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舅也算是大龄青年了,估计结婚已经是姥姥一催再催的了。
估计也是因为三舅有个学上着才顶住了姥姥催婚的压力。现在大学还不允许在校生结婚,所以三舅还能顶顶,但是这年暑假三舅毕业了,所以暑假后就被催婚了,好在三舅的女朋友是现成的,所以订婚、会亲、过礼,定日子都是这个秋天完成的。
放寒假,锦锦和锦巍兄妹两个先在家做完寒假作业就跟大舅、大舅妈、二舅、二舅妈先来了尚京。至于爸爸妈妈,因为初三的表姑还没放寒假,不能放着表姑一个人在家。妈妈则是因为已经一个学期没有见到老公了,两人还要腻歪腻歪。而且包点饺子弄点火锅食材卖也挺赚钱的。
到了尚京舅舅舅妈这一行人热的不行,毕竟东北零下三十多度,尚京还零上十多度呢,所以这一行人穿着羽绒服热的满脑门子汗。
于锦锦于锦巍就一人背了一个书包,里面装了些换洗的衣物,这下看看尚京的气温,估计是除了内衣裤其他的都用不上了。两个舅舅舅妈带的就有点多了。不仅有衣物,还有三舅婚礼那天他们要穿的新衣服,还有东北的一些土特产,有姥爷要求的精装的散装的人参,灵芝,木耳,蘑菇,松子,榛子等坚果。还有给孩子们带的新套的棉被啥的。拉拉杂杂一行六人带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包,整的跟搬家一样。
然后接站的三舅小舅就震惊了,这根本就装不下嘛,不仅人装不下,行李也装不下。原来今天三舅小舅来接站以为借来准三舅妈家的车就能都接回去,可是估算错误。这四人座的车咋坐下8个人?还要加上这么多行李。
但是要相信国人“节俭”的本质的。于是,三舅舅开车,小舅舅抱着锦锦锦巍坐在副驾驶,大舅大舅妈二舅二舅妈都在后排座坐着,好在各位舅舅舅妈的都比较瘦还是能够坐得下的。带来的行李则是将后备箱塞得满满的,然后各位舅舅舅妈还抱着,最后交警也没发现后排坐了四个人,主要是行李都盖住了各位舅舅舅妈的脸。
到了姥姥姥爷家,就看到了大表姐,大表哥,二表哥,小表妹看看两年没见了变化太大了,已经没有东北口音了,带了京腔。而且打扮上也不是当时的大棉袄大棉裤了。换上了牛仔裤运动衫了。但也或许跟尚京气温高有点关系。但是真的是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一家人经过寒暄,也都热络了起来。就是二舅家小妹妹不太跟二舅和二舅妈亲近,也是,小表妹来尚京的时候才两岁半,紧接着就上幼儿园了,对于刚记事的她来讲,爸爸妈妈是啥,记事之后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嘛!出现在她的生活中的就是哥哥姐姐爷爷奶奶还有叔叔。不过二舅二舅妈也是的,农忙在东北待着,怎么农闲了还不来京城看孩子呢,俩孩子都不在身边都不想的吗?过年不要在姥姥姥爷这里过吗?现在搞得孩子都跟爸妈不亲了。
好在还是有血缘牵绊还是怎么滴,小表妹半年之后跟爸爸妈妈也算是熟络了起来,晚上也跟爸爸妈妈一块睡了!
后面的日子大表姐大表哥组织我们六个小孩就几乎没跟大人玩过,主要是大人要忙着为三舅婚礼做些前期准备,现在已经时兴结婚做婚车了,所以找了十辆统一品牌汽车做婚车,又对婚房做了布置,还有前期彩排。
本来于锦锦和于锦巍还以为来京城纯玩呢,结果,两人看到准三舅妈时这个认知就落空了。
主要是姥爷知道将女儿和外孙女外孙子的户口转来了,这是要在这边参加高考的,那高中的会考应该也要在这边参加的,但是锦锦今年已经上初二了,眼看就上高中了,之前也跟三儿媳妇沟通过,三儿媳妇说,现在抓的还不算严格所以只要是在这边初中考高中,而且能够完成初中的课堂学分,就算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外孙女在跟董大夫学习中医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呢?还有女儿能不能让带走这俩孩子都不知道。这就叫来了俩孩子还有准儿媳妇商量一下,看看小家伙们的意见。
然后准三舅妈就来考校两小只的水平了,还带来了试卷。结果就看到了于锦巍。
细问之下知道于锦巍才六岁。好可惜,就是长得太高了。
原来三舅妈结婚准备穿婚纱,需要两个花童,之前已经定下二舅妈家的表妹了,还差一个男孩的小花童,本来想在娘家里找一个的,可是姐姐家外甥还不能确定回不回得来。如今看到锦巍可不是两眼放光吗。
结果对比一下,锦巍根本不像六岁的娃,身高已经一米二多了。而表妹才将将到一米。
但是现在也不是说花童的事还是先考给这俩孩子考试吧。
然后俩小家伙会错了意,两个小家伙罗列好各年级各科试卷,锦锦从初中开始答起,锦巍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答起。结果就是锦锦答完了所有初中试卷,然后专攻高中数学和化学试卷,锦巍已经拿下小学一二三年级试卷,之后的都给姐姐推过去了。
三舅妈也借机问了两个小家伙的具体情况。
得知两个孩子一个九岁,一个六岁也很是诧异,这试卷是带多了?白跟朋友搭人情说了。而后又听说两个孩子都学了钢琴,三舅妈也只当是初级水平,全然没想到水平还不低。也觉得这准公公的话别有深意。姥爷要是知道一定会想收回刚刚的话,这不是儿媳妇问就介绍的详尽一点嘛。
主要是刚刚已经跟锦锦沟通过,得知董大夫准备跟随儿子上学调到市里工作了,那还不如早早过来,接收更好的教育。这皇城根的教育资源还是和老家的有所区别的。别的不说,就是跟前这几个孙子孙女就进步都是显而易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