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勇啊,做人做事一定要堂堂正正的,就算挣得少点心里也踏实。可别学你四叔……”
经过周毅好一阵解释之后,马则安才将信将疑地放过了他。
“……知道了。”周毅点头。
然后马则安又叮嘱了周毅要好好干活,别偷懒。也为周毅能拿到还这么高的工作而高兴。
周毅也点头应是,提出了明天会搬到其他地方住。郊区离市区有些远,上班不方便。
而且瓦房的环境也算不上好。空间也小,施展不开拳脚。周毅有钱了,当然不会委屈自己。
马则安听到这话,沉默了一下。叮嘱了好注意安全,便不再多言。
周毅进屋,从布袋里挑选了一套换洗的衣服。找马则安借了双拖鞋,就到外面打水洗澡了。
瓦房的水,都是通过空地上的水井泵打上来的。
周毅找到洗澡的地方,找了个公用的空桶。在水井边上打上一桶清凉的井水,然后再提到浴室里。没有热水。但好在天气较热,洗起凉水来,倒也舒畅。
洗完澡,周毅直接回了床上。
屋内有些闷热。周毅借着刚洗完澡的凉意,调整了呼吸,慢慢的倒是不再感觉闷热。
收拾了下东西,进一步思考着计划。又或是退出游戏,倒记忆缓冲时间,上网查询可能用上的信息。
……
副本世界的历史,和现实世界几乎是一样的,像是一个平行世界。
各种大事和时间进程,都是复刻现实世界。但在小事和细节上,与现实世界又有不同。
比如某人的确做了某件事,导致了后来一系列的变故,但那个人的相貌性格却与现实当中并不相同。
又比如一些现实中的电影,也许在副本中也出现了。但在一些镜头细节,以及剧情演员方面,却有了变化。
而且在副本里面的人,也完全不同于现实,最多也只是相似。在副本中,当然也不能找到另一个自己。
就像是两棵树干基本相同的树,最终达到的高度一样,但两者生长的枝叶却不尽相同。
而且,这种变数。在周毅进入副本之后达到最大。
任何有随机概率的事情,出现的变数最大。比如彩票,比如人的想法和决定。
所以,在现实中得到的信息,需要经过一番筛选,才能进一步利用到副本里。
而此刻,周毅思考的是九八年的大洪水。九八年的大事件,绕不开的就是大洪水。
周毅作为一个三观真正的好青年,当然是不会视若无睹。即便这只是在副本当中。
有呼吸有思想,摸着有心跳有温度。看着是生命,听着是生命。周毅不能忍心,毫无作为地任由灾难发生。摧残生命。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周毅顺手也就做了。毕竟也不太麻烦。
现在的问题就是,虽然周毅预计大洪水有很大概率在副本内发生。但如何预防,如何拯救,如何警醒别人,却难倒了他。
直接在街上演讲,拉教徒成立预言家教派?看警方铐不铐你就完事了!
在网上发表言论?然后被以散布虚假信息抓起来?
隐藏起来?偷偷报信?然后被顺着网线逮住?
而且,即使成功发布了信息,广为流传,大部分的老百姓也不会相信。灾不过头顶,都还是事不关己。
甚至即便有零星官员相信了,正要上报,有被压了下来。毕竟牵扯太大。如果消息是错的,那就是劳民伤财了。
关键还在,信息的可信性上。
有些真的信息人们不愿去相信,而假的却可以让人深信不疑。
比如普通人的大脑只开发了百分之十,剩下百分之九十都是潜意识。爱因斯坦这么聪明,是因为其开发了百分之十五。
或许成败决定在细节上?在讲故事的技术上?周毅想着。然后决定启用场外求助。
救助热心网友。
于是在网上不断查阅起,关于‘回到九八年怎么为大洪水贡献一份力’。
虽然网友们的回答,大多都是答非所问。劝说时间穿梭不实际,不如埋头为建设当下社会尽一份力。
但还是让周毅翻到了一条,很有建设性的回答。
寻找某些官员的号码,买几张不记名的电话卡,然后将近期发生的大事通过短信发送过去。
前面通过多件事实的佐证,让官员相信最后给出的大洪水信息也可信的。
周毅没有照搬这个方法,但这种列举事实的方式给了他启发。
给官员发短信的方法,有些不好操作。一是,不好找到官员的号码。二是,发了过去别人忙着没看怎么办?
可以使用这种方法的变种,寄信,网络公布等。最后,周毅确立了以网络形式进行,省时省力。
于是,周毅开始泡制一篇长篇预言信,《九八海獭预言》。
先是在网络上,寻找了一份九八年六月之后的死亡名单。列举了,世界各国明星政要的死亡日期。
在副本里外不断倒腾了十多遍,写下了三十个因病逝世的人名和时间。毕竟记忆力不好,只能一点点倒腾。
也不确定在副本里是不是有这些人,周毅打算后面在副本里在查一查。
至于意外死亡的,周毅没有加进去。毕竟不能保证意外一定会发生。意外之所以成为意外,不就是因为其不确定性吗?
然后,周毅又进出了十多趟副本,将世界的一些重要自然灾害时间节点记录下来。
然后在其中就掺杂着,大洪水的时间。还加上了哪一天的峰值是多少。
忙忙碌碌了半个小时,抄写下了两页的信息。周毅将两张纸收好,感觉有些困了。于是躺平,慢慢进入梦乡。
副本里的身体状态,并不会因为退出游戏之后而改变。当暂停结束,身体状况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
半梦半醒间,周毅被一阵轰隆声吵醒。
恍惚间,以为是地震了。
结果清醒过来之后,发现是房间里有一二三……五个人在打呼噜。
呼噜声此起彼伏间,竟然别有一番韵律。时而短兵交错,时而怒发冲冠,时而悠然婉转……
周毅决定,自己要是懂得作曲,定然能在这里面领悟出一首复杂多变的,《十面埋伏》。
还好的是,房间里一共有八个人。现在只有五个呼噜声,还有两个人不打呼噜。这是值得欣慰的。
正想着。
呼噜声的交响乐中,又有一个呼噜声切入,由低音转为高音,和谐地与其他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一滴水融入水面,变得浑然一体。
也许,这首大型交响乐本就是六个人合奏的。现在这样才是完整体。
还好只是六个。周毅苦中作乐地想着。
然后房门被推开,然后反锁上。声音没有惊动到交响乐的惊喜。演奏家们的定力很足,不被轻易撼动。
周毅眯眼观察了下,发现是一个床铺上的人刚刚出去。
来人回到自己的床铺,坐着晃了一下脚,随后便躺下了。
没两分钟。
“原来完整版是七人合奏的。”周毅悄然想道。同时心里有些想念在现实中,进入副本就秒睡的情况。
胡思乱想着,周毅慢慢的又进入了梦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