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

末世之世纪轮回

第七百八十九章 航空港

末世之世纪轮回 星空独步 2161 2025-10-28 22:00:00

  荧惑市产生的大量热源让其在气象地图上仿佛黑夜中闪耀的星光一般耀眼。

  火星庞大的星球引力无时不刻不在吸引陨石,而火星上稀薄的大气让陨石能够在低损耗情况下直接坠落到地表,具有庞大动能的陨石与导弹无异,一旦命中将会对设施造成严重毁伤带来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

  以陨石的撞击频率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尤其是随着建筑区域扩大这个概率将不断提高。

  为此,荧惑市内安装有先进的反陨石防空装置,有源相控阵雷达监控着荧惑市上空空余以及周围空域。一旦有陨石进入到空域上空就会被追踪锁定,引导雷霆之锤电磁炮开火摧毁陨石。将陨石炸裂开来,让每一块陨石碎片都能分流原本含有的动能,弹丸撞击在一定程度上以相反力的方式减少陨石的动能。只需要一发雷霆之锤电磁炮便能消灭一枚陨石。

  此外飘悬于太空之中的卫星将会监控撞击向火星地表的陨石。

  卫星高悬于天际,监察着火星近地轨道上可见的每一个陨石。

  采集到相关数据发送到国际联合火星空间站与地面的数据中心,解算陨石轨道分析判断其运行轨迹,一旦有冲入火星大气的迹象便分析落点。

  如果落点位于地面人造建筑附近就会向那一块区域的人类聚集地发送警告,做到提前预警。

  卫星预警与地面雷达探测相配合,基本能够将陨石危害发生前将之无害化。

  其中也有一些情况例外,如超大号陨石,那就不是地面上布置的防御系统能够应付的。

  就需要位于火星轨道上的舰队出手,发射聚变武器提前一步超大号陨石摧毁将之碎片化,再进一步击碎剩下的大块陨石。

  此外如果遇到流星雨,而流星雨的落点刚好是在人类聚集地内,海量的陨石轰击而来,以人类聚集地内的武器根本无法全部拦截。

  对此的应对是提前撤离,暂时放弃这一块区域,将里面人口全部转移到安全区域,等流星雨轰击结束后再重新修缮整理居住点。

  此外地面上防御系统既然能够抵御高速飞行的陨石,也可以对导弹进行拦截,末日之后的火星上也不是完全平和的地方,有人类叛军在火星上活跃。

  一些掌握火星殖民地的国家在末日之后对局势失去控制,掌控力大降,火星上也出现变故。

  叛军就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叛军是不稳定因素,会直接控制叛乱所在的生态区。

  生态区的技术尚不完善,即便能够自给自足在缺乏外部供应的情况下生活过得很是艰苦,这些叛军往往不满足当前生活,也对未来生活留有疑虑,往往会尝试四处劫掠,壮大自身。

  这种不稳定因素自然是周围生态区所不能接受的,叛军选择的劫掠目标往往是配套有工业区的生态区,在这里能够找到足够多的工业产品维持自身运行。

  而这些工业区承担着向蓝星输出足够产品维持对抗异常生命体的战争中。

  为了清除不稳定因素,火星上各国的太空军会一起出手攻击叛军,直接要摧毁其行动能力,靠着轨道上的舰队直接对地轰炸就行。

  如果叛军所属国愿意,也可以派出地面作战部队进行收复,一个生态区的建设成本很高,如果非必要不宜轻易放弃。

  这个时候荧惑市的地面防御系统就有大用处了,拦截住两拨垂死挣扎的叛军四处发射的导弹。

  除去地面上的叛军,太空军内出现过叛军,一艘舰船或一只舰队叛乱,肆意劫掠蓝星至火星的航道,严重阻扰双方贸易。

  更重要的是火星与蓝星距离过远,无法即使消灭叛军,为了清除这些叛军花费一个半月时候,各国之间组成联合舰队一起动手送叛乱舰队下地狱。

  生态区,能源枢纽,工业区,防御系统是荧惑市的核心,剩下的还有其他功能建筑,如技术研发中心之类的各种研究单位,医疗单位,娱乐设施,通讯网络等。

  哦,对了这周围还存在一个驻军基地。荧惑市生产的工业品中有一大部分是作为军需进行供应,工业区内产出的外骨骼与动力装甲列装多支部队。

  技术研发中心开发出来的新装备也需要有足够战斗经验的人来测试才能有后续改进升级,这种需要投入到战场上的装备可玩玩不能闭门造车。

  空天飞机平稳降落在空港内,采用垂直起降的方式停靠在航空港内。

  相应身份验证在空天飞机挺靠前便已经完成。

  等到航天飞机停稳,停机坪发出隆隆的机械运作声,整个停机坪开始整体向下运动。

  补充穹顶的则是新的一块停机坪。

  承载航天飞机的停机坪向下运动到等待区,随着阀门启动与外界联系空间切断。

  无人机启动开始对空天飞机外壳进行扫描,寻找损伤区域,好及时修复避免影响下一班次的飞行。

  与此同时,一座类似于廊桥一般的设备启动,与空天飞机舱门初特定位置接驳。伴随着空气填入的声音,空天飞机与廊桥间的气压差被迅速消除。

  等一起前期工作完成后,空天飞机机舱门缓缓打开,里面的乘客陆续走出。

  萧佲踏出空天飞机,一脚迈入廊桥之内,顺着指示灯向前行走。最终进入到航空港内,全程不需要穿戴外出航天服,以平常衣着行走便可以。

  等到机上所有人员均完成下机,廊桥与空天飞机的连接将会断开。

  随着连接断开,填充到廊桥里的气体将直接释放到火星大气中。

  由于压差的缘故将会迅速扩散泄露出去。

  每一次登机与下机都要消耗一部分气体储备。

  不过火星大气内相关气体都具备,只需要富集一些然后调整气体组分便可以使用。

  空气的二氧化碳送入到生态区经由植物光合作用转变为氧气同时产出有机质,这些最为经济有效的做法,如果等不及可以使用电化学的方法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氧气来使用。

  同时从蓝星而来的运输舰里都会携带一部分液氮过来,液氮一来可以填充飞船内的气体,二来也在必要时候仅仅紧急散热。

  太空中散热是一大难题,虽然太空温度很低,但太空中分子数量太少,热量耗散速度慢,一旦飞船进入到紧急状态设备全力运转导致热量堆积就危险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