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还是大于矛盾的,祖宗终于等到安安休息,他们在四月份的一天见面了,那天风很大很烈,几乎都要把人吹走。祖宗来着车来到安安楼下,这里的一切都让祖宗陌生,挤来挤去的人流和狭窄的街道,他生活这么多年下来从来没有走进这样的生活。
他心想差距是有的,但是安安向他走来的时候,他明显被震惊了,虽然不是多么惊艳的姑娘,但是也恬静淡雅,是他想要的样子,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但是安安在他身边明显不是世俗的般配。
祖宗是年近半百的糟老头,虽然保养有方,但是时间不留情。早年的拼搏都在他身上留下了印记,眼角的皱纹抬头纹还有不再年轻的身体。
安安从来没有想过会认识这样的男人,她一直认为祖宗不过是一个公司的中层管理,多年财富累积后在北京有车有房罢了,她从未想过祖宗是怎样的人,毕竟网络上除了屌丝就是骗子。
安安看到祖宗开的车,她着实被震惊了!还有晃眼的京A车牌。
记得很多年前听一个朋友谈起,拥有这些的人非富即贵,不是当时的政府机构就是外企的高管。安安就算再没有常识也察觉到了祖宗绝非等闲之辈,祖宗开着车在不停的打电话,听着像是公司的事情!
安安看着窗外突然有点尴尬,不知道从何谈起,还是祖宗打破了尴尬说“怎么不说话呢”安安也笑了笑“你在打电话,不想打扰你”在停车场停了车,摘下口罩打量对方,安安觉得他有点老,祖宗觉得安安就是他等的那个人。
祖宗下车的时候给安安解开了安全带,牵起她的手就往前走,安安其实喜欢他的声音和他总是能读懂自己的欲言又止。无论讲什么样的话都不会让人反感。
4月份的北京总是刮很大的风,下车的时候被风吹乱了长发,安安觉得自己有些狼狈,快餐店解决了饥饿问题,他们重新回到车上,绕着北京城一直开。
疫情期间,所有的公众场合都没有开门,他们在车里一路谈天论地,从生活琐事谈到政治,历史的脉络,以及后续的发展问题。很多话题他们之间畅通无阻,车子停在六环边上,这里安静的不像城市的一部分。太阳从正午到傍晚夕阳西下,安安和祖宗就这样偷得浮生半日闲。
安安听祖宗讲述他当时在北京的情况,当时他也是一无所有,因为读研究生来了北京,很顺利的落户工作。捧着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不出意外的话,会在几年后结婚买房生孩子,日子就这样安安稳稳的度过。
野心勃勃的祖宗一路勤奋的读书考学可不是为了安逸,天生争强好胜的他不满足于这样的状态。很快,他入职了当时知名外企,薪资也比在体制内翻了20倍。
当然钱多了,压力大了,他就应该属于这里,和现在所有的北漂一样,加班加班加班,深夜和同事一块去酒吧买醉,缓解压力,睡一觉起来又是生龙活虎好汉一条。
整个青壮年时期都是这样度过,祖宗一生拼搏他相信人定胜天,更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他就是一个活生生被知识改变命运的人,如果不是因为读书,他应该和现在的大多数的人一样,一辈子为了谋生奔波,人到中年被磨砺的只剩一副皮囊,在人间烟火中不见天日,灵魂早被生活收缴。
安安听的入了迷,她也有些社会经历,优秀的男人也有,但是让她新生崇拜和仰慕的祖宗是第一个。她欣赏祖宗的清醒和自知,更欣赏他一生拼搏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要什么!
这是她梦想的人生,安安对知识对文化很尊从,她从上学开始就迷恋文学,从小时候就喜欢读很多故事,长大了又开始迷恋清史,大学的时候又开始喜欢电影。
安安因为当时高中偏科严重,最终只上了一个普通的大学,工作才知道,她喜欢的工作门槛太高,即使她有万般能耐,机会却不曾到她手里。
编辑工作做了两年,那也是她最幸福的日子,被称为文字工作者的日子。在她笔下可以有无数故事,解读电影的日子是充满激情和快乐的,在这期间有很多人因为她的文字认识了她,即使在过去很久之后还有人问起她“怎么不见最近的作品了”这样的收获和认可是安安这两年工作以来最大的回报。
可是这样的工作注定是资本的抢手,为了讨好大众安安失去了太多的自我,她不喜欢这样。写作就是自由的灵魂,可以摆渡任何情绪和故事,她热爱的不是这样的,所以只能做回教育,教育用来谋生文字用来做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