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合,周毅在绊倒对手数次后,结束了回合。
对手眼含热泪的,选择了投降。不仅是摔得痛,还有他对七村魁首深沉的爱。
“大龙哥,轻松获得这一回合的胜利!神功大成之后的大龙哥,简直无人能敌!这一次的选手们,有难了!”
丸子头激动地欢呼着,眼里竟也渗出了泪水,那是看到梦想终于实现后的感动。
大龙哥大侠!
“大龙哥!大龙哥!……”
“啊!大龙哥!……”观众们欢呼声阵阵。
村民啧啧称奇,感叹着大龙哥的身手又有所长进。
孩童们欢呼着,激动得尖叫连连,眼睛放光地注视着大龙哥,宛若看到了偶像。
擂台中央,周毅傲然而立,发丝随风而动。俊俏非凡,如谪仙的一幕,深深刻在了一众孩童脑海中。长久不能磨灭。
紧接着,周毅进入休息环节。等待第二回合。
不过,周毅看着第十四届第四个小红止不住的泪水,觉得可能没有第二回合了。直接晋级,进入七进四。
第十四届七村争霸赛,继续火热展开着。
……
河口镇,距离虾塘村不过五里路。
教书先生虽然腿脚不利索,但走了两三刻钟也到了镇上。
教书先生没有在街道上逗留,或者回自己在镇上的居所,直奔镇子西边而去。
在镇上七拐八绕,很快找到了一间青砖绿瓦的小院。
敲开大门,里面一孩童,将教书先生迎了进去。
院子里,教书先生看到一个同样头发胡子花白的老汉,当即激动开口:“德山救我!”
随即,教书先生将情况详细道出。
“……被敲了三下脑瓜,得了失魂症,全然不记得从前的事……”
“……一个滑头!偷奸耍滑,惹是生非……”
“……开了窍,竟有了过目不忘的能力……”
“德山,你有无办法,令这小子窍既是开的,又安分守己下来?”教书先生询问道。
老汉听完全过程,啧啧称奇一番。直呼奇异。“现实较之话本小说,竟然还要离奇?!”
“这,德山。你的第六本小说已经撰写完了?等下让我拜读一番。”
“无,第六本已经切掉了。我现在在构思第十一本,这本定是惊人之作!能一举夺得榜首!”老汉傲然道。
“如此有信心?德山,你大作告成,定要与我察看一番。”
“定然如此。”
“那,我那门生,你是否想到了办法?我总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教书先生将话题拉回正轨。
“嗯,听你这么一说,好像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容我想想……”
老汉思索良久,忽然道:“你听说过,范进吗?”
“范进,镇子北边那个范进?!”教书先生被点醒,反应了过来。
“我这就去,登门询问一番。”教书先生起身,急不可耐地要离开。
“同去,同去。”
……
“大龙哥!大龙哥!”
第十四届七村争霸赛,决赛前夕。
观众们被氛围完全点燃,像是疯了一样,欢呼着大龙哥的名号。欢呼声如同海浪一般,一浪接一浪,起伏激昂。响彻云霄。
周毅赢得太轻松了,表现出来的战力太强。不但能见招拆招,轻松将对手摔倒。而且对手就连周毅的衣角都摸不到,被连番戏耍。高下立判!
七个村子的人,竟没一个够大龙哥一合之力?!无人能挡其锋芒?!
明国话本小说盛行,民众们都喜爱看到英雄、大侠、猛将之流。
此时看到活生生的例子,武艺高超,俊俏异常,宛若是从书中走出的主角!如何不激动,如何不尖叫,如何不忘乎所以?!!
“大龙哥,杀疯了!神功大成之后,无人再能挡其锋芒!七个村子的选手,连番拜倒在其脚下。大龙哥,大势已成!”
丸子头激动地嚎叫着,连番解说都不见异样的铁嗓子,竟然出现了嘶哑。被破防了。
“大龙哥,去吧!追逐着太阳,浪迹天涯,去做仗义之事,当仗义之人!去追逐你的梦想吧,你的大侠梦!大龙哥大侠!”
丸子头声嘶力竭地嘶吼着,在解说中掺杂了私货。
这一下,直接将群情激昂的观众们,领进了沟里。都齐声附和着:
“大龙哥大侠!”
