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将教书先生折服之后,周毅的日子一下悠闲了起来。
每天学学四书五经,了解一下万国大陆的趣闻,增加自己的常识性问题。
关于几种农作物的育种,也走上了正轨。
周毅在简单调查、询问了村中族老,以及一些村民后,大概确定了当地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此时正是六月中旬,正好适合种植辣椒,西红柿。玉米也还算赶上了播种的尾巴。
马铃薯和花生的话,则有些勉强。
马铃薯和花生,都是喜温作物,气温不宜过高或过低,二十五摄氏度以下为宜。否则会导致植株死亡、或者生长缓慢,最终影响到品相和产量。适合早春和初秋种植。
大概两个月之后,八九月份,虾塘村进入秋天,才算是合适时候。
于是,周毅郑重地将三十七颗马铃薯,一百零二颗花生,小心存放好。放置在阴暗、干燥、通风处。而且,每隔一天都会翻看一下,以防出现不测。宝贝得不得了。
虽然还不至于,给每颗土豆和花生都取上名字,什么分量最足的叫阿大,薯身有三块斑点的叫小三,四颗花生米的叫小四……
……
平时也会指导一下,新收的小弟,第二十五个小红,练武。
第二十五个小红,十一岁,姓王,住在都龙村。是个孤儿。
没读过几个月书,平时都是在村里或到镇上,做些散工,混口饭吃。
几乎每次七村争霸都会登场,名次有好有坏,高的时候第二,低的话进不来七强。都是仗着身体条件不错,硬闯过来的。手上功夫,约定于零。
周毅比赛的时候,被其不屈不挠,默然流泪所打动。便询问其要不要学功夫。
当时第二十五个小红,哽咽着就答应了,纳头便拜。
第二天,早早的,就屁颠屁颠地来到了周毅门前。先是奉上了五十文钱,大半副身家,作为拜师费。
接着又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个茶碗,毕恭毕敬地端到周毅身前,单膝跪下,低头,举茶,拜师。
旁边的丸子头,见着这一幕,一脸的兴奋,满足。
当时周毅才刚起床,略带些迷糊,牙没刷,口没漱。接过茶碗,习惯性地含了一口在嘴里,才惊觉,这不是簌口水。
心里有些拿不稳,在拜师的时候,将茶水漱一下口,再吐出来应该没事吧?
最后,周毅看着一脸憧憬、崇拜的丸子头和第二十五个小红,终于还是没狠得下心。将就着,就将茶水喝了下去。
拜了师之后,一旁的丸子头提醒,还有个赐名的环节。
周毅了解了第二十五个小红的信息,略一思考,心中有了答案:
“从今往后,你就叫,龙王吧!”
第二十五个小红,初听到名字时,还分外欣喜。连声道谢。
但没片刻,就有些欲言又止。叫龙王八?那以后别人叫他的时候,都不知是敬重他,还是辱骂他?
拜师当刻,第二十五个小红,心中有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还是丸子头先说了出口,隐蔽提及:这名字听着不大好,应该换一个。最好是霸气一点的。
周毅听着这话,有些错愕,‘龙王’还不够霸气?难道叫战神?
接着,三人一番合计之后,歧义解开了。第二十五个小红,从‘龙王八’正式命名为‘龙王’。
一旁的丸子头,瞧见这一幕,又是唉声叹气,羡慕不已。说,能占个‘龙’字,与大龙哥有干系,是莫大的荣誉。
接着,丸子头又假装不经意地说道:他是‘大’字辈的,大彪,与大龙哥是拜把子的兄弟。从今往后,龙王叫他一声师叔即可,无需再多礼。
龙王:“……”
最后,丸子头的小九九还是没有实现。龙王回复,练武之人应该手底下见真章,以武定辈分。
若果丸子头打赢了他,那他就心甘情愿地叫一声师叔。否则……
龙王话还没说完,就被丸子头以该回家吃早饭为由,打断了。他是一个读书人,可做不得那些拳打脚踢的东西。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丸子头念念叨叨的,漫步离开了。
后面,周毅将龙王的拜师费,退回去了四十九文钱。单独留下了一文钱,表示这就够了。
龙王闻此,又是一阵哽咽,泪水无声滑落。止都止不住。
于是,周毅就收了个叫龙王的徒弟。
龙王平时,都是早早地从都龙村赶到虾塘村。在周毅的指导下,做着各种训练,马步,拳法,锻炼身体。
其身上,果然有一种不屈不挠的韧性,很能吃苦,下苦工训练。
为了学武,龙王还推掉了在镇上几个零工的活,一心学功夫。日子一下就紧巴巴了起来,靠着从前攒下的积蓄度日。
周毅了解到龙王的情况,只叫他好好训练,等到下一次七村争霸,情况就会好起来了。
……
钱塘村的人贩子事件,也有了结果。
