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掌柜和宋业签完契约之后就去离开了酒楼,去找司马暄,将一切都告诉了司马暄。
司马暄听完柳掌柜的汇报,闭上眼睛思考了一会。
“既然如此,你酒楼那边就先不要理,只要打听他做了什么汇报给我就行。对了,他要多少启动资金。”
“他要一千两。”
“一千两吗?要的还挺多,嗯,你待会就去账房支一千两给他吧,我倒要看看他怎么收拾我这个烂摊子。”
“是的。”柳掌柜告退了。
原来这酒楼的武林专场是司马暄想出来的,还让她在杭州商界打出了名气,没想到后面的连锁反应却让酒楼生意一落千丈,之前的赞誉全变成嘲笑。
后来又想了一些办法补救,可惜同行的针对加上家族内部的干扰,酒楼的生意没有好转。自己以一个女人的身份来做司马家的主事人,家族的人本来就被很反对,加上酒楼生意的不景气,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她现在急需有人帮她解决酒楼的事。
这时,宋业就进入了她的视线,一个没出现在杭州商界的人,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而且七夕那天宋业展示出来的手段与常规商业手段不同,利用他或许可以出奇制胜。所以司马暄才会让柳掌柜去联系宋业,并要求一定要把他找来管理酒楼。
司马暄站了起来,看着窗外,“宋业,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
宋业中午选择在摘星楼吃饭,还让一个小二去他居住的客栈拿回行礼,从今天起,他要住在这酒楼了,能省一点是一点。
和几个伙计一起吃饭的时候,宋业知道了他们的名字。刚才领路的小二叫王虎,还有两个小二,一个叫陈四,一个叫张五,账房先生叫文则,主厨叫姓李,都叫他李师傅,还有几个帮他打下手的学徒,没有过来吃饭。
宋业第一天接管酒楼并没有做什么事,只是让他们同往常一样即可。
吃完饭的宋业也没有在酒楼逗留,他要出去看看情况,听听别人现在对摘星楼的评价来做打算。
宋业去了一家离摘星楼比较近的酒楼——望月楼,看着这招牌,宋业心想,怎么感觉和摘星楼是死对头啊,实际上宋业没有猜错,这望月楼就是摘星楼之前最大的竞争对手,司马暄想要重整摘星楼时,就是望月楼给了他最大的阻击,摘星楼给什么优惠,望月楼就给什么优惠,甚至更多。
宋业进去望月楼后发现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这望月楼的座位几乎坐满,宋业也只能找人拼桌,不过这也正中宋业下怀。
宋业找了一张坐了两个读书人的桌子。
“二位兄台,小弟可否坐于此处。”
这两个人看宋业也是一副书生打扮,便招呼宋业坐下。
宋业看他们脾性很是热情,便通过请客快速和他们打成一片。知道了他们是杭州的秀才,一个叫郑文,一个叫陈铭。
熟络了之后,宋业开始了他今天的目的,“我刚才经过一家酒楼,几乎没人在里面吃饭,怎么这里就坐满了,人太多有些吵闹了,下次小弟请客,请你们去那摘星楼吃饭。”
“宋贤弟初来乍到,有所不知,这摘星楼可不是我们读书人去的地方。”郑文开始了埋汰摘星楼的演讲。
“这摘星楼以前还好,可是自从这司马家的大小姐当了主事人之后,竟然搞什么武林活动,真是胡来,我们这些读书人怎么能和那些粗鲁的人混在一起,现在我们这些读书人都不去那里吃饭了。”
原来这酒楼是司马家的,看来柳掌柜是帮人打工的,自己是柳掌柜介绍给他们大小姐的还是像柳掌柜说的被人看到的呢?不过现在已经签了契约,只能帮忙了,反正也是帮自己,又问:
“那如今生意怎么这么差,武林中人也不去了吗?”
“那些武林的人参加完武林大会走了大半,加上混江湖的几个有钱,所以就没怎么去摘星楼了。而我们这些读书人生怕沾上晦气,就没有再去摘星楼了。”
原来如此,古代的读书人对这些事还是很避讳的,这下可麻烦了。宋业一时间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帮摘星楼。
又和他们闲聊了两句,便借口有事,结账先走了。
晦气,这是可真是晦气,你们怕沾上晦气,我却已经沾上晦气了。宋业走回了摘星楼。
王虎见宋业回来了,走上前去“公子”这是宋业吩咐他们这么叫的,“柳掌柜的已经将一千两放到您的房间了。”
宋业听了,点点头,这柳掌柜倒是心急,可是自己还没有什么办法,说一千两只是想看看柳掌柜是否真的相信他而已。
宋业走回房间,将一千两银票收好,脱去外衣,鞋子,躺在床上,思考着如何解决“晦气”的问题。
要想让摘星楼不让读书人嫌弃,就必须让摘星楼摘去武夫的帽子,戴上读书人的帽子。如今江湖人也基本没有来摘星楼,只留下“晦气”,所以先要除掉晦气,怎么除呢?
宋业想着后世各种营销方案,看看能不能有试用的方法。想了一堆方法,似乎都没能尽善尽美。
晚饭的时候,宋业没有在摘星楼吃饭,他想出去走走,让自己的思维活跃一些。
看着天边的晚霞,宋业沉浸进去了,这一刻他的心灵得到了洗涤,这是大自然的力量。
在享受这美丽的晚霞的同时,他想把晚霞画下来,这是他在深山和老头子学艺的时候养成的习惯。看到美丽的事物就将它画下,不然就只能画老头了,这谁顶得住。
可惜自己并没有带笔墨出来,以后一定要找一个书童,算了还是丫环好一点。
就在宋业胡思乱想的时候,灵感突然迸发,画画,是啊,画画,自己可以利用自己的画技加上现代的画风,画出几幅画挂在摘星楼,定能吸引一些爱画之人,先消解掉读书人不去摘星楼的习惯先。
想到这里,宋业思路打开了,各种手段在脑海中闪过,对改善摘星楼的状况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