周毅挠了挠头,看向了旁边的缺门牙。
缺门牙马上会意,命人一起按住了梗着脖子的丸子头。堵住了其的嘴,拉到河边。用清凉河水,从头到脚给丸子头冷静了一遍。
一番折腾过后,丸子头终于冷静了下来,放下了他的大龙哥大侠言论。重新开始比赛。
“有请,河东村的选手,小红就位。”丸子头重新站回高凳。
第十四届七村争霸,第二十五个小红,登场。
一位小小年纪就身体壮实,肌肉显露的小红。其听着周围所有人都在呼喊着大龙哥,非但没有被灭掉气势,身上的气势反而更足。
有股一往无前,越挫越勇的斗志。第二十五个小红,目光炯炯地看着周毅。
现在你的欢呼声很大,但,等下这些就是我的了!我,是,魁首!!!
第二十五个小红心中怒喝,捏着拳头欺身而上!
……
“十,九……”
第二十五个小红躺倒在地上,浑身已经再提不起半分力气。
他奋力扑杀了十数个回合,离成功最近的一次,是他用假动作一把搂住了大龙哥的腿。眼看就要将大龙哥拉下马,进入地面决斗!
却忽然感觉手臂一麻,提不起力气,再也抓搂不住腿。机会转瞬即逝。
即便像螃蟹一样,展开手,一步步紧靠上去。也会轻松被拿捏住,绊倒。
他,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摔倒了。力气被耗尽,身体各处都被摔打得刺痛。这一次摔倒,他再没法站起来扑杀了。
“五,四,三……”
第二十五个小红,听着观众们群情激昂地齐声倒数。
他忽然察觉,人们的悲欢并不相通,人们在呼喊,而他却觉得悲悯。一时心中堵得慌,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随后从眼角滑落。
“二!一!恭喜大龙哥!卫冕七村魁首!……”
第二十五个小红,听到最终宣读,心中忽然平静了下来。脸上挂着泪痕,在思索着。
下一次七村争霸,他还要来参加吗?他回忆着刚刚的大龙哥,忽然感觉高山仰止,充满压迫。这样的大龙哥,还能打得赢吗?
忽然,他眼前一暗。定睛一看。
是山,是山挡住了太阳,投下了阴霾将他遮盖。
山忽然蹲了下来,说道:“你想学功夫吗?我教你啊。”
第二十五个小红,忽然觉得耳边的欢呼声都消散了。只有那句声音不大的低语,如雷贯耳。
视线里,一下只剩下了山。
他刚止住的眼泪,又像放了闸一样,汹涌而出。哽咽着,呼唤其名:
“大龙哥!……”
……
“这样真的成?”教书先生拿着一个小纸包,重复确认道。
“怎么不行?”有一满脸皱纹的老妪尖声回应:“你没看范进都被治好了吗?”
接着,老妪又详细解析道:“人有三魂七魄,各自主掌着不同的功效。”
“其中,七魄,于人的身家性命最为相干,也是最容易出状况的。”
“天冲,灵慧,气,力,中枢,精,英。此七魄,都与人生活起居,息息相关……”
“天冲,灵慧,两魄主思想,智慧……天冲魄,主掌人之思想、记忆;灵慧魄,主掌人之天赋、智慧……”
老妪嘴里利索地讲解着,直将教书先生和老汉,说得一愣一愣的。其理论体系之完善,不似作伪。
世间真有魂魄,鬼神乎?
……
教书先生之前在寻找到范进之后,说明来意。范进就给指了条明路,声称当时就是给一个老妪治好的。
于是教书先生和老汉再次辗转,寻到了老妪住处。
将事情经过又阐述了一遍之后,老妪回了一句:为什么不问问笔仙呢?
老妪说罢,开坛,燃香作法。台上供奉的,赫然是一根粗壮如人手臂的毛笔。
作法时,老妪嘴上念念有词,手中不时有大团火光乍现。
看得教书先生和老汉,连连惊呼。对从前的世界观,产生了动摇。话本小说中绮丽的世界,是真的?
老妪在念叨了一段时间,跳了一场大神后。领着教书先生和老汉,到了一块大石前。
石头被固定在地面上,顶端被削平。放置有一根毛笔,桌面上刻有各种繁复的文字,图案。整体显得很神秘。
老妪交代了注意事项,操作步骤之后。将一张黄纸铺在石头上,大喝一声:请笔仙!
