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风听得认真,此时眉头一舒,轻轻拍了拍师弟的肩膀,“你将苏家打理的好,师父也是赞许过的。”
苏文红着眼,静默的听着,白净纤长的手一下下抠着扇柄上那精致的雕花。
曹风叹了口气,伸手取过那扇子,“你何苦糟蹋这些精巧玩意儿,坏了多少人的心血。”
苏文撇撇嘴,“身外之物而已,我还有许多。”
在曹风心中,这位师弟毕竟小了许多,有心哄他,只看着那扇坠子打趣道,“这般精巧,可是那位素月姑娘赠予你的?”
早些年苏文还在山上时,总是提起这位“素月姑娘”,是他书童之妹,直夸她是上天入地都寻不到的好姑娘,如今也不知娶了没有。
“她嫁人了,前些年就嫁人了,”苏文拢了拢袖口,漫不经心。
春日里,总是能听到山间许多莺啼燕语,唧唧喳喳,甚是悦耳。
休息过的工人们又在热火朝天的扯柱子了,工头一声一声吆喝着指挥,很是卖力气。
曹风看着山间布满的翠色,又看看身旁笑眯眯的师弟,心下不禁暗叹。门派中人皆道这位定是上辈子修下的福缘,不但能得掌门青睐,下山后更是混的风生水起,教人好生羡慕,却不知师弟这些年,并不如人眼中那般好过。
“师兄,这前门的布置你可满意?”
苏文摇着扇,大手一挥,一副指点江山的得意样子,曹风见他这副做派,不禁摇了摇头,“师弟如此大方,叫师兄心下难安呐。”
岂止是大方,简直就是奢侈。再怎么说,故青派也只是武林中一脉,这般嚣张的门面,终是有些不妥当的。
“就是要叫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瞧瞧,即使我派遭劫衰落了,也是有气势的,绝不许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小门小户来说三道四。”
苏文将折扇一合,义愤填膺的就着虚空比划了几下,好像真的要同谁打起来一般。曹风忍俊不禁,虽仍是觉得不妥,但师弟的话也不无道理,默许了。
曾经的山门是很朴素的,非要说些什么特点的话,也只能用“古朴”来形容,毕竟是有些积淀的名门大派,恢弘是一定有的,但也仅止于恢弘,并不甚耀眼。
而如今,眼瞅着另一根金色的神龙柱就要落成,原本古朴的门面登时变得犹如仙境大门,好像从这里跨进去便可一步登天。
“师弟如此手笔,家中的生意,可还照应的过来?”
曹风终是忍不住担心,且不说苏文在山上耽搁的这些日子,就是如此铺张挥霍的重建师门,也不由得令他替师弟的钱包发愁。
苏文眯起眼睛看了眼云中溢出的暖光,笑笑,“我爹去年就过世了,家中叔伯不同心,将家拆的支离破碎,”他状似漫不经心地理了理袖口衣摆,声音闷闷道,“我带着家产投奔师门了,这些年我呕心沥血,到了了也只落个金银之名。”
声音越来越低,到最后一句简直要听不见了,曹风听了大概,心里也隐隐明白了,师弟竟是为师门散尽了家财。
看着身边衣着华丽,身形笔挺的人,想到当年他下山时的踌躇满志和下山后的风生水起,曹风几欲开口,却也不知说什么才好,只得轻叹一声,握了握苏文的肩头。
两人就这么沉默的看着神龙柱逐渐落成,最终在霞光满天中,山大门也重新漆好,华丽恢弘的一片光景,宣告着重建正式完成。
“师兄,师门有我,你且去吧。”
苏文看着曹风,眼中是熠熠光彩,“师父的仇,师门的仇,还有咱们的掌门师妹。”
曹风沉默了一阵,点了点头。
有苏文打理门派事务,他十分放心,且不说如今的内务本就无甚要事,便是曾经鼎盛时,苏文要打理他也是放心的,师父曾就属意他,奈何这位师弟志不在此。
一夜的密谈,两人将信息做了一番交换,苏文答应会召集外门弟子和新的弟子一起寻找掌门的踪迹,也提醒曹风时刻提防歹人,“那人,定是诱饵,师兄若是要去泛城,且带上这个,”说罢,将一令牌样式的东西塞给曹风。
曹风拿起细看,是一青色木牌,上刻“辛”字,样式简单,看不出什么来,便问道,“这是何物?”
苏文甩开折扇,徐徐摇着,“那城主的庶子金七少是我一个伙伴,早些年与我苏家有许多生意来往,也欠我些人情,师兄去他家地界上寻人,许是用得上的。”
提起泛城的城主,曹风想起武林大会那日,那位不合时宜的金冠男子,城主金于禅,不禁皱了皱眉。
苏文察觉到他的小动作,轻笑一声,显然是知道这位师兄怎么回事的。
名门正派,一向只与以精妙武学为誉的大派往来。泛城虽名列四大派之中,却是以经商为主,把控着漕运命脉,与朝廷做交易,这样的所谓“门派”,曹风,乃至正统弟子,都是有些许瞧不上的。
本就是武林中人,大家以武会友,以武论道,对于泛城这样武学不精,却经商经的热火朝天,还要跻身四大派中的地方,苏文自是知道自家师兄想法的。
“金七少不比那些骄矜的贵家子弟,是有些本事的,师兄不必介怀,若用得上尽管去找他,若用不上也不打紧,师弟我只不过是多操些闲心罢了。”
话说到这份上,曹风本就不是矫情之人,自然而然便收下了,想了想,还是将《冠云真经》的《大成篇》口述给了苏文。
“你下山早,有些不清楚,《大成篇》一共二十四式,师父只传我这些,最后的十招,是只有掌门才可以修习的,我没见过,想来只有掌门师妹知道,不过你我若是能习到第十式,便是难得了,我也只习到第九式而已。”
苏文听得心中惭愧,只知自己才习到第三式就下了山,难怪贼人也能轻松胜过自己,不由得暗下决心要刻苦练习。
待到天色隐隐发白之时,曹风便收拾行囊,准备上路了。
站在崭新的山门前,送行的只有苏文这个师弟,曹风望了望龙凤柱,又望了望朱红门,心下感叹不知下一次上山又该是什么光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