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黎人和清到达了风国的大粮仓,因为王已经许诺了给予九黎人粮食,命令早就下达了。此时九黎人来取粮,管理仓库的小卒自然将粮食拿出来,交给九黎人。
因为这些人也认识清,清也可以将自己存起来的粮食拿出来,他将一半的粮食交给九黎,另一半告诉几人给玉氏送过去。就当是给老丈人的一点回礼。
九黎人骑着马,推着车,能够装很多粮食。而且他们也熟知从此地到九黎的路途,能够在崎岖的路上正常行走。
清去将玉丰接走,他们准备离开风国。
九黎人民还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九黎使团是没有太长的时间在这里久留的,去王宫吊唁一番之后就要离开了。
王后已经控制了风国的最高阶级,并准备立“益”为王。
“王后,我九黎事态紧急,不可在此久留,容我等先行告退。”
王后知道那个被先王提拔的小贵族的名字,但是并没有见过他,在九黎使团的解释之下,王后决定放走“清”。
因为清受过先王的恩惠,如果留下来,可能对她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虽然他们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
于是王后便令武士给九黎人和清放行,让他们回到自己的部落去。
当王后在城墙上看见清回头一视的时候,那颗心中满是震撼,因为他的眼神,和十几年前儿子的眼神,是多么相似啊。
可惜对方不认识她,一点的印象都没有。
既然已经答应放行了,那就任由他们去吧,他应该能够过的很好。未来的路,还很长。
————————————————
到达九黎之后,蚩尤为了感谢清对九黎的支持,让他做了自己的手下。
清不负蚩尤的期盼,在九黎部落兴农耕、修水渠、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
蚩尤感觉到清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清。
十几年后,九黎部落人民富足,安居乐业。九黎的人们传颂蚩尤与清的名字,九黎部落不断强大,不过却缺乏丰沃的土地。
后来蚩尤连年征战,打败了炎帝部落,抢夺了他们的地盘,同时与东夷联盟。
再后来为了争夺河东盐池这个资源宝地,蚩尤与炎帝、黄帝联军在盐池交战
蚩尤以及八十一个部落小首领身披铜甲,拿着铜质刀兵作战。
此时清因病重没有跟着蚩尤去征战,他劝解蚩尤不要和黄帝打这一仗,可是已经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蚩尤没有听从,强行出兵,最后因天气原因,以及黄帝部落玩弄阴谋而败落。九黎军队被炎黄联军打败,蚩尤的头颅被黄帝砍下。
黄帝部落趁着胜利,将整个九黎族吞并,九黎族的人们被称作黎民。都被划到了黄帝部落。
清在重病之中被黄帝部落擒获,姬轩辕听九黎和东夷人说清是一个仁义之人,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又劝戒蚩尤不要经常用兵。便深受感动,派自己的医生来给清医治。
黄帝姬轩辕的部落规模还不算太大,养不活九黎的所有人民。他便想到了让蚩尤的旧部,那位仁慈的小首领‘清’来带领东夷和九黎的人民。
清成为九黎和东夷残部的新首领,继续统治东夷,以居住地为氏,被人称“少昊清”。
此时的黄帝吸纳了九黎的炼铜技术,并将东夷的军队解散。
后来清因为早年脑部受伤,某天脑溢血突发而去世,无法带领东夷走向更强。
东夷首领之位由他和玉丰的大儿子继承。(本书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