱坟岗走去。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