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龙商传

第一一五章 伏灾堂劝说卫神医(下)

龙商传 何三年 2951 2020-12-04 05:00:00

  这时一个伙计敲门走了进来,打断了两人的谈话。那伙计端着一个木托盘,上面放着一碗熬好的汤药:“师傅,桂枝芍药知母汤熬出来了,按您说的,减了半两芍药,加了一两白术。”

  “放下吧,辛苦你了。”卫老大夫指着面前的桌子说道。

  那伙计放下碗,把卫老大夫的手牵到碗旁边,恭敬地退下去了。

  卫老大夫端起碗闻了闻,对小六说:“姑娘稍等,老夫先尝一尝这药。”说着就喝了一口,含在嘴里,细细地品味着。

  “先生也病了吗?”小六好奇地问。

  卫老大夫笑了:“这剂汤药能治肢节疼痛,魁赢脚肿,老夫身上倒没这些毛病,只是这方子刚调了剂量,开给病人以前,我需先亲自鉴一鉴。”

  “先生开出的药剂,都是自己事先亲尝吗?”

  “我若不尝,又怎么放心开给病人?”

  “先生仁心仁术,着实令人佩服!”

  “这不算什么,古人说,‘医能治一病谓之巧,能治百病谓之良。是故良医服百病之方,治百人之疾’,这‘服百病之方’,本就是医者应该做的事。”卫老大夫笑着说,“刚才说到你郁结于心,姑娘不妨说与老夫听听,有些事堵在心里解不开,一旦说出来,就不药而愈了。”

  “只怕说出来,会冒犯了先生。”小六小心地回道。

  “但说无妨,老头子活了大半辈子了,什么事没见过,不会被一个年轻姑娘的话冒犯的。”

  “我有七个朋友,下矿干活,中了瘴气,被救出来时都已双目失明。原都是正值壮年的人,是家中的顶梁柱,出了事后,他们意志消沉,这七家的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每每想到他们,我总觉心痛压抑,晚上难以入眠也是因为此事。”

  “不知中了什么瘴气?”

  “我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是在砷矿里出的事。”

  “砷……”卫老大夫摇了摇头,“这可就难办了。砷毒难解,又过去了这么久,再想要复明,怕是无望了。老夫知道眼盲是什么滋味,他们不是天生的眼盲,突然遇上这样的劫难,一时半会儿难以接受也是能理解的。好在命没舍在矿里,只要人活着,就有希望。姑娘既然担心他们,何不多加劝导,让他们重振精神?总好过自己忧思多虑,也变得消沉了。”

  “他们自暴自弃,听不得劝,日日缩在家里,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早已对以后的日子不报什么希望了。”

  “人啊,就是靠着一口气,一使劲,也就扛过来了。这就是一个坑而已,只要挣扎着往外爬,爬出去了,便会越来越好,早晚有一天会守得云开见月明。爬不出去的,只会越来越卑弱。”卫老大夫两目紧闭,抬手指了指南墙,“我这屋里挂着一张画,画得是蜻蜓点水。姑娘瞧瞧画技如何,可猜得出是谁画的?”

  小六眼珠一转,答道:“不会是先生亲手画的吧?”

  卫老大夫点了点头:“是老头子我画的,我一辈子没见过蜻蜓,也没见过荷叶,即使是这样,不照样能画出一幅画来?这些后生虽说遭了难,可他们毕竟见过二十多年的太阳,我老头子可是一日都没见过,他们总归是比我强的。二十年不会白过,经历过的、学到的,总是能用得上的。”

  “先生,可是他们已自暴自弃,不愿意往外爬。”

  “唉。”卫老大夫长叹了一口气,“毕竟还是年轻,经受不住打击。老头子一出生两只眼睛就是瞎的,听惯了冷眼热讽,十六岁前没有人瞧得起我,现如今不也活得好好的吗?这些年来,老头子是深有感触,虽然眼前是黑的,但是我知道眼睑外头有光。我看不到光亮,但是我能感受到热。这么一想,心里头也就有光了,就不觉得黑了。我常跟小辈们开玩笑,这看不见光的人,努努力,就变成了造光的人。看得见就能万事一帆风顺吗,看不见又能怎样?看不见就给自己造些光,心里头的光不比这外头的光差。不能因为一件苦难,就放弃了整个生活啊。人呐,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都会向你臣服的。”

