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柏的维吉尼亚军团位于马纳萨斯铁路枢纽一带,若是开始进攻,那么里士满北部将再度面临战事。
麦克莱伦的军团虽然还在半岛,但已经撤退到亚历山大铁路至橙县一带,暂时没有太大威胁。
八月十七日,在得到新的师团补充后,杰克逊带领麾下的两万四千人开始了急行军。
特别行动队跟随石墙旅行动,布兰德打算从这支最精锐的旅团开始寻找。
只不过石墙旅的旅长似乎不太愿意配合工作,他表示自己没有那么多空闲去找一个士兵。
“队长,现在怎么办?”
看着从帐篷中一脸失望走出的队长,副队长克莱尔知道寻求帮助失败了。
他叹了口气道:“先协同他们作战吧,我思考一下。”
正准备离开时,一名参谋从帐中走出喊道:“二位,如果能够带来一些情报,或许旅长就愿意提供帮助了。”
布兰德忙点头回应:“当然,我想这并不困难。”
说罢,带着副队长回到驻地,让手下开始准备。
特别行动队现在还配备了军马,方便快速行动,毕竟他们人少,如果遭遇敌方骑兵,最好的策略肯定是撤退。
所以拥有军马,可以跑得更快一些。
一行人进入了一处森林,随后放缓步伐,减小动静,避免暴露踪迹。
约莫走了半个小时后,上帝的眷顾降临。
“队长,前方发现车辙痕迹!”
派出的先头小组带回了情报,布兰德听后示意全体队员跟进。
抵达目标位置后,队内有一名专业的后勤运输人员下马观察痕迹。
他拿出尺子仔细测量了车辙压出的深度以及轮子的宽度,并察看了周围后,发表了看法:“队长,我们或许中大奖了!”
“什么意思?”
“这附近或许有敌人的大型补给站,这样的车辙痕迹一般由运输弹药的马车产生。”
克莱尔面色严肃地问道:“你确定,不会有错?”
身为副队长,他必须保证这个消息准确,一旦有误,行动队走错地方,就出大事了。
“我确定。”
“队长,由你做决策了。”
布兰德思索片刻道:“克莱尔,你带领大家撤退,我带伯维尔步行侦察。”
“不,我会在这里等着你撤退。”副队长做出不容拒绝的表情回答道。
“好吧,就这样,伯维尔,该出发了!”
“是,队长。”
两人下马,拿上了少量的水和食物,一支柯尔特左轮和一支惠特沃斯以及望远镜,徒步沿着车辙痕迹出发。
在茂密的丛林中,伯维尔在前边利用身形优势寻找不易暴露的位置前进,而布兰德则在后边做标记,免得忘记撤退的路。
“队长,你说要是石墙旅找不到人,又该怎么办?”矮个总是停不下来自己的碎嘴。
“闭上你的乌鸦嘴,认真带路。”他有些不满地说道,怎么就不想些好的呢?
“是是是!”见队长表示了不满,矮个耸了耸肩,闭上了嘴,沉默地前进。
走了大概二十分钟后,车辙的痕迹消失了。
伯维尔摸了摸有些湿软的地面,无奈地说道:“这个位置可能才下过雨。”
布兰德回头看了看,这之间相距不过两公里,怎么雨偏就下在这里呢?
身处丛林中,可见度低,现在根本看不到所谓的补给站在哪里,而若是回撤,已经走了这么远,实在有些可惜。
“继续吧,队长,我有感觉,敌人的补给站就在这里。”
矮个看着队长有些犹豫,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也不想让方才的行动白费功夫。
“好,那再走一段距离!”
可丢失了车辙痕迹后,想要离开丛林并寻找到敌人的补给站,实在是不容易,两人就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窜。
不过好运又一次降临了。
正瞎逛着时,伯维尔的眼中闪过一道不同的颜色。
“是蓝色!”
他有些激动地说道,并拿起狙击枪朝方才的位置看去,估算着距离。
“队长,三点钟方向,大约八百米,有一名联邦军士兵,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没有看见同伴。”
布兰德掏出望远镜看过去,的确,一名联邦军士兵在那里走着,和他们差不多,有点迷路的感觉。
“悄悄跟过去,争取拿活口。”
“是!”
矮个弯下腰,朝敌人的方向悄悄摸去,靠得更近一些时,弄清了情况。
那名联邦军士兵正慌乱地大吼着:“有人吗?有人吗?该死,我迷路了!”
