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北燕女将三十年

第三十章 将她当作了冠军侯

北燕女将三十年 华德老弟 2842 2020-08-16 21:37:41

  约莫十一月底,阳洛城也落雪了。

  慕容先在孙琰的帮助下,逐步将朝政大权握回手中,崔家遗留在朝堂上的影响彻底消散。

  这一日,处理完政务的他,来到了御花园中闲逛,身后只跟了李公公一人。

  对于皇帝而言,这随从稍显寒酸了。

  没有宫女跟在一旁侍候,也没有妃子陪伴身侧。

  甚至,可以忽视一直弯着腰跟在旁侧的李公公,偌大御花园只有他一人矣。

  看着眼前枝头凝结的白霜,慕容先有些感慨,光阴易逝。

  好多月前,来这御花园时,是因为忙得焦头烂额,不得不来放松片刻。

  那时这里还开着许多牡丹,香气怡人,如今却悉数凋谢。

  “或许来年,是看不着这些花开放了。”

  过了上元节,他要领军北上,亲征丹国。

  身后的李公公,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滋味。

  照顾陛下十余载,如今却不能跟随前去北方,心中自然是有些空落落的。

  另外,陛下即将年满十九,却仍未确立皇后。

  他隐约得察觉到,陛下有些不愿寻求朝中大族女子结婚。

  不知是不是当初太后的缘故?

  如今亲征北方,没有子嗣,若是。。。

  偷偷得抽了自己一个巴掌,暗道:怎能胡思乱想,照顾好陛下就行了,这种事别想着去插手。

  他有自知之明。

  剩下的一月时间,除了处理年前的各项事务,北燕朝最重要的便是商定北征计划。

  户部需要充分考虑钱粮调配,未来一年的花费大头肯定会落在兵部头上。

  而工部则需要检查国中各处官道桥梁,保证北征军的通行顺利。

  兵部则领头制定详细计划,重点只有两个,如何战,如何胜。

  “陛下,请过目。”

  杨丰这一年来,白了许多头发,兵部事务繁重,重担全压在他肩上。

  比如眼下这份计划,熬了三天三夜,几乎吃住在官署内,才做了出来。

  慕容先接过文书,仔细翻阅着。

  读着读着,虽面色不改,但不停皱眉的姿态还是透露出他当前的想法——这份计划不妥。

  虽然他还未上过战场,但祖辈的血统让他对战争有着敏锐的嗅觉。

  比如这份文书中所讲,边塞军同中军及禁军三路出击,于燕山会和,正面与丹国决战。

  若是刚立国之时的北燕,自可组织三路大军,浩浩荡荡的北上。

  可如今北燕的国力是支撑不了这番大动作的。

  “这样的花费太高了,杨部丞。”他拿起一份户部提交的奏折,“今年国库虽稍有盈余,但仅能供给五万大军的军资花费。”

  “陛下的意思是?”

  他背过身,对着身后的北方地图指道:“先夺回河西,以边塞城军为主力。”

  “臣遵旨。”杨丰点了点头,准备回去后重新修改计划。

  “杨部丞,这仗少说要打上三年,最好罗列三步计划。”

  丹国如今共有三大重要基地。

  其一自然是其王庭所在,深居北地,难以窥伺;

  其二是河西地域,即边塞城过往的控制区域,扼守前往西域的道路;

  其三则是燕山北草原,此地牧草肥沃,是丹国重要的草场和部落聚集地。

  因此,至少需要三场大战才能完成既定目标,这也是当初凌雪同他交流时提到的。

  看着地图上自己画出的一道道箭头,轻笑了两声,若真是如图中预演得这般,顺利平定北方,他或许会成为北燕最伟大的皇帝吧!

  “杨部丞,年前一定要拿出计划来。”

  “臣遵旨!”

  年关之际,兵部赶工完成了陛下所提的三步计划。

  第一步,夺回河西,第二步,拿下燕山北草原,第三步,直捣王庭。

  皇始二年二月初十,驻守于阳洛城中的禁军羽林营及中军三个营开拔。

  阳洛城已经很多年未见烽火,因此大军出征时,来了很多百姓围观。

  年轻男子大多十分欣喜,甚至后悔没能入军,随大军北上,征战沙场。

  而女子则多躲于角落,偷偷观察心上人在哪,心里暗暗期待着他能立下功劳,回来迎娶自己。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次出征,会有很多人再也回不来了!