镇上衙门的差役,将两个人贩子拉走的时候。两人都已经是一身的伤痕,被钱塘村的村民拳打脚踢招呼了不知道多少顿。
差役也没有多管,见多了。在得知又是虾塘村大龙哥出手的,差役也是啧啧称奇,赞叹几句。
后来,钱塘村给周毅送来了感谢。虽然没有彩旗,但有半篮子鸡蛋。
在虾塘村一众村民的围观下,被拐男童的父母,连声对周毅道谢着。男童也已经恢复,满脸崇拜地看着周毅,甜甜地叫着大龙哥。
虾塘村一众村民,见着这一幕,都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分外自豪。
到邻村走动的时候,装作漫不经心地说上几句:大龙哥,我们村的!这个月休沐,又逮着了两个人贩子。引来旁人惊呼,夸赞,羡慕。
……
又过去了几天之后,周毅终于想起,自己还有一件正事没办。
答应山羊胡的事,差点给忘了。
周毅从眺望山羊胡离开的背影中,收回目光。
难怪这几天,山羊胡时常在附近晃荡。每当其与周毅对视时,都是憨笑一下,然后远远地就离开了。
周毅忙着自己的事情,差点就把答应的事给忘了。差点,就损坏了大龙哥言而有信的名声。
到时,解决不了问题,就只能解决提问题的人了。
接着,周毅唤来了丸子头和缺门牙。了解了,山羊胡朝思暮想的陈寡妇。
村尾陈寡妇,是与村头赵寡妇,齐名的。并称为,虾塘村寡妇两只花。
两人风评一直很好,丈夫死后都独自守寡,洁身自好,没有与那个男性走得近。在村里一众妇女当中,人缘也不错。
也时常有人劝说两人,虾塘村这种小地方,给丈夫守寡三两年已经不得了了。一个妇人,没有男人家依靠,在村里刨地养活自己,可是辛苦得很。
劝说两人,快找个汉子,凑一起过日子不用这么辛苦。
每每至此,两人像是通过气一般,都是笑着推脱说:如果找到好的男人的话,当天就收拾铺盖般过去了。
对此,村民们也很无奈。甚至惊动了村中族老,劝说,钱塘村这山沟沟,规矩可没那么多。村里的穷汉子,不值得守寡几年。
但两人也还是那套说辞:找到好的,当天就搬过去了。
没有办法,村中的寡妇两只花,就这么单着了。
这份好名声,也惹来附近几个村子丧偶汉子的目光。说媒的队伍,隔三差五就踏入两只花的家里。都没有成效。
村里甚至有传言,谁若能娶得两只花中的一朵,就是个顶个的好男儿!
“大龙哥,你早先捕到多余的鱼虾,都会分给她们的。与陈寡妇很相熟。”缺门牙将其中的利害关系道明。
周毅点头,又开始询问山羊胡的具体状况,人品问题。
虽然,山羊胡现在已经弃暗投明,拜到了大龙哥的山头。但,如果人品不行,周毅也不会将别人好好的一枝花,往火坑里推。
山羊胡,老树,年纪四十有多,面相显老。老光棍,单身了大半辈子。为人处世也不错,唯一的特定,就是穷。
缺门牙将山羊胡的情况,娓娓道出:“我听我娘说,老树虽然穷,但人还不错,其实也还不到娶不到媳妇这个份上的。大概在……”
……
大概在二十多年前,老树就已经叫老树了。即使那时候,老树不过弱冠之年。
老树早先,也是有过一门亲事的。什么都商量妥当了,定好了良辰吉日。
老树都将房子收拾得整齐,张贴得喜庆。请了村中手艺好的厨娘,杀好了鸡,做好了鱼。
村中族老也已经穿着得体,来到了老树家中,作为见证人。
良辰吉日当天,早早的,老树请来相熟的邻居,借来唢呐、铜锣、牛车。浩浩荡荡的,就朝着邻村合水村而去。
正午,留在老树家中帮忙的邻里,看到天色差不多之后。盘算着队伍差不多到了,便开始准备酒席。
邻里盘算的时间很准确,最后一道菜刚做好。牛车就回到了老树家门口。
但,所有人的脸色都很不好。
回来的队伍,没有吹起喜庆的唢呐声。队伍里,没有新娘。
队伍里其他人的脸色都很不好看,只有老树还在强颜欢笑着,招呼着,菜别凉了。当先就落座,开封了从镇上打回来的黄酒。
整个酒席上,只有一个笑声。老树的。
才刚到下午时分,老树就醉倒了,被送进了本该作为洞房花烛夜的房间。独自一人。
村民们,默默无声地帮忙着,收拾好了老树的房子。将所有喜庆的装饰都撕去。房子,一下又恢复了原来的面貌。整齐,干净。
仿佛,这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天,一如此前多年岁月。
后来,村民们从接亲队伍的其他人口中,得知的事情的全貌。
新娘子反悔了,当众辱骂了老树。说话很难听:什么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什么老牛还想吃嫩草,什么弱冠之年顶着不惑的脸,什么让人以为两人是父女关系……
“老树当时也是硬气过的,当众啐了新娘一口唾沫,带着接亲队伍就往回赶了。”缺门牙将事情经过全部道出。
周毅闻言,默然无声。想着山羊胡的一张老脸,为其叹息。又暗自为其竖了拇指:
老树,真男人也!
