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被田主任那么一折腾,根本没睡几个小时。但打工人,打工魂,活还得继续干。
张林已经准备好了早餐。八点交班,他七点半才把杨平叫醒,两人匆匆洗漱吃饭。
早上韩主任和宋子墨已经回来,交完班,杨平跟着韩主任和宋子墨查完房,就直奔手术室。等电梯的时候,张林凑过来说:“杨医生,晚上有空不?一起吃个饭?我请你,就在医院附近。”
“哪能让你破费,这些天多亏你带着我熟悉,该我请你表示感谢才对,就这么定了。”杨平诚意满满。
“那不行,这顿必须我请!”张林很执着。
“行!”杨平爽快答应,不再纠结。反正目的都是联络感情,谁请客不重要。
约好了饭局,张林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心里暗想:这人能处,跟着他肯定能学到东西。
两人到了手术室,里面早已忙得热火朝天,各种手术都已经开始,医生护士们一边干活一边聊天,气氛倒是很活跃。
他们隔着手术室门上的小玻璃窗一个个找,看到韩主任和宋子墨在的那间,便按铃进去了。
方炎正戴着无菌手套,抬着一条已经消毒好的腿,宋子墨则在给这条腿从足踝到大腿根部进行最后的消毒。
田主任抱着双臂站在观片灯前看X光片,韩主任坐在角落的凳子上压阵。
器械护士穿好了手术衣,在一旁的器械台上叮叮当当地摆弄家伙,巡回护士走来走去查漏补缺,器械商的跟台技术员很有眼色地凑到方炎旁边:“方老师,要不我来抬?”
“没事,他行,你去清点一下器械。”宋子墨头也不抬地说。
技术员这才敢离开。
宋子墨看到张林进来,立刻招呼:“来来来!抬腿!磨磨蹭蹭这么晚才上来,今天实习生呢?一个鬼影都没见着。”
“都去医教科开会了,交完班就全被拉走了。”张林解释道。
“难怪!快,帮方炎抬一下腿,让他去洗手穿衣。”宋子墨催促道。
张林赶紧用消毒凝胶搓了搓手,戴上无菌手套,接替方炎抬起了那条腿。
“知道吗?学习骨科,就是从抬腿抬胳膊开始的。”坐在角落的韩主任悠悠开口,“我们师父那辈,计划经济还用粮票的时候,骨科医生一天的粮食配给比其他科医生多三两。”
“为啥呀?”田主任很配合地接话。
“因为骨科医生要抬腿,这是力气活,饭量自然大!”韩主任话音刚落,手术室里顿时响起一阵哄笑。
手术室里其实经常这样,医生护士说说笑笑,偶尔还带点颜色,主要是为了活跃气氛,缓解紧张。要是哪天手术室里鸦雀无声,要么是主刀是个新手正紧张得冒汗,要么就是病情实在太危重,大家没心思开玩笑。
“难怪我老师说,他们当年招骨科医生,面试先准备一对哑铃,举几下试试,不行的直接淘汰,根本没下一轮。”田主任顺着话题聊下去。
“哑铃?我听说的版本是一瓶二锅头!先试酒量,不合格的直接刷掉,合格的才有资格继续面试。”宋子墨也加入群聊。
“老田,你是赶上好时代了。”韩主任调侃道,“就你刚来时那酒量,要是早生十年,骨科的门你都摸不着。”
大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手上动作却丝毫没停。
很快,消毒铺单完毕,吸引器、电刀全部连接就位,田主任也去洗手穿衣了。
韩主任今天早上刚回来,没排手术,主要是来巡查看一看,他主刀的一般都是复杂的大手术。
杨平又到其他几个手术室转了转。白主任在做粗隆间骨折;欧阳主任在奋战骨盆骨折;脊柱病区在做颈椎手术;关节病区则在换膝关节。这一圈下来,对科里几个医疗组总算有了点直观印象。
创伤骨科一共五个组:韩主任组、田主任组、欧阳主任组、白主任组、丁主任组。编制床位80张,每组15张,还留了5张公用的应对重病人。其他病区也是人满为患,经常要加床。
在手术室混了顿手术餐当午饭,杨平跑到休息室,在又宽又长的椅子上躺下休息。刚眯着,小五的电话就来了:
“老大!我面试通过了!房子也租好了,就在你楼下16楼!晚上有空不?一起吃饭?小青也过来了,她之后在急诊科上班。”
“晚上?约了科里同事吃饭。”杨平想起和张林的约定。
“那行,下次再约,拜拜!”
