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即使你闯不过这一关,无垢药液也足以护住你的心脉,让你不至于暴毙而亡。”似是看出了宁墨面容上淡淡的忧虑,浮生老人开口道。
宁墨摇了摇头,却是沉默不语。
如果是之前,他还真的有些担心修炼《九劫不灭经》的风险,但是现在——不成功,便成仁!
“参天之劫,加诸己身,裂经断脉,再造乾坤……”
宁墨默念着《九劫不灭经》中第一层的口诀,同时按照其中的秘法,开始自绝己身诸脉,要破后而立。
不得不说开创《九劫不灭经》之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虽然浮生老人言称不可说,但宁墨对于这门心法的开创者隐隐有了猜测。
这应该是一位人族圣体开创出来的功法。
试问上古之后,圣体为何变成废体,无法修炼?
最大的原因是外界诸般灵气无法渡入己身,没有这些力量之源,何谈武道,何谈修炼?
在上古之前,圣体之所以很强,是因为特殊的引气之法,加上天地所钟。
但上古之后,引气之法传承断绝,天地大变,圣体为天地所不容,更是身如铁石,外气难入。
这就相当于一个无漏之体,但却是一个无进亦无出的无漏之体。
而《九劫不灭经》的精要之处,就在于打破这种“无漏”的格局,先自毁圣体,再一步步重塑,最终完善圣体甚至将圣体改造至更强!
理论上《九劫不灭经》共有九层,每一层对应一劫,先破后立,最终九劫加身,功德圆满,成就九劫不灭圣体金身。
可惜即使那位开创者惊才绝世,也只开创出了对应后天境与先天境的两劫。
肉身劫、真气劫。
第一步自然就是肉身劫,自绝经脉,就是自毁肉身,一旦功成,则后天境的修炼将畅通无阻。
忍受着如同万蚁噬心般的强烈痛楚,宁墨正一点一滴地将自身的经脉搅成粉碎。
而这些经脉碎片,又在宁墨引导的温和药力之下,渐渐地重聚在一起,形成一条条全新的经脉。
并且,这些全新的经脉更加宽大、通畅、坚韧。
如果说原本宁墨在身体上的武道天资是三的话,那么重塑经脉之后,他的天资能达到九的程度。
这一点都不夸张!《九劫不灭经》不愧是夺天地之造化,在苍天眼皮子底下寻求一线机缘的心法,重塑经脉的秘法暗含玄机,宁墨按照其中要诀,配合无垢药液,却是将经脉改造得更为适宜修炼!
足足一个时辰过去,宁墨即使身处冰凉的药液之中,依旧汗如雨下,剧烈的痛楚让他不住地颤抖着,但他仍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人身上共有十二路正经,加上七经八脉,各种复杂支脉,一旦有一条未竟全功,那么宁墨的圣体重塑将会有巨大缺陷,甚至会影响到他未来的武道之路。
对于这一点,浮生老人自然是早有交代,所以宁墨哪怕是疼痛到快要昏迷,也是凭借着意志力硬挺着坚持了下来,对于他来说,既然做了,自然要做到最好!
不得不说,宁墨虽然贵为世子,又不习武道,但自身意志力却丝毫不显薄弱,或许是家族遗传,又或者是从小受到的教养,让宁墨很少屈服,意志也异于常人的坚韧。
浮生图中,浮生老人将宁墨的表现尽收眼底,苍老的眼神中却是止不住的赞赏。
武道一途,除了天资极为重要,心性、意志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而眼下看来,宁墨实在是一个可造之材,这让浮生老人老怀大慰。
“噗!”
终于,当宁墨吐出一口浑浊的血液,将整个药浴木桶内残余的药液都染成暗红之色,整个重塑经脉的过程才算是彻底完成。
而宁墨,却已经歪头斜靠在桶壁,昏昏沉沉地睡去。
……
当宁墨苏醒过来的时候,外面已经是暗幕降临,好在宁墨此前就交代过下人,今日不用过来送膳,否则被下人看到他昏迷在血色浸染的木桶里,恐怕得吓晕过去。
“墨小子,你现在试一试《紫阳功》的观想之法。”
在宁墨清洗了一番身体之后,浮生老人开口道。
宁墨也是满怀期待,再次观想【大日紫阳图】,果然成功感应到游离的天地灵气。
当然,这一步他之前就能够做到。
最终要的是引渡灵气,进入体内。
这一次,宁墨小心翼翼地将灵气因子拉至百会穴上,而在宁墨略微有些紧张的精神注视下,灵气因子成功汇入了他的百会**,并且通过百会穴,在他宽厚坚韧的经脉中游梭了起来。
“凝炼内息之种!”浮生老人提醒道。
宁墨会意,早就将《紫阳功》凝聚内息种子之法熟烂于心的他自然不会出丝毫差错。
一步一步将游梭的灵气因子汇聚在丹田之中,最终凝聚成一枚火红色的小火苗,在丹田中起起伏伏。
这就是《紫阳功》的内息种子,宁墨暂且称之为紫阳内息。
“成功了!”