  此时的边塞城,凌雪站在高台之上,表情严肃。

  台下是五千骑军,有了朝中源源不断的的补给,终于是在年后编练出这支精锐骑军。

  五百先锋负责侦察敌情,四千轻骑兵配备弯刀和弓箭,剩余五百则是重骑兵,装配手弩和长枪。

  “将士们,丹国已经入侵我们九年了,这些年我们失去了众多同袍。”

  凌雪在做着战前动员,为了让麾下大军保持最高的士气作战。

  “如今,终于可以朝他们发起反击。”

  她停顿了片刻,长叹一口气继续道:“这一仗是为了让城中百姓再也不受战争困扰。”

  “替后人,争取一个太平的边疆,再也不必走上我们的老路!”

  “于此,出征!”

  她说话的气势并不高昂,但字字都说到了台下将士的心坎上。

  他们打了这么些年,不就是为了背后城中的亲人不被屠戮吗?

  正因此,每个人都翘首以盼,渴望实现将军话语中的太平。

  五千精锐骑兵随同三千辎重部队出征,离开的时候,城中百姓没来围观,他们都呆在家中替出征将士祈福。

  冬雪消融,今年的春雨又比往年大,地面泥泞,大军深陷其中。

  本应于三月中旬赶到的北征军,拖延至三月底才抵达。

  “平北将军凌雪到!”

  “快请她进来!”

  “诺!”

  身着红黑色甲袍的凌雪撩开帘子走了进来,躬身行礼道:“甲胄在身,恕臣礼到不周。”

  “无妨。”慕容先摆了摆手。

  第一次领军出征,泥泞的行军道路给了他当头一棒,满身污泥对于下面的士卒而言几乎是常态。

  而他为了提振士气,只是在行军时披上了一套蓑衣。

  一个多月以来的行军,让这位年轻的陛下已经不怎么顾忌礼仪之事。

  “陛下召见我所为何事?”

  哗啦!

  他摊开地图,指着图上的玉牙关道:“兵部商议的第一个目标是这里,朕想问问你的意见。”

  凌雪走近,扫视了一眼地图,上边画着许许多多的箭头,好似是陛下行军时画的。

  看来他至少未将此次战争当成儿戏。

  玉牙关,扼守通往西域的门户,拿下此地可重新控制河西地域,并沟通西域中原两地。

  从战略上而言并无不妥。

  “兵部的此次战法似乎和数百年前武帝反击匈奴的战法类似?”

  慕容先得意地勾了勾嘴角,说道:“不错,这是我的提议。”

  她顿时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是将自己当作冠军侯了啊!

  不过,有些压力也挺好的。

  “请陛下下令。”

  既然战略上没有问题,那越早发起进攻越好。

  “平北将军凌雪听令,领麾下骑军西进,扫除沿途丹国营地。”

  “诺!”

  郑重得接过军令,凌雪抱上头盔,离开了帐中,回营准备进攻。

  她召来了李二还有慕容孙,这新来的将领,也善于指挥骑兵,此次由他负责指挥五百先锋。

  “你们看,离开卜亚河,出连山后,一条路通往草原,一条路通往玉牙关,我们的目的便是扫除沿途阻拦,并阻击丹国援军。”

  说罢,她看向二位,示意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李二挠了挠头,憨笑一声道:“我没啥意见。”

  唉,这小子,平日里让他多读些兵书,不知道干啥去了,看来得让木青好好管教一下。

  慕容孙在一旁沉吟片刻,疑惑道:“沿途少说也有百余里,辎重能跟上吗?”

  “至少能满足三日的干粮。”

  这意思是要抛弃辎重?他有些担忧,继续问道:“那之后该如何补给呢?”

  “以战养战!”

  凌雪斩钉截铁地说道,要想在丹国人反应过来前,清扫掉沿路阻碍,带上辎重队根本做不到。

  此时正是牧草生长之际,连山脚下的草原同样肥沃,势必会有部族聚集。

  这样一来,便可依靠他们就地补给,而拖家带口的丹国部族根本无法同精锐的北燕骑军交手。

  “属下没有问题了。”

  “那好,二位将军听令!”

  二人站起身,一脸严肃。

  “慕容孙,由你领先锋五百前出侦察,将沿途情况时刻回报于我。”

  “诺!”

  “李二,由你领轻骑兵紧随先锋营,一旦发现丹国部族,立即上前纠缠。”

  “诺!”

  得令之后,二人开始领取辎重营准备的干粮。

  皇始二年,四月十日,五千骑军抛弃辎重倾巢而出,河西之战打响。

  

华德老弟

感谢各位的开云(中国)票,这个故事我会继续讲下去的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