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灵异

两道心门

007翠合村

两道心门 热水和馒头 3253 2020-04-26 19:26:00

  徐阳看着“三个火枪手”发来的消息,迅速在手机按键上敲出一行字,“你是那个快递员!”

  “徐阳!”

  刘晓东喊住了他,示意不要回复。

  “明明在给案子提供了帮助,却不现身,背后的原因还得查!先切断与他的联系!”

  “看他下一步动作?”

  “是的,咱们还不能准确判断他的想法,只能通过线索靠近他,逼他露出意图。”

  7月4日,09:00。

  二人按照协议地址,驾车来到甸县仁德镇的一处村口。

  村子不算大,远远瞧过去,估摸有七八十户。

  刘晓东摇下车窗,招呼着路人问了一嘴,“大娘,这里是不是翠西村?”

  “已经没有翠西村了,这是翠合村。”

  “那翠西村呢?”

  “合并了,几个村子合在一起的,以前叫翠西村!”

  “那村里老田家在多少号?”

  “老田家?翠合村没有姓田的!你们兴许是找错了!”

  感谢后,刘晓东将车子发动,一路打听着去了村部。

  村长和几个村民围坐在村部大院,正谈论些家长里短。

  “您好,老村长,我是盘江市北江分局的。”

  刘晓东上前打了招呼,顺带出示证件。

  “是这样的,我们正在办一个案子,今天特意过来,想了解点情况。”

  村长看过证件后,先将村民散了回去,再把刘晓东和徐阳邀进村部,拉到房间里角。

  “同志,村里出事啦?”

  “组织这回是来抓人的?”

  “哪家的小儿子犯了事?我现在就带你们去!”

  村长很重视,也很积极,具有大局观念。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村里突然来了警察,算是一件大事。

  闹不好全村村民都会赶来围观。

  “没这么严重,你误会了,老村长!”

  “我们这次来,是要找这个地址,户主姓田。”

  徐阳将提前写在纸上的地址递了过去。

  之所以隐了协议内容,二人也是担心村长看过后太敏感,守不住嘴,影响办事。

  村长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地址,摇了摇头。

  “我说同志,是不是搞错了?”

  “我当了近四十年村长,村里哪家小儿子半夜尿床都能知道,但这地址的户主,不姓田!”

  “不姓田也没关系,您带我们去一趟这地址,引荐引荐,上家里看看,成吗?”

  这下村长将眉头锁的更紧了。

  随手将纸张递了回来,似是有什么难处。

  “不瞒你讲,同志,村里已经没这家人了,去不了!”

  “人已经搬走了吗?什么时候搬走的?”

  徐阳掖不住心思,赶紧问了一嘴。

  村长却搓了根旱烟送到嘴里,老态的坐到凳子上,吸了起来。

  “这里本来是翠西村。”

  “好些年前,上头搞规划,把旁边俩村子合过来,改名翠合村,不然村子没这么多人!”

  “大家起初不愿意合,后来上头给了政策,每户都有补贴,重新盖房子。”

  “原先属于翠西村的房子,早拆了!”

  “你们给的这个地址,已经不在好多年了!”

  “上头补贴的三万块,曲小子回来领走了!”

  曲小子?

  地址的户主不姓田,姓曲?

  刘晓东与徐阳互望一眼,心里“咯噔一声”,真的搞错了?

  可大老远来一趟,总不能无功而返。

  况且口罩虾能在协议上填这个地址,其个人身份起码与翠合村有些联系。

  “老村长,您是说户主姓曲?”

  “可不是嘛!叫曲建单,我看着他长大,一直叫他曲小子!按辈分,他得管我叫声老叔!”

  “噢!老村长,还有一点,您别介意,这户主腿脚怎么样?”

  “咦!我就说你们搞错了!曲小子正常着呢,干农活的时候,腿脚可不得了,比别人能干!”

  “那他是什么时候回来领补贴的?还能联系上吗?”

  村长将抽剩的烟头在鞋底划拉了几下,随手丢在地上,长吁短叹了一气。

  再搓了根旱烟。

  “以前倒是个好小子,后来去了省城,不行啦!人变了!”

  “曲小子进省城,得是80年前后,那年他爹病死了,村里人帮着处理好后事,他就去了城里,说是要闯个人样儿!”

  “上头开始规划合村,是曲小子走了两年后的事。”

  “哎!他不肯回来住,说是城里好,也不跟我说在城里做什么工作,领了钱就走。”

  “85年的时候,给我来过一封信,说是娶了媳妇,准备补登记手续,要我给他寄个户口。”

  “也不知道曲小子收到没有,寄过去就联系不上了。”

  依村长说话的语气,可以看得出,他对曲建单很挂念,也有些怒其不争。

  随后狠嘬了一口烟嘴,突然醒过神,凑上前。

  “同志,不是曲小子在城里头犯事了吧?我了解他,心不坏,是个好人!你们可得调查清楚,千万不能乱抓人!”

