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

我有一株建木苗

第二十五章 入蜀

我有一株建木苗 黔余 1995 2020-10-09 23:39:59

  李太白在《蜀道难》中写道:“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现如今李太白还未出生,可剑阁却是古已有之。

  余明牵着小母驴漫步在狭窄险峻的蜀道之上,身后五十步是鬼鬼祟祟的侯希白。

  自上次话题不欢而散之后,他便转明为暗,不敢再光明正大出现在余明身旁,只敢在后面鬼鬼祟祟地跟着。

  余明无所谓,只要他还跟着,还没断掉石之轩的线就行。

  他眺望着前方若隐若现的剑阁县,这是入蜀的第一道门槛。

  又转首凝望着眼前的剑门山,这是剑阁的门户。

  剑门山巍峨而壮丽,直直矗立在蜀道之上,如门之僻,又如剑之直。

  剑门山又分大剑山与小剑山,两山紧密相连,横踞蜀道,如两扇左右大门。

  而唯一的门户便是两山之间的一道缝隙,宽约20米。

  20米的山隙之处,又坐落着一道雄武城关。

  城关高约三丈有余,横踞了整个山隙之间的蜀道,城关大门则有四米。

  只要有那么几个人堵在门户之处,手持长剑,咫尺之间便是人尽敌国。

  至于两侧垂直九十度的剑山,在那个蒙昧的年代,有多少人能徒手去爬呢?

  余明想到这儿也是忍不住仰天赋诗一首:

  “噫吁嚱,危乎高哉!

  ……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朗诵完这首千古奇作,他只感觉身心顺畅,其中写尽了一切世人对蜀道的遐想。

  至于做了一次文抄公,无所谓了,走李白的路,让李白无路可走。

  这也算是变相刺激李白作出更好的佳作吧。

  余明回首,望了望身后的侯希白,可惜只有他一个听众。

  此时的侯希白依旧震惊于此篇《蜀道难》之中。

  余明望去,他也忘了隐避。

  只是嘴里断断续续地重复着着:“噫吁嚱,危乎高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余明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叫做‘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一路再无话,有的只是小母驴‘哒哒哒’的蹄声,与山风拂过林间传来的一片‘哗啦’。

  到了城关底下,白底黑甲的士卒们执戟而立,目光炯炯有神。

  城门半开,无有百姓进出,内里有着一队队黑甲士卒。

  余明牵着小母驴走到了城关底下。

  守门的士卒双戟交加,横拦在余明面前。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此去为何?”

  余明面色冷静,不带一丝慌乱地编造着身份:“祝绾儿,洛阳人士,此去蜀地是为了投奔亲戚。”

  士卒看看他,又看看他手里牵着的小母驴。

  半晌,士卒才挪开长戟,放他进城。

  侯希白在他身后,没被盘问,只是在士卒跟前晃了什么东西,便被放进了城。

  晃的什么东西,余明不知道,不过大概是什么身份证明一类的。

  侯希白又是小跑着上前,似是为他解除疑惑:“他们是独尊堡的士卒。”

  “自独尊堡接管蜀地以来,就赶走了排外专横的川帮与巴盟。”

  “然后又归附朝廷,接受册封。”

  “安排自己的子弟兵镇守关卡,侵吞皇粮。”

  “用杨家的粮饷养他解家的兵。”

  侯希白说完又俶尔远去,生怕余明逮着他,继续那天的话题。

  ……

  守门的两个士卒见二人走得远了,两人小声商量片刻。

  然后其中一个顺着城关里的阶梯,上了城楼。

  他半跪在城楼外,拱手大喝:“报告大人,堡主大人让我们注意的女子出现了!”

  城楼的大门豁然张开,露出一张方正的面孔。

  ……

  余明很奇怪,打从过了剑门关,就多了一批人鬼鬼祟祟跟在身后。

  除了侯希白以外,还有一群煞气未消的士卒。

  与剑门关遇见的一个装扮,白底黑甲。

  是独尊堡的人。

  又走了一阵,与剑门关隔远之后。

  余明眺望了下后方的剑门关,确保他们无法及时支援。

  他停下了脚步,把小母驴绑在了路旁的树上。

  便躲在阴影处,斜倚着树干,闭目养神。

  侯希白落得不远,看见了余明的动作,也照模照样躲在一棵大树阴影处。

  斜倚树干,双手抱胸,闭目养神,只是不断抖动的双腿,彰显出了他跃跃欲试的心情。

  不过跃跃欲试也肯定是在余明落败之后的跃跃欲试,这样才可称之为保护啊。

  跟上来的士卒共有七人,六人是白底黑甲,一人是红底黑甲。

  红底黑甲的士卒应该就是老大。

  在不见余明身影过后,他先是探出手,制止了其余士卒们的举动。

  仔仔细细地环顾着四周,在瞅见余明绑着树上的小母驴时。

  他瞳孔骤然收缩,有了决断。

  他又是招手,唤着手下们接近,小声地说出了他的计划。

  士卒们开始四散,似是寻找起余明的踪迹。

  余明在暗中注视着一切,他知道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他捡起一块石子,瞄着侯希白遮蔽的树干,丢了过去。

  “砰哒。”

  士卒们发现了侯希白。

  这位风流多情的浪子面带无奈,他本是想先作壁上观,然后在绾姑娘陷入危机时,以天神下凡之势拯救绾姑娘的。

  嗯,据他观察,绾姑娘应该是明晰什么叫‘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的’。

  只要自己出手了,绾姑娘一定会感动。

  可是他现在就被士卒们发现。

  “如果现在就跟这些士卒打起来,绾姑娘想必一定会以为是我引来的这些士卒,而毫无感动的。”

  “如果我在士卒们面前跟绾姑娘撇清关系,然后给他们指明方位,那等会儿又以什么名义拯救绾姑娘?”

  侯希白心里在顷刻间转过颇多念头。

  带头的士兵自是不给他犹豫的机会,只是冷冷地问道:“刚才的那个姑娘你看到去哪儿了吗?”

  侯希白听见这颐指气使的语气,心底有止不住的恼火。

  他自是本心为善,可依着自由散漫的性子,哪儿让人这么质问。

  转念间,他决定放弃这次英雄救美的机会。

  直接上。

  把他们打一顿。

  PS:小白日记

  大家好,我是38岁,离异带俩娃的小余。

  悄咪咪问句,如果我现在建qq群,会有人愿意加吗?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