  小六想了片刻,也说出了一些推心置腹的话:“先生是了不起的人,可是世间大多数人都不像先生这般幸运。说他们不幸,并不是他们遇到的机缘不好,而是他们从没想过要成为了不起的人。遇到苦难,疑惑缺陷,先生能从容面对,而他们却只会遮掩缺陷,宁愿自欺欺人,也不敢升起丝毫信心,不敢为了自己拼上一拼。对于他们来说,人生没有什么输赢,命理也无所谓能否改变,就只有认命这一条路。这些人,遭了难也好,受了排挤也罢,都没有反抗的能力,打算就这样活下去,浑浑噩噩的,过一天是一天。”

  她看了看卫老大夫,他虽闭着眼睛,却听得很仔细,于是继续说道:“好比从山崖上跌落下来,先生懂得抓住崖边的树枝,努力向上攀爬,苦难也不过是向上攀爬的梯子罢了。而对于他们来说,苦难就是深渊,既然失足跌了下去,就只能任由自己坠落。让一个人变得有勇气,重拾希望,并不是容易的事。可是这些自甘堕落的人……”她停顿了一下,“难道就不值得我们怜悯吗?”

  卫老先生静静地坐着,没有说话,似是在沉思。这么多年来,街上的人常说,遇到苦难的时候,想一想他卫老大夫的遭遇,咬咬牙也就挺过来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世人皆颂扬自强自立的人,却少有人像这位姑娘这般,能对弱者如此的体谅。

  “这些人,跌倒了就很难再站起来。”小六试探地说,“除非……除非有人愿意拉他们一把。”

  卫老大夫的眼皮动了动,说道:“我就知道,姑娘不是来看病的。”

  小六站起身来,诚恳地说:“不敢再瞒先生,我今天来,就是为了这七个人求先生的。”

  “可你没有说实话。”卫老大夫说,“刚才我给你搭脉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你的衣襟,你穿的是簇四金雕锦,是蜀锦里首屈一指的好缎料,一般人根本穿不起。你说这七个人是你的朋友,我不信你同七个下矿的苦力人会是朋友。”

  小六看着卫老大夫紧闭的眼睛,他虽看不见,心里却似别具慧眼一般,只好说出了实情:“实不相瞒,我与他七人本是萍水相逢,但我今日为了他们来求先生,也是真心实意。”

  “既与他们素不相识,又为何愿意为了他们来求我?”

  小六抬头望了望屋顶,吸了一口气,郑重其辞地说:“‘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人应当有慈悲之心,哪怕是对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不是吗?”

  卫老大夫愣住了,这四句偈子他再熟悉不过了,出自《普门品》。伏灾堂门口挂着“能伏灾风火,普门照世间”,也是出自《普门品》,这丫头是有备而来啊。

  卫老大夫点了点头:“没想到姑娘小小年纪,也读过《普门品》。是啊,若没有慈悲之心,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又怎能观世间之音,闻世间之苦?”他若有所思地说,“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你我虽为凡夫,何尝又不可学学菩萨的慈悲之心?”

  过了良久,卫老大夫又问:“姑娘想让我怎么帮他们?”

  “请先生教他们推拿正骨,好让他们有个谋生傍身的手艺。”

  “仅此而已?”

  “这就足够了。”

  “就算我教会他们这门手艺,你又怎知他们能靠着维持生计?”

  小六笑了:“这个先生不必担心,只要他们学会了手艺,我自有办法给他们谋生路。”

  “我要是没有猜错,姑娘怕是个生意人吧?贵号如何称呼,可否告知老朽?”

  “不敢当,小号磐匠坊。”

  “磐匠坊?”卫老先生的眼皮又跳动了一下,“‘八居固,新安巷。抚灾民,筑新房。’姑娘说的可是新安郡的那个磐匠坊?”

  “正是弊号,如今已在汴京开了分店,这才有缘分来叨扰先生。”

  卫老先生站了起来,一脸肃穆地说:“姑娘把这七个人带过来吧,交到老夫手上,定当好生调教,倾囊相授。原是瞎子间的事,倒让姑娘费心牵线了。”

  “先生这是应允了?”

  “身为医者,不可能见死不救。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何况这些还是与我同病相怜之人。我会好好教他们,等出了师,许他们对外说是我卫老瞎子教出来的徒弟。要让外头的人知道,老瞎子带出了七个小瞎子,瞎子若是自强自立了,也没人敢瞧不起!”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