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外科教父

0014章 天才

外科教父 海与夏 3188 2020-10-11 23:50:48

  杨平匆匆吞下一块巧克力,干掉一块压缩饼干,立刻冲向手术室。

  好家伙,里面已经人头攒动!韩主任、宋子墨、田主任、张林、方炎等核心成员悉数到场,更有许多闻风而来的年轻医生和实习生,都想亲眼目睹这台罕见的婴儿断指再植。这种超高难度的手术,有些人可能职业生涯都遇不上一例。

  巡回护士正在维持秩序:“怎么这么多人?带教老师是谁?都往后站!注意无菌观念!”

  幸好骨科这个手术室足够宽敞,不然真挤不下。

  韩主任思路清晰,立刻分工:“分两组!田园带方炎、陈小波负责游离断指的清创和寻找血管神经肌腱;宋子墨带杨平、张林负责近端伤口的清创和寻找血管神经肌腱;再植部分由宋子墨和杨平负责,其余人作为预备队。”

  “今天器械护士是谁?”

  “是苏宜璇!”

  “那个骨科手术专科护士?”

  “是的,主任。”

  巡回护士回答时,苏宜璇已经去洗手准备上台了。

  麻醉医生梁静是个灵活的胖子,华西医科大学的博士。他穿的洗手衣明显不合身,裤子短了一截,活像穿了条九分裤。但他技术极好,动作轻柔地撬开婴儿的小嘴,小心翼翼地将气管插管置入,抽出导丝,用听诊器确认位置后接上麻醉机。

  “嗯,大家可以刷手了。”梁静坐在小孩头侧,一边记录,一边紧盯着监护屏上的数据。

  围观人群中响起了低声议论:

  “今天这个太难了吧?这么小,显微镜放大五十倍也不好弄,手稍微一抖血管就破了。”

  “是啊,听说婴儿断指再植是最难的,血管估计比头发丝还细。”

  “是韩主任主刀吧?他以前可是魔都六院的,那是全国断肢再植的发源地,世界第一例就在那儿!”

  “真的?难怪韩主任这么牛。”

  “不是,是宋师兄主刀!”

  “宋师兄?哇——!”

  “他超厉害的,听说是个天才,没看韩主任走哪儿都带着他吗?”

  “人长得又高又帅,学历高,技术好,听说好多女孩子喜欢他呢……”已经有女实习生开始偷偷八卦了。

  “肯定呀,听说家里还特有钱。”

  “不会吧?好事全让他占完了?”

  八卦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

  “安静!观摩的保持安静!断指再植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把隔壁视频系统打开,等下手术开始后全部到隔壁去看——”护士长巡查到此,看到这么多学生,立刻出面整顿。

  这个主手术室很先进,隔壁配有示教室,隔墙是透明玻璃,还有高清大屏幕连接手术室的显微镜摄像头,可以实时转播手术画面。

  此时,苏宜璇已经洗好手,双手举在胸前。她拿起一件无菌衣,面对无菌台站定,双手轻轻一抖,精准地伸入袖口。巡回护士立刻上前帮她拉好衣服,系上背带。

  戴好手套后,苏宜璇开始熟练地清点器械,分区摆放。

  手术分两个台进行。一侧,宋子墨和杨平冲洗伤口;另一侧,田园带着方炎小心翼翼地冲洗着那些微小的断指,生怕一不留神就找不到了。

  冲洗完毕,大家纷纷去洗手穿衣。

  通常第一助手负责消毒铺单,但这次宋子墨让杨平先穿手术衣,自己亲自上阵进行消毒铺单。

  显微镜被推来放在一旁。

  两边同时开始清创——清除异物、坏死和无活性的组织,并修剪整齐皮肤边缘。

  同时,那些观摩的年轻医生和实习生们,已经被护士长像赶羊一样“请”到了隔壁示教室。

  从拇指开始再植。

  方炎将已经清创冲洗好的拇指断端送来,宋子墨用电钻将细小的克氏针钻入指骨,先建立骨性支架。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步骤:找出并缝合血管、神经、肌腱。其中,血管是最难找也最难缝的,神经次之,肌腱则相对简单,任何一个熟练的骨科住院医都能搞定。

  显微镜被固定到手术区域,调节好焦距、瞳距和放大倍数——血管太细了,需要放大五十倍。

  宋子墨左手持显微镊,右手持显微剪,开始了显微镜下的精细操作。他的技术确实过硬,在五十倍放大视野下,双手稳如磐石,操作行云流水。

  这家伙的骄傲,确实有资本,杨平心里也不得不承认。

  “血管太细,手一定要稳,沉住气。”韩主任在一旁鼓励道。

  宋子墨全神贯注,默不作声,所有的精力都凝聚在指尖,在镜下仔细寻找着血管、神经和肌腱。

  手术室里有一个实时屏幕,隔壁示教室有更大的。韩主任就坐在屏幕前,紧盯着每一个细节。

  拇指的血管顺利找到,接着是神经和肌腱。然后是对血管断端进行精细修剪,确保断端干净、标准,管腔内绝不能有任何杂质或损伤。

  生理盐水冲洗一遍。

  “线!”

  最细的双针无损伤血管缝合针线被递上,其直径仅有婴儿头发的几十分之一。线被从中间剪断,一半递给宋子墨,另一半由苏宜璇妥善保管。

  宋子墨开始缝合动脉。

  然而,这个婴儿的血管比预想的还要细,直径估计远低于0.1毫米,目测只有0.05毫米左右!

  宋子墨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极力保持双手的缓慢与稳定——他正在挑战显微外科的极限巅峰。

  第一针,开始了。

  “慢点,不用急。”韩主任轻声提醒。

  此刻想快也快不起来,血管不仅细小,管壁也异常菲薄,完全不像正常的动脉壁。

  宋子墨的第一针异常缓慢,比平时训练慢了许多。显微镊小心翼翼地提起极易撕裂的血管外膜,这对操作的精准和稳定是极致考验。

  针尖轻柔地刺入管壁,位置精准,再从另一端穿出,轻柔拉拢,打结——第一针完美缝合。

  韩主任微微颔首,宋子墨的天赋确实很高,进步神速,看来对0.05毫米级别血管的缝合也已相当熟练。

  杨平准备帮忙剪线,却被宋子墨无声拒绝。他亲自拿起显微剪剪断了缝线——血管太脆弱,任何细微的晃动都可能损伤已缝合好的部分。

  第二针,第三针……直到第六针。他的节奏平稳,针距边距完美,第一根血管顺利吻合完成。

  若不是手术室必须保持安静,隔壁观摩的人群恐怕早已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惊叹。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