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夫人看着逐渐鲜活起来女儿,才算是松了口气,病着的那些天,蓁蓁总一个人愣神发呆,全然不似之前活泼娇纵,可是把她心疼坏了。
她宁愿蓁蓁变的任性放纵,也不想她整日里在闺房悲春伤秋。
“那也可是巧了,昨日皇后娘娘宫中的人来传话,太子妃也有了,只是未满三月,所以还未声张。”
四夫人轻声说着,眼睛慢慢瞟了眼站在晋阳大长公主跟前的大姑娘窈薇。
太子妃是“八大世家”之一陈氏嫡长女,她父亲是吏部尚书,叔父是江西左布政使,还有一个探花兄长如今外放在庐陵县,前途无量。
她性子和顺,为人处事大气圆滑,是圣上和皇后精挑细选的太子妃,如今嫁进东宫一年有了身孕,才是真的坐稳了太子妃之位。
也是因为太子妃一直未曾有孕,皇后才压着不许侧妃入府。
除了大姑娘,皇上还为太子定了石首辅家的嫡幼女为太子侧妃。
有两个出身这样显赫的侧妃,太子妃就算是陈氏女,若无身孕怕是也压不住,为了东宫后院着想,皇后自然要稳住太子妃。
大姑娘未见丝毫有异,她入宫是为了让皇家安心,可若是她有了身孕,还生了皇子,岂能保证定国公府有没有想法?
她不敢赌。
“这也是件大喜事,东宫有孕便是又稳住了太子之位,不论男女都是皇上的第一个皇孙总归在身份上不同旁人。”
老夫人开口说道。
“太子妃陈氏家世显赫,从她十岁起宫里就透出了口风,便一直都照着太子妃来培养,她也没有辜负宫里和陈家,称得上是未来的国母。”
晋阳拍了拍大姑娘的手背。
“窈薇,我们定国公府入东宫争的也不是那些,你不必出头自是有你的一席之地。”
老夫人等人看着窈薇的眼里总是带些心疼,总归是有些亏欠她的。
虽然她们明面上没说入东宫后不可有孕的这种话,但除了大姑娘之外的其他姑娘们,自来了葵水后便有专门的嬷嬷去调理身子,大姑娘这晋阳大长公主却是从没提起这茬。
府中上下也都是心照不宣,大姑娘不是不知但她也清楚她的使命。
“窈薇都懂的,这些年曾祖母和祖母的教导窈薇都记在心里,入东宫后也自当以太子妃为尊。”
二夫人这个嫡母对于这个懂事的庶女也是带着几分真心,毕竟她的牺牲是换了整个定国公府的安稳。
“太子妃作为陈氏女有她的尊贵,可你也是我们定国公府的姑娘,若是她们欺人太甚,也自有定国公府作为你的底气。”
定国公府可没有把大姑娘扔进太子府就不顾她的意思,既然定国公府的姑娘进了太子府,自然是要有一席之地的。
晋阳和老夫人虽未说话,但眼底都是对二夫人这话的赞赏之意。
“大姐姐,若是以后东宫有人欺负人,你便报信给我,我一定去给你把场子找回来。”
蓁蓁看着她大姐姐眼神关切又坚定。
大姑娘看着屋子里的人,感动的几乎落下泪,总归定国公府一直都在的。
四夫人无奈的伸手点着女儿。
“不许仗着你太子哥哥疼你,随意插手东宫的事。”
蓁蓁对着四夫人做了个鬼脸,逗的屋里人都笑了。
晋阳抚着蓁蓁的手,宠溺的看着她。
“你母亲说的对,太子便是再亲,也不可像对你大哥哥和二哥哥们那样。”
蓁蓁钻头躲进晋阳怀中抱着她撒娇打岔。
众人看着蓁蓁总算是活泼起来,也是不舍得再说什么。
日子是一日一日过着,沐恩侯的终身大事终究是被懂皇上心思的大臣提上朝堂。
朝臣们以沐恩侯年岁已长,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一人远在边疆为由,请皇上不要寒了功臣的心,下旨废除孝昭皇后的赐婚,为沐恩侯另赐婚事。
皇上推拒后,定国公和四老爷主动提出福乐县主年幼,不可耽误沐恩侯,皇上才是考虑了两日,最终废除了婚约,另赐三公主平宁下嫁沐恩侯。
平宁公主的生母徐修仪从入宫便跟在皇后身边,虽只得了三公主一个孩子,但在宫里恩赐却不输那些有皇子的嫔妃,连带着三公主也受宠几分。
这婚事算是从福乐县主手中抢来的,总归是令徐修仪有些忐忑的,但请安皇后不见任何异样,便是许贵妃嘲讽,皇后也呵斥住了,才让她放下心来欢欢喜喜的准备婚事。
沐恩侯身份尊贵又有实权,是不可多得的驸马,便是贤妃所出的二公主和宁也只是被赐婚给礼部尚书家的二公子,虽说这位公子也是年纪青青便已有功名官职在身,若是没有沐恩侯比着,也是不错的姻缘。
但如今有了沐恩侯,这位礼部尚书二公子便不够看了,徐修仪自然是高兴不已。
赐婚圣旨下到原州的时候,沐恩侯正在校场上操练,尚思看着自家侯爷生生把靶子射穿,面不改色的接下圣旨。
“侯爷,您若是不好受...”
还未等尚思把话说完,周煦涵便开口。
“把我营帐里准备的那些生辰礼都烧了。”
“侯爷,那些生辰礼里好多东西都价值千金,便是...”
周煦涵只冷冷的瞥了一眼尚思,他就闭嘴了,但心里却还是在嘀咕。
尚思本来已经架起了火盆,看着整箱大大小小的东西,又不禁替自家侯爷惋惜,偷偷的把东西找人送回了京。
定国公府里看着倒是和往常一样,只是四房的院子里下人们走路变的更轻了,四公子在六姑娘院子里的时候比在书房更多了,其他几个姑娘们也都往四房的院子跑。
“蓁蓁,过些日子镇国公府办赏花宴,咱们一起去吧。”
三姑娘掰了片橘子塞进嘴里,看着正在对着窗户画画的蓁蓁。
她凑近去看,画的却不是窗外的风景,一群牛羊在平原之上,远处错落着的丘陵交映着落日的晚霞,真是好美的一幅风景画。
三姑娘默默叹气,这和祖父书房里那本《山川杂志》里述写的原州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