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我抢了别人家的系统

6孔乙己。

我抢了别人家的系统 百鬼手残党 2428 2020-11-22 17:27:10

  刘正白回到家以后,家里那个气氛就像是过年一样。许久不喝酒的老刘,着一杯酒喝酒。以前不让老刘喝酒的老张同志,一边说着老天爷开眼了,一边帮老刘添酒加菜。

  “我说爸妈你们至于吗?”刘正白能不可置信的说。

  “儿子呀,你是不知道我们有多难。你小时候长得就好看,还有文采。到你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就怕你早恋。但是你倒也没有早恋。直接不恋,那么多小姑娘成堆成堆的给你写信。你一个都没搭理。你今天要再没有女朋友,我和你爸都准备找心理医生了。”张慧兰苦着脸对刘正白说。

  “不过现在好了。小瑶是黄秀玲也就是今天你见到的我那个老同学的女儿。人家也没有谈过恋爱。所以你多照顾照顾人家。”张慧兰有笑着说的。

  “不是,我也是第一次谈恋爱。为什么就是我多照顾照顾她呢?”刘正白直男回答道。

  “因为你是男的够不够?”张慧兰眼神闪烁的说道。

  “够了,够了,那我进去了。”刘正白道。

  “去吧,别打扰我和你爸喝酒。”张慧兰嫌弃的说道。

  哎,这儿媳妇八字还没有一撇呢。这亲儿子就不要。

  算了,我还是研究研究我的小说。

  《孔乙己》的原文是肯定不能用了。原文是鲁迅先生痛斥平行世界的儒家害人的。这个世界只是两种思想的争锋,如家还没有平行世界,地球那么能迫害人的思想污染人的灵魂。

  甚至于说抵御外来文化入侵。有一半的功劳是在儒家文化。新文化和儒家文化两手就像一个大磨盘。任何进来的文化都会被他磨的连渣都不剩。

  所以这个世界的人文化自信都是杠杠的。

  就在刘正白想着孔乙己怎么改的时候。他这手机屏亮了。上面显示着一个消息。

  小瑶:正白,苏晓秋是你姐姐吧?

  刘正白:是怎么了?

  小瑶:你去看看微博吧。你姐姐成了他们的集火点了。

  刘正白:我去看看。

  打开微博。上面的热搜就是苏晓秋的名字。下面是一段儒生在那里狂吠。

  当刘正白仔细看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那里研究半天发现是一个儒生喜欢苏晓秋,然后那个儒生在到大学门口表白。表白就表白吧!但是说的话极其难听。翻译出来就是你能嫁给我,那是你的福分。苏晓秋那是什么脾气?那又是什么身手?当年在武当山上学艺。在年轻一代都没有敌手了。

  在当时当场就忍不住。一套太极拳直接把他打到墙上,掉不下来。打人如挂画呀!

  但是那帮人就是打了小的来老的。所以今天晚上就被上热搜了。不过虽然那边的火力比较猛,但是这边也不是一边倒。

  自己姐姐出了事儿,刘正白自然是不能坐视不理。但是他就想办法搞个大的。

  想就想着他的目光,不知怎么就喵到了孔乙己的上面。

  孔乙己和这个儒家一样的自视甚高,但其实啥也不是。儒家大多数都是谦谦公子,有礼貌,有学识。就算有些什么也不会表现出。但是就有那么一部分是奇葩。比如前面说的那个姓孔的老头。还有被姐打了的那个。

  而一把书应该是在合适的时间出现。才能表现出他应该有的意义。而现在就是《孔乙己》出现的最佳时刻。《孔乙己》原来是痛斥科举制度对人的损害,痛斥科举制度对给人带来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

  那个世界有这样的思想。这个世界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没有人把它挑出来。而现在,刘正白必须要把它给挑出来。

  刘正白又回想了一下应不应该发这本书。首先就是天时,首先儒家得罪了他们家,第二,现在也应该是他们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思想表现的最突出的时候。于《孔乙己》表达的东西简直是不谋而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读书我最牛逼。我读过书,我也不会其他活。但我就是高。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今天那些大儒们都没有出场。

  至于地利,我爸是报社社长,还需要考虑吗?

  人和,现在网上一多半儿是说那个儒生的。另一多半只是说苏晓秋下手太重了。

  所以这书该放。

  《孔乙己》作为一个短篇小说。只有两千五百多字。还没有网络小说一章的字多。

  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就打出来了。

  打完以后,联系了一下他姐,在微博上艾特他一下。就发出去了。

  现在,苏晓秋的热度极高。所以他艾特的人就特别受关注。更何况,刘正白的标题还是“儒生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那是想没有关注都难。

  微博上的各种人看到这篇文章的反应都不一样。

  那群儒生:我操,这就是苏晓秋的弟弟吗?这么嚣张吗?是没有接受过网络暴力吗?

  吃瓜群众:好家伙,就是人家姐姐被欺负了,就出来出头了吗?

  不过大家都看过这篇文章的开头时,全部发现不对了。

  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呀。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刚看完开头,他们的反应都不太大。他们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儿。

  因为这篇文章不长。所以很快就看完了。

  儒家那边的儒生看完就一个反应:你在教我做事。

  那边的西瓜群众则表示,这写的啥呀,一个老头儿。

  不过在那些吃瓜群众中,还是有些有文化的。

  其中一个叫一个小小妖的分析道:每个中国读书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孔乙己的影子(外国读书佬有他们的西洋孔乙己)。读书读了个半瓶醋,屈尊自己随便找份糊口的工作,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读书读死了,脑子不太灵光,不会“闯荡”,平时活得畏畏缩缩,只有在喝醉的时候才能胡吹八道一下自己的“文化素养”,来舒展一下心中的郁闷。说到底,都是在社会里挣扎着活命的底层人,就跟现在绝大多数的小白领一样,卑微而不得志着活着,偶尔找一下几文钱的乐子。这个民国不得志的小白领,最后像癞狗一样死去,死在了那些高高在上,体面文明高贵上档次的“成功人士”的手里,仅仅为了几文钱的芝麻小事儿。而作者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发出这篇文章。可能就是想告诉今天狂吠的那群人。他们就是孔乙己的写照。也给那些大儒们提了个醒。你们看看你们教出来的都是什么玩意儿?

  刘正白在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悄悄咪咪的点了个赞。然后就去睡觉了。

  今天晚上刘正白睡的非常香。但他却不知道网上因为孔乙己而炸锅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