  “您放心,没犯事!刚才跟您解释了,我们就是来了解了解。那封信还能找着吗?方便的话,我们想看看。”

  徐阳搭了话,安抚着村长,顺带朝刘晓东递了个眼色。

  二人打着配合。

  刘晓东会意后,也赶紧接过话,补了一嘴。

  “您别急,老村长,不是他犯事了!”

  “您慢慢回忆一下,信还在不在,是不是放在什么地方了?”

  村长这才放心了些,坐回凳子上,依然是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半晌没出气。

  户主姓氏对不上,刘晓东与徐阳急在一旁。

  可线索已经查到了这里。

  如果那封信还在,或许还能找到些有价值的信息,至少信封上会有寄信地址。

  若是信已经不在了,按照眼前的情况,村长多半难以记清信的准确内容。

  找不到“三个火枪手”,也找不到老田,想继续将案情线索摸下去,那就难上加难了。

  更别说还原当年的真相。

  二人也做了最坏的打算。

  村长这时缓缓开了口,“同志,好些年的事了,我这脑子...要不,你们在这等我,我回去找找?”

  “老村长,我们跟您一起去吧,也省的您再跑回来一趟。”

  “也好!你们跟我去,晌午在家里吃顿饭。”

  刘晓东并未打算把时间耗在翠合村,便托口案子忙,婉拒了村长的好意。

  再者说,本来就是求人办事,自己又是公职,白白吃人一顿,传出去也不像话。

  徐阳赶紧取了车,由村长指路。

  不一会儿功夫,三人到了村东,下车后,一齐进了大瓦房。

  村长夫人并不在家。

  “呵!这老婆子!”

  “也不知去哪儿串门了,招呼也不打一个!”

  村长嘀咕了一声碎碎念,将二人引进里屋,挨个柜子翻着。

  刘晓东与徐阳不便搭手,只在一旁仔细瞧着,生怕他眼花,漏了过去。

  “找着了。”

  “同志,找着了!”

  “信还在,老婆子收拾的!”

  村长将信从第三层抽屉最底处扒拉出来。

  年代太久的缘故,信封已经泛黄,褶皱不平,但盘江市邮递局的红戳,依然清晰可辨。

  寄出地址写的是:盘江市六华区某某街道15号燃内机械厂。

  字迹歪歪扭扭,不像经常写字的样子。

  收件人为曲一中,也就是村长。

  刘晓东取出信笺,与徐阳一齐阅了一遍。

  “老叔,三年没见着了,不知您身体怎么样,还硬不硬朗?”

  “我上次回去,没听您的话,您生气了吧?”

  “我爹病死的时候,是您张罗乡亲处理的后事,我很感激!”

  “来到省城后,我努力工作,希望有一天能出人头地,也好回村里报答您。”

  “老叔最关心的事,可能是我的婚姻问题,建单也在这里跟您简单汇报一下。”

  “小娟是其他厂子的职工,很漂亮,收入也跟我差不多,每个月有五十多。”

  “5月份的时候,我跟她结婚了,在饭店办的酒席,不算热闹,但也来了些朋友。”

  “小娟很高兴!”

  “我们商量过了,等她10月底把孩子生下来后,让您给取个名,我跟她提过您。”

  “建单这次给您写信,也是因为孩子快生了。我想着,起码得名正言顺,弄个证,也算是合法了。”

  “记得我爹提过,户口托给您保管,说是为了方便您帮我把着人生大事。”

  “我要跟小娟补个登记,这就是我的大事。”

  “我们回来一趟也行,可是,既得花些路费,还影响厂里的工作。老叔,您按信封的地址,给我寄过来,行吗?”

  “建单与小娟就在信里,一起谢谢您了,老叔!”

  信的内容不长,也谈不上丰富。

  不过是受了帮助的后辈感激村长,顺带说了一下自己的生活状态,眼下需要户口本,补婚姻登记。

  刘晓东与徐阳都感受的到,曲建单写这封信时,极具上进心,对妻子也很疼爱。

  是个有家庭责任感的人。

  二人马上也要迎来爱情的结晶,过上幸福的生活。

  难怪村长会说“千万不能乱抓人”。

  “老村长,这户主的样貌,您能给我们描述一下吗?”

  已经有些丧气的徐阳还是不甘,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曲小子是国字脸,眼睛不太大,鼻梁也不挺,一米六五的个头。”

  按照村长的描述,曲建单唯一能与老田吻合的信息,也就是身高了。

  可那个年代的人,不像今天的物质条件,各方面营养都跟得上,一米六几的身高,实在很正常。

  并不能作为有效的判断依据。

  脸型、眼睛和鼻梁,都很普通,没什么特点,满大街一抓一大把。

  更何况,徐阳从长发男那里套到的老田的特征,也与曲建单完全不符。

  刘晓东与徐阳查到这里,便算有了初步结果。

  接下来能做的,还得根据信件的寄出地址往下追。

  谢过村长道了别,二人带上信件,驱车赶往了下一个地点,科技大学。

  核实当年案发后的时间差。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