唔!
突然,脚上传来一股力量,让他一个不注意丢失了重心,随后狼狈地摔倒在地上,正准备起身时,矮个拿着刺刀抵在他的喉咙上。
锋利的刺刀从脖子上的皮肤轻轻划过,从上边传来的疼痛感,让他想喊出来,可是嘴却被捂住了。
“听着,不想死就回答我的问题!”
他急忙点了点头,表示愿意配合。
伯维尔松开手,刺刀依旧抵在那里喉咙:“这附近是不是有你们的补给站。”
提及这个问题,这名联邦军士兵眼神有些闪烁,似乎在犹豫该不该回答。
不过,当脖子上再度传来疼痛感时,他选择了放弃,只要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是,但我也找不到了,因为我迷路了。”
“谢谢,你可以去见上帝了!”
噗嗤!
矮个行动十分果断,一刀刺穿了这名士兵的喉咙,结束了他的生命。
离去时,他的眼神中带着不可思议,明明自己已经交代了啊!
“抱歉,谁让你知道我的存在呢?”
将这士兵的尸体拖入一旁的草丛中藏好,矮个找到队长道:“的确有补给站,而且这个家伙身上有地图,他居然会不认识回去的路!”
布兰德看了地图上的标记后,很快判断出了补给站的位置。
心里同样有些不可思议,虽然这地图的标记粗糙了一些,可只要配合着指南针,很容易找到方向啊。
看来军队最好不要招收路痴!
又过了一个小时,他们在丛林边,隔着一条小河,看见了联邦军的补给站。
整整两座木栅栏围出的大寨子,若是估计不差,这里的补给至少可以满足两个师团。
并且从外围的情况来看,联邦军在这里的防守部队并不多,大概只有两个步兵团左右,估计还有一些骑兵和散兵。
“寻找任务有了第一步进展了。”
八月二十四日,布兰德将情报带回给了石墙旅的旅长,并表示功劳可以直接让给他。
“好吧,你们做得不错,这是我让参谋记录的。”旅长拿来一份名册作为交换。
接过资料,他开始认真地搜索着其中的每一个名字,看得累了就让副队长继续,副队长累了就继续换人。
五个小时后,在行军帐篷中,矮个伯维尔终于找到了那个名字——多兰-弗朗西斯。
“哈哈哈,果然还是我最幸运,一来就找到了。”
“人在哪里?”
“石墙旅第十四补充步兵团三十七连队。”
“克莱尔,你留在这带队,我和希曼一起去。”
还有一个小时天黑,所以布兰德和希曼两人小跑着前往了三十七连队的驻地,免得待会因为宵禁回不来。
十分钟后,三十七连驻地,一个瘦高的中年人接待了他们。
“你说多兰那个小子嘛,我对他的印象比较深。”他坐在地上,吸着布兰德递来的香烟回忆着。
“抱歉,上尉,我们只想知道这位士兵现在在哪,对于他的过往没有兴趣。”希曼提醒道。
“好吧,看在香烟的份上,多兰在三个月前的河谷战役中受了小伤,他是临时补充进来的,所以并未归队。”
布兰德和军医对视了一眼,各自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个消息意味着半个月以来的寻找工作白费了。
“你们为什么要寻找这么一个士兵?”瘦高上尉将手中的烟头丢掉,表示了自己的疑惑。
“或许是为了树立一个典型吧,让士兵们知道我们能将他们找到并带回家!”
布兰德这一路来也没闲着,细细思考过约翰交代这个任务背后的目的,他还是想再进一步的。
和克莱尔讨论过几次,最后两人想出了这样一个答案。
“真是冠冕堂皇的理由啊!”上尉讽刺道,“士兵上战场就是为了赴死,而不是想着回家。”
“或许您是对的,但我坚信这个理由。”布兰德平静地回答道。
他陷入过几次困境,不是约翰这位姐夫亲自到场救了他,就是凭借着指挥,在友军击溃敌军后,让他以及连队得以幸存。
所以在他的理解中,给士兵们心中树立一个希望的标杆是有必要的。
有了多兰的例子,在残酷的战场厮杀时,士兵们的心里负担将减小。
或许会战死沙场,但指挥官一定会尽全力将他们带回家。
这就是拯救大兵“多兰”的意义,至少才他看来,是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