小青是小五的女朋友,原来是市人民医院的护士。这小子确实有两下子,毕业没多久就把人家追到手了。这次小五跳槽来三博,这姑娘死活要跟来,她家里不同意,小姑娘差点闹得要割脉,也是够猛的。
正躺着,韩主任进来了,看到杨平便说:“小杨,刚来还习惯吧?手术要多参与,特别是急诊,年轻人就要多动手。”
杨平赶紧坐起来:“嗯!我跟宋医生和田主任都说了,有急诊手术或者缺人手帮忙,随时叫我。”
“很好!”韩主任点点头,倒了杯水喝完又走了。
整个下午杨平都泡在手术室。直到晚上七点多,看完手术,才和张林一起到医院附近吃饭。
医院周边挺热闹,人流量大,加上周边工厂写字楼不断开发,餐饮配套也跟了上来。
两人找了家川菜馆,点了红烧鱼、铁板牛肉、四川香肠几个硬菜,再加一个素菜和一个青菜汤。
几杯啤酒下肚,气氛愈发融洽。
张林还为第一天的不友好态度道了歉,杨平摆摆手表示根本没放在心上。话说开了,张林心里的疙瘩也就解开了,一杯酒下肚,直呼以后就是兄弟。
张林是东北人,硕士毕业后,他老爹耗尽毕生人脉,才找到一位南方的老战友,把他塞进了三博医院。他女朋友是本院儿科的医生,两人攒了点钱,正准备靠着双方父母支援,凑个首付买房结婚。
“兄弟,就凭你这水平,我看韩主任很快就能帮你把主治名额搞定。”张林一脸羡慕。
杨平吃了口菜:“要真那样,就算熬出头了。”
“到时候可别忘了兄弟我,有空多教教我,我是真服你!”张林手一翻,一杯酒瞬间秒光。
他继续倒酒,突然压低声音,开启了八卦模式:“科里好多事你不熟,我给你讲讲。宋子墨和唐菲是一对——”他还用两个大拇指做了个“一对”的手势。
关我啥事?杨平心里吐槽,跟我说这个干嘛,唐菲又是谁?。
但张林不愧是科里有名的“八卦小王子”,医院里各种小道消息、谁和谁恋爱、谁和谁分手、谁外面有人……他门儿清。
“我告诉你,宋子墨和唐菲都是复旦的,宋子墨比唐菲高两届。听说——”张林警惕地扫视了一圈餐馆,确认没熟人,才神秘兮兮地说,“宋子墨追了唐菲好多年,还没得手呢!”
杨平对八卦不算热衷,但也不反感,就听着。张林以为他感兴趣,更来劲了。
“你说宋子墨要长相有长相,要身高有身高,名校博士,又优秀又努力,关键还有钱!你看他上班开啥?宝马760!不过唐菲家里好像也挺有钱,听说有玛莎拉蒂跑车。哎,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我们这种平民百姓,只能小电驴代步,天天为柴米油盐耗尽青春。”
还青春呢?杨平心里好笑,都二十好几的人了。
“别那么伤感,各有各的活法,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是最大的幸福。这世界上,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快乐。”杨平安慰道。
张林端起杯子:“这话我爱听!看到天桥过去那片楼盘没?我都看好几趟了,准备先弄个小的当窝。”
“你行呀!才毕业几年就准备买房了?”杨平有点惊讶。
张林眯着眼,一脸沧桑:“别提了,说起来都是泪……”
“你杯里怎么还有这么多酒?”
“你不是说你干完,我随意吗?”
“我说过吗?……行行行!东北爷们儿,别的可以怂,喝酒不能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