桌上的毛笔,竟然自行滚动起来?!!
教书先生和老汉惊骇。老汉又敲打了石头各处,发现全然没有空心的声音。里面不似装有人。
接着,老妇执笔沾墨,教书先生亦以特殊手法握笔。
老妇高呼一声请笔仙上身之后,身体开始癫狂抽搐,但手中的毛笔,却纹丝不动!
教书先生正惊疑着,手中之笔忽然有巨力传来。没敢使劲,按照交代的方法,在心中不断呼唤着笔仙。
笔也在纸上不断游走着,画下颠簸的线条。
良久,老妪忽然像没了力气,头歪斜下去。呆站在原地。过了片刻,才迷迷糊糊地醒来。
老妪又询问了教书先生,时间过去了几许。教书先生如实回答,大概半刻钟。
接着,老妪如同大病初愈般,咳嗽一声。沙哑着嗓子,高呼:请笔仙离开。才珍之重之地放下笔。
毛笔在滚动了一下之后,停止下来。
老妪在平复良久之后,恢复了正常。拿起被墨水纵横交错地涂画着的黄纸,细细查看。
手中掐算,嘴中念念有词,良久才停下。道出方法:于酉时面朝太阳,击打头颅三次,灌下黄符灰水,事既成。
教书先生听闻,连忙记下。又询问了由谁人击打,击打的位置,力道?黄符灰水,用温水还凉水,井水还是河水?
老妪手指掐算之后,一一作答。
随后,两指从袖间抽出一黄符,一抖动,黄符无火自燃。老妪将黄符灰小心包好,递交给教书先生。
……
“范进当年,就是天冲魄有碍,与身不正。所以才会痴呆,颠狂……”
“你的那门生,也是一样,天冲魄有碍,导致记忆受损……”
“但你那门生有好福气,竟然也动了灵慧魄,获得了这‘过目不忘’的天赋。羡煞旁人……”老妪将个中由头娓娓道出。
“这一泡黄符灰水下去,保准能将你心中疑虑解开!”老妪告诫道。
“当然,如果不行,那我也就真没办法了。这操作方法,都是笔仙说的,有所不灵只能说是你求仙不诚……”
“时候不早了,你还是赶快回去尝试一番吧!诺,笔仙的居所在这里,你投些银两下去慰劳慰劳笔仙吧……”
老妪指着一间做工精细的迷你小宅子,示意道。
“一贯两贯不算少,十两百两不嫌多……”
“老太婆我的话,你给个五十文钱就够了。我好去买些吃食,补补身子。这笔仙上身,可是很损耗元气的!”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老太婆我也才三十有五。都是因为元气损耗过大,折损了寿命……”
老妪唉声叹气道。
教书先生和老汉,看着老妪晒干的橘子皮一般的皱纹,惊骇万分。
最后,教书先生和老汉在身上搜刮尽,也只找出了几粒碎银,大概作两贯钱。都给了出去。
接着,两人道别。
……
“孙儿,快出来,收工了。”老妪走到地窖处,呼喊一声。
顷刻间,一个十一二岁的男童,活动着手臂走出。
“祖婆婆,那洞口太小了,我胳膊都勒得慌。”男童抱怨道。
“好好好,我明天就让人凿开一些。来,给你五文钱,去街上买些零嘴吧。”老妪满口答应,给出了五个铜板。
于是,男童便蹦蹦跶跶,兴高采烈地出了家门。
老妪在收拾了东西之后,回到房间。拿起一本书籍,开始慢慢翻看。
书籍封面上,写着:《聊斋志异》。
……
“德山,那我这便回去了。”教书先生在老汉家没坐一会儿,便急不可耐地告辞。
“去吧,去吧。早些回去解救你那门徒。我刚好想到一个绝妙的点子,连书名我都想好了。这次定然大火!”
老汉摆摆手,招呼道。
“哦?!德山,可否说与我听?”教书先生来了心中,连忙问上一句。
“刚刚,略有所感。打算写一个关于三魂七魄的故事!一个关于天冲魄觉醒的故事!”
“名字就叫,《天醒之路》!!!定然能大火,夺得榜首!”老汉昂然道。
教书先生看着老汉激动的模样,却是没听懂个所以然。倒也不再耽搁,告罪一声就离开了。
回村!治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