即使内心早有准备,宁墨还是止不住的喜悦,毕竟一天之前,他还是那个无法引气入体的武道废柴。
“可曾感觉到《九劫不灭经》的好处?”紫府**,浮生图中,浮生老人促狭问道。
这一次宁墨倒是没有出言反驳,而是点了点头。
《九劫不灭经》与其说是一门心法,不如说是一门秘术,一门只有圣体能够修炼的独门秘术。
通过这门秘术,圣体能够改造自身体质,并一步步完善。
从一个无法引气入体的废物体质,重新变成上古时代威名赫赫的人族圣体。
所以,《九劫不灭经》并没有什么观想之法,也没有引气之法,没有凝聚内息种子的法门,甚至到了真灵劫的部分,也没有凝聚先天真气的诀要。
但是,《九劫不灭经》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劫”字,引劫自渡,逆转乾坤。
宁墨感知到自身初成的内息种子,那枚红色的小火苗。
按照《紫阳功》所述,初成的内息种子因人而异,但最大也不过尾指大小。
然而宁墨的那枚小火苗,却比成年人的大拇指还要大一些,并且其中蕴含的阳、火属性,精纯凝炼,根本不像是一门玄阶中品的功法能够凝聚出的内息种子!
而究其缘由,自然还是在《九劫不灭经》之上。
是这门残缺帝经让他修炼任何功法都变得无比契合,简直拥有改造功法的效果。
“呵呵!小墨子,《九劫不灭经》厉害的地方可不止于此,现在你已经是一劫金身,不仅肉身远超同阶,更是能够修炼任何属性的心法,同修多门心法也无须担心爆体而亡,圣体可熔炼天下万物,更何况是《九劫不灭经》改造过的圣体!”
“什么?我能同修多门心法?”宁墨这次是真的震惊了,他原本以为《九劫不灭经》只是让他能更适合修炼,相当于改造他的天资,但没想到竟然还有这种功效。
“这也不完全是《九劫不灭经》的功劳,圣体本身是大道宠儿,诸天万道皆可入,所以拥有熔炼万物之能。只是上古惊变之后才被封印了而已,《九劫不灭经》只是帮你开启封印的钥匙。”浮生老人解释道。
宁墨了然,内心喜悦却是更甚。
他喜阅杂书,对武道常识有所了解,人体的力量若是过于繁杂,就会导致力量冲突,所以一般武修都会选择一门心法修炼。
而如果想要换一门心法,都必须找一门和原先的心法极为契合的,比如原本修炼的是火属性的心法,那么即使是要改修心法,也只能往火属性一侧的心法去选,否则就会有力量冲突,爆体而亡的危险。
除非是身具特殊体质的天才,这种人是凤毛麟角。
当然,宁墨现在成了这凤毛麟角的其中之一,而且还是凤毛麟角当中的凤毛麟角。
毕竟他是人族圣体,可修万道。
别说是两种心法,哪怕是三种、四种也同样可修,因为他的体质能够压制这种力量冲突,并且维持住其中平衡。
当然,心法这种东西,即使能够同修多门,也不是说越多越好。
因为如果要保持每一门心法的进步,需要的是加倍的时间,加倍的资源。
相当于一个人修炼两个人的量,三个人的量……
当然,好处就是底蕴更深厚,而且没有短板。
“你最好不要同修太多心法,否则会影响你的武道进度。”浮生老人仿佛是怕宁墨误入歧途,出言提醒道。
“当然,若是你能得到上古时代圣体修炼的功法,那就另当别论了,嘿嘿。”
“哦?上古时代的人族圣体修炼的是什么功法?”宁墨好奇问道。
“人族第一皇——燧人氏,修炼的是《本源炎经》,这是他自身所创,熔炼天下万火,诸般异火,尽归己身。”
“第二代人皇——轩辕氏,也称黄帝,修炼的是《混沌内经》,这一位可是相当于同时修炼了九种属性的心法,并且熔炼归一,化为混沌。”
“三代人皇——禹皇,修炼的是《山河九鼎》,这位人皇借鉴了一代人皇之路,熔炼天下异水,以水聚鼎,九尊本源鼎器镇压人族疆域,彼时的人族疆域被称为九州,就是因为禹皇大人的定鼎之功。”
浮生老人如数家珍般将人族三代人皇修炼的功法娓娓道来,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得知的这些上古秘闻。
也许,这家伙就是上古的器灵?
宁墨也不知道浮生图是什么根脚,人族比较出名的圣器他倒是知道一些。
但他知道的都是第八纪的圣器。
比如第八纪人族九圣之一,苍生剑圣的离苍剑,无回刀圣的沉沦刀等等。
毕竟第八纪结束距今不过千年,很多的历史传记里对于第八纪的传说都会有一些记载。
但饶是宁墨通读百书,也未曾听闻浮生图这一人族圣器。
也许这贼老头真的来历不凡,是上古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