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一阵窃窃私语,显然古道的话对于今年这些即将开始实习的学生来说,却是一件耸人听闻的事。
对于台下的动静,古道一脸平静,没有在意,看着众人继续开口。
“【五行境】”
“即入门层次。这一层次的医师,知道五行,也知道金木水火土生成相克规律,但却把五行看作死寂的、静态的系统,尚未上升到动态的四时境。”
“这一层次都有什么特征呢?其中容易看出来的便有以下几点:诊脉时心神不宁,东张西望,问这问那,态度随便;脉前脉后张口闭口便是某阳虚病(寒病)、某阴虚病(热病),或某阳经病、某阴经病,或某病属某脏、某病属某腑。”
“在治病思路上,筑基境和五行境是差距不大的,同样只知道头痛治头,脚痛治脚,无非是五行境多了个经络脏腑思维,某方治某脏腑的病,某经络的病用某方。”
“在临床上,这一层次的疗效还是没有什么保证。但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有了一个开头,至少有了向上进步的方向和机会不是!”
“据我所知,当然只是一个比较粗浅的划分,你们当前所学的中医学教材,市面上流通的中医效验方,偏方大全,某科某病,某穴位治某病等一类书籍,大都属于这一层次。至于和阴阳五行没有关系的,就当是筑基境层次,作为打打基础和积累知识用吧。”
“【四象境】”
“即下医层次。已经领悟五行就是动态的四时,也就是四时的循环往复之道。从部分有形的器,进入了部分无形的道。也就是半步先天。”
“所以跨入四象境的医师,开始理解了气血是整体的,是变化的。可以从以下特征看出他们的层次:见了病人没有急于下定论,诊脉时气定神宁,专心致志;能够询问起病的原因及过程,问寒热,问饮食,问起居等等。”
“在治病上,能够四诊合参,能察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进行辨证施治。”
“但是,因为还没有触及到更深层次的根本,即仍未跳出人体本身,治愈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有百分之五六十的治愈率,按古人的标准,只是下等医生。”
“市面上的大部分古代医学全书,以及古今经方临证经验,经方解析,经典解读体会著作等等,大都可算是这一层次。”
“当然,这个也只是一个粗浅划分,大家在选择的时候就按照这个六境思路多加分辨就好了。”
“【三才境】”
“即中医层次,领悟四象便是天地人三气,即天气、地气、中气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跳出后天的万物层面,进入了先天的天地层面。这也是医道境界先天与后天的分水岭。”
“进入三才境,医师的特征与四象境差距不大,区别也有,但是只能意会,或者从药方上看出端倪:三才境医师的眼光不会只盯在病患自身,而是能谨察天地气机对人身的影响,并借助四诊,更准确地辨证施治,做到了十全七八,属于中等医生。”
“现今流传的部分中医古籍,以及近代当代的一些医学全书,都可属于这个层次。”
“【阴阳境】”
“即上医层次,三才之道属于先天的静态,合而言之,其实不过是一阴一阳,冲气以为和的先天动态。”
“进入阴阳,无论是分三才,还是别四象,直至辨五行,都能做到随心所欲,收发自如了。呵呵,有点类似无招胜有招。”
“进入阴阳之后的层次,已经处于大道的范围,无论万事万物怎么生灭,怎么变化,在这一层次眼中,其实不过是一升一降,一出一入。真正只能意会,无法言说了。”
“这一层次,目光不再局限于当前的天地气机状态,更能辨别星辰,知察五气更立,预知每一年的气立神机,盛衰虚实,使得辨证施治更加精确自如,达到治十全九。成为上等医生。”
“《伤寒》、《千金》大概便是这个层次吧。”
“【太极境】”
“即圣人层次,圣人之境,阴阳圆满合而为一,天地万物,想来都了然于心了。”
“圣人的境界,已经通达神明,能够视死别生,不是老师现在的境界能够揣测的,只能给同学们就这么一提,希望你们之中有人可以达到吧!”
“现今流传广泛的《黄帝内经》、《八十一难》、《本草经》,便是圣贤所著,这是大家所公认的。”
古道看向台下一个个年轻朝气的脸孔,忍不住感慨万千。
“自从圣贤传授医道救人济世,到张医圣孙药王之后,千年以来,中医再没有出现过经典中的那种巅峰时代。”
“因为咱们这条中医之路,如果没有大毅力、大智慧,是很不容易走到那个巅峰啊!”
“所以,我是真的希望你们之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一个不落地,在这条成圣的路上朝着巅峰坚持前行!”
“也许付出了,不一定会有收获;但是,没有付出,却是绝对不会有收获的!”
啪啪啪……
没有呐喊,没有喧嚷,惟有雷鸣般的掌声!
整个中医新五班的学员热泪盈眶,每个人脸上都闪现出一份执着和坚定。
经此一课,一股集体荣誉感开始在中医新五班弥漫开来。
咚咚咚……
一阵突兀的敲门声忽然在教室里响起。
所有人都不由得往外看去,教室门口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一位中年女教师。
“古道老师你好,很抱歉打扰了。”
“邓芳老师?”
古道有些疑惑地朝着中年女教师走了过去。“您好,找我有事吗?”
“现在是第三节课的时间,古道老师你这是……还没有下课吗?”邓芳一脸奇怪之色。
呃……
第三节课?
所有人突然一阵懵圈。
旋即便醒悟过来,原来不知不觉中,古道老师已经讲了两节课呀。
“额,已经过去两节课了吗?”
古道恍然惊醒,猛一拍额头,尴尬地对着邓芳道,“实在抱歉啊,我刚才真是讲的太入神了,不知不觉呢,这时间过的可真快呀!”
“古道老师讲的很好啊,我都觉得受益匪浅。如果不是有任务,我也很愿意听你继续讲下去。”邓老师微微一笑。
“哈!一定一定!以后有的是机会!”
古道打着哈哈,转头对着众人匆匆道:“好了,同学们,今天的谈话就讲到这里吧,咱们明天的课堂上见了!”
说完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对邓老师微一点头便离开了教室。
“啊?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我这刚刚品出味来呀!”
“是啊是啊!我还有问题没来得及问老师呢!”
“明天上午第三四节就是老师的课啦,还怕问不到?”
看着古道老师离去,耳边仍留有余音缭绕,方云心中恍然若失,这一堂课,将在他心里抹上浓浓一笔啊。
“咳咳!同学们,时间紧张,我们也开始上课吧。”
直到邓老师轻咳了一声,众人才渐渐安静下来,一个个连忙收声坐正,开始认真地学起了古代汉语。
叮铃铃……
铃声响彻整个学校,上午课程结束。
同学们纷纷涌出教室向食堂狂奔而去。
方云不慌不忙地收拾着课本,待其他同学走的七七八八,对冷柏霖招呼了一声,便起身走到前排课桌旁,伸出手指敲了敲桌上,一脸无奈。
“苑菁同学,走了!”
“去哪?食堂还是老师办公室?”苑菁朝着方云一脸俏皮地问道。
方云瞥了苑菁一眼,这不是明知故问么。
心中吐槽了一句,干笑了一声道,“你一直坐这儿不走,不就是等着我们一块拜师么?走吧,去古道老师办公室。”
说着,便带着冷柏霖向教室外走去,苑菁则笑吟吟地连忙跟了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