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凌晨3点28分,对姚远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这样伴随着头痛、心跳加速的失眠夜,断断续续了3年,对她来说,晚上10点能顺利睡着,就像是上天偶尔给的眷顾,倍感幸福。
和往常一样,打开手机,刷各种短视频平台,看看新鲜有趣的段子,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用手机和视频记录自己有趣的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点滴从而感到幸福和满足。如果这种满足感会传染,那就是姚远刷这些短视频最初的向往。
为了能够健康刷手机,每隔一就会变换一下姿势,比如左侧卧改成右侧卧,为了能保护颈椎,她保持着“仰头”的姿势,为了保护眼睛,将手机调成夜间模式或护眼模式,并且时不时的提醒自己,眼睛离手机屏幕远一点。这些,或许有效吧。
黑夜,或许是因为四下的寂静,或是纯粹的黑暗,总能让人忍不住陷入思考,或者突然想起从前不经意的某些事情。
是哪个瞬间,让她开始慢慢走上这条不归路的?生活就是这样猝不及防的,当你刚刚终于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却偏要又给你当头一棒。这可能就是命运,我们竟然无力抗争。
诊断报告上赫然的几个字,将对姚远的人生画上句号。接下来的日子,成了死亡之前最后的时限。
“要忍住,不要慌”,可是眼泪还是会背叛她一样的流下。她也想象过自己会有如此的结局,当初还一副洒脱相,如今,或许能真的派上了用场——如何度过最后的人生。
首先,放弃治疗,3年下来的精神和肉体折磨,已经没有什么求生欲可言,就算不是这样,可能也会说不定某天结束自己,这点姚远很明确。
那么接下来的时间要怎么过呢?
闭上眼,姚远在心里默默的想着,可能会申请保险理赔,买了那么多份保险,不管符不符合理赔标准,都可以申请一下,算是给父母流下一点养老钱。然后是该不该告诉家人的问题,这点她还没有想好,哭哭啼啼的场面从来都不是她能够适应的,而结婚证上的另一人的反应,她还不能确定。
去旅行?到过没到过的地方,来一场心灵的救赎?是个好主意,没有遗憾的等死,是对自己最后的负责吧?
回想过去的30年,她胆小、懦弱、没有自我。或许是习惯了小时候的物质匮乏,即使后来有着不错的薪水,也会因为多花点钱来取悦自己而事后感到自责,但又忘不了取悦自己后的开心,这样的矛盾体,仿佛在这个夜晚瞬间释然了,对呀,买有什么值得纠结和矛盾的了呢,反正最坏的样子也就这样了嘛。
她的朋友们呢?又会有什么反应呢?距离小萌车祸也有5年时间了,医生也是下了病危,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的,虽然最后抢救回来了,但从得知病危到相救回来的那些天,朋友圈中每个人也都在为自己的工作打拼,无暇时刻想念。对于佛系姚远来说,或许,她的朋友们也会当初一样些,把自己忘了。其实她更喜欢这样的结果。
她的丈夫,或许是种解脱,他心中的白月光,终于可以在她离开之后,光明正大的把名字从通讯录中、微信中改回自己的名字,时刻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