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永远的幸运儿

回家

永远的幸运儿 罗斯瑟拉薇 2188 2025-10-27 10:27:04

  回到这里居然已经第五年,阿祁想起上学的日子总觉得就像才过了一个长假。

  当初因为学业的缘故,阿祁很少回家,直到五年前结束了学业,才真正要回家来住,一大家子人兴冲冲地要给她接风洗尘。

  他们定了酒店的特大包间,把二十多个亲戚装进一张大圆餐桌。其实这是家里人的常规操作,从前也常常如此,节日啊,生日啊……他们喜欢寻个由头,把一大家都叫齐聚餐,人多才有热闹兴旺的感觉。

  阿祁从小到大经历了许多这样的家宴,只是那两年阿祁只回来过一次,那一次也不过是着家住了一个晚上便收拾东西走了。

  太久没有同这么多人一起吃饭了,也太久没有同这些人说话了,阿祁不禁有点手足无措起来。才习惯了那一个地方的生活,又离开到了这一个地方,不免显得生疏,即使这个地方是她的故乡,这些人是她的家人。阿祁不愿露出自己的无措,他们是她在世上最亲的亲人啊,怎么能拘谨,又不是陌生人。只好装作从容,兴奋夹杂着紧张,一直挂着笑,想显出热络,不让亲人觉得异样。只是偶然间看到奶奶的眼神,分明就像在打量外人,阿祁假装没注意到。

  开席一会了,家长们,主要是男人们,大概带了许多期许想要验证。他们是如此热爱和关心国家政局,每日新闻,指点江山,聚在一起便是小联合国,各国的大小事尽在掌握,只恨当年没机会走上政坛,只好在民间发挥余热。他们早想展开国际化会谈,只缺这么一个对家,在那里呆了一年多,她得算半个英国人,那些资本主义的做派是藏不住的,他们心照不宣,已经决定在这饭桌上先打败这个半拉子的英国人和半拉子的资本主义,给这个外国代表展示一下爱国热情和大国发言。

  阿祁感觉到他们的摩拳擦掌,饭没吃几口,已经有人开口了。但不能一上来就激进,失了大国的风范,于是他们开始讨论阿祁去的国家,克制着使用词语和语调,这中庸的把握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看过的那些外交部发言记得也不那么清晰了。不过道理是如此明显,我们国家是如此完美,即使有点瑕疵,那也只是小瑕疵,不像资本主义的做派。

  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劲,他们开始此起彼伏演讲着祖国的发展飞速,早已是某些国家所不可比拟的,这不会出错。他们克制着,但也没有停止过,要战胜这个半拉子外国代表。

  阿祁觉察到他们的敌意,有点摸不着头脑,要在她那儿分胜负吗?只好对他们的发言不置可否,多是笑笑不语,赶快吃饭。

  没得到同等的回应,他们开始不满这个半拉子代表,不说话,他们又不是在唱独角戏。于是,其中一个发言人请阿祁单独谈谈这一年的见闻。

  阿祁并不喜欢加入这样的谈话,总觉得这是大人的话题,她不感兴趣,她也不是大人,她忘了她的年纪早已经足够大人。各个发言人们都鼓励她谈谈,阿祁只好努力回想了一下。

  “那儿的酒吧文化活跃,人们喜欢端着酒站在酒吧门口聊天,下班时间一排酒吧乌泱泱地热闹,几乎都是站着的,也不嫌累。”阿祁才说完,一个发言人马上接过话“资本主义下的人就是格外贪图享乐,怪不得现在要被我们反超......”

  阿祁又想了想,“那儿比较尊重个人的时间,员工都准点下班,下班或放假时间根本没人,圣诞假期时连地铁都停了,我们当时不知道,那天只得骑自行车,冻得手好疼…”立刻有发言人回应,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懒惰和自私,我们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

  “那儿有许多街头表演,地铁站里也会有人唱歌拉琴,像随时出现的音乐会。”他们把脸一扭,只觉阿祁是小女儿做派,这有什么,还值得拿出来与他们辩驳。

  阿祁略觉苦涩,如果这些都不是他们想听的,她不想与他们争论哪个地方更好,事物本就有它的两面性,事实也不会因为被争论而改变它的好坏,况且她从来对政治都不感兴趣。只是这还要说什么,还是认真吃饭。

  他们还在高谈阔论,说起家国情怀都很用力,似乎突然比了起来。突然又想起阿祁,于是提醒她,不要老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阿祁不明白怎么自己给他们这种感觉了,只能说哪里的月亮都是一样圆。

  他们开始失望。这个代表人不辩驳,甚至退缩,他们直接未战先胜了。这有什么意思!赢,是毋庸置疑的属于他们,可是酣畅淋漓的辩论过程,也不能完全省略啊!只要阿祁开口,他们立刻就可以搬出充足的证据,证明祖国比英国,不,是一切外国都要好得多。

  他们扫了兴,停下话口,吃了会菜。高昂的斗志才开了场,眼看着就要夭折。真恨铁不成钢,阿祁不是个好对手,没有一个上流社会贵族的该有的自信,这就认输?资本主义虽不怎么样,也该与咱社会主义战几个回合!更何况,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问题几十年没有结果?今天也不可能在这小小饭桌上得出结果。本就是说个热闹,何至于此。看阿祁那副样子,也不跟他们争,专注着吃,怯弱的样子倒显得他们急着,失了体面,只得先作罢。

  还好女人们不谈政治,只问问阿祁在外边都吃些什么,能习惯吗,物价怎么样,是不是总吃汉堡薯条,都是些上火的东西。阿祁表示确有其事,那儿的主食基本都是各种土豆,阿祁刚好爱吃土豆。本土菜比较单一,好像只有炸鱼薯条出名,但各国美食都齐,不明白怎么总有人说那里没得吃。阿祁自己也能做点饭,吃的问题一点没有。

  佳肴相伴,总算也是其乐融融。席过一半,又有长辈要阿祁谈谈感想,说说经历。阿祁本不健谈,平时听得多忘得也多,偶尔的聒噪也都是一时兴起的喋喋不休。此时要她说,脑袋忽的空白一片,也只好大方地站起来,笑着说了句“希望大家越来越好”

  “多说些”

  “你们还想听些什么”

  这话问的大家一时语塞。

  阿祁依然站着,这片安静中看到正对面的奶奶,虽对着她笑,目光还带着一点对外人的客气,或许的确离家太久,一时